“革命圣人”张静江为何扶持蒋介石登上权力顶峰

Posted 蒋介石

篇首语: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革命圣人”张静江为何扶持蒋介石登上权力顶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革命圣人”张静江为何扶持蒋介石登上权力顶峰

核心提示:通过张静江的步步扶持,蒋介石逐渐登上了国民党的权力顶峰。蒋介石对张静江的帮助十分感激,曾言自遇张静江之后,犹如枯木逢春。 张静江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刘继兴,原题:民国富商张静江:替孙中山管钱帮蒋介石上位 【张静江】(1876—1950) 人生简述:浙江湖州南浔镇人,出身江南丝商巨贾之家。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在结识孙中山先生后便开始对孙中山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孙中山称他为“革命圣人”。后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其主持建设委员会工作,蒋介石称他为“革命导师”。晚年逐渐淡出政治。 经典语录:“余亦深信非革命不能救中国。近数年在法国经商,获资数万,甚欲为君之助,君如有需,请随时电知。余当悉力以应。”张静江与孙中山初遇就表示愿意襄助革命。 在民国史上,有这么一位功高盖世、人送外号“现代吕不韦”的奇人:不仅是二十世纪初江浙财团的四大亨之一(其一生在商场创造了现代中国的许多“第一”:第一个创办证券交易所,第一个创办西湖博览会),而且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孙中山称他为“革命圣人”、“中华第一奇人”;蒋介石称他为“革命导师”;毛泽东称他是“有经济眼光”的人。 他就是民国富商、政坛元老张静江。 能干“商界奇人”出国开拓商务 张静江,浙江湖州南浔镇人,其祖父张颂贤与外祖父庞云,“均为丝商巨贾,个性又都开朗豪爽、冒险进取、热心公益,人杰(张静江的名)自幼受熏陶”,两人对张静江一生的影响很大。张静江自小爱打抱不平,当时被大人们称为“小侠”。这个少年侠客在一次冲进火海救人时被严重烧伤,虽然大难不死,但落下终生残疾,髋骨摔折,股骨断裂,走路一跛一跛的。但这丝毫未改他的豪侠性格。 1902年,钦差大臣孙宝琦奉命出使法国,身边缺一个机敏能干的商务随员。有人引荐张静江,孙宝琦大为赏识。张静江在巴黎独资经商,开办通运公司,专营古玩瓷器,兼营丝茶绸缎,并在美国纽约开设分公司。巴黎许多服装客商都赶来同他谈生意,希望通过这个年仅二十多岁的“商界奇人”打开中法商路。这个身体残疾的中国早期商务随员,就这样在清末民初担当了出国开拓商务的领路人。 仗义卖掉茶店资助孙中山革命 张静江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之所以被称为“现代吕不韦”,是因为没有他的仗义疏财,就没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早日成功,没有他的鼎力相助,就没有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迅速崛起与大权在握。 1905年8月,张静江与孙中山在赴法的轮船上相遇,之后便成为终身挚友,一直为孙中山的革命事业筹资助款。 短短的航程中,孙中山与张静江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上岸后两人揖别,张静江给孙中山留下了地址,并约定了日后互通电报进行联络的暗号。他对孙中山说:“你今后若有困难,在给我的电报中以ABCDE为数码,A为法郎一万元,B为两万元,C为三万元,D为四万元,E为五万元。我一接到你的电报,立即将款子给你汇去。” 孙中山见过太多口惠而实不至的“支持者”。况且,要真正拿金钱赞助革命,须要有一种毁家纾难的精神,张静江真能做到吗?孙中山将信将疑,至美国后让黄兴办理,以探真假。结果钱分文不少,如数领取。此举令孙中山大为惊奇,认为遇到了革命“奇人”。 自此以后,每遇革命款项不济,孙中山便想到了张静江的汇款之约,而张每次均能按时如数将款寄到。甚至有一次由于款项不支,反清起义无法举行,张静江将他在巴黎通运公司所经营的一个茶店卖掉以资起义。孙中山曾言:“自同盟会成立之后,始有向外筹资之举,当时出资最勇而名者,张静江也,倾其巴黎之店所得六七万元,尽以助饷。” 地位“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 为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1914年7月8日,孙中山在日本筹建中华革命党,并任命张静江为财政部长,为此孙中山曾言:“张原属富豪出身,党内财务,唯张所为。”可见张静江在孙中山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1918年“讨袁之役”失败,张静江又往东京、巴黎,支持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中华革命党,被任命为财政部长。 袁世凯死后,张静江回国开办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与蒋介石交往密切,曾是蒋介石加入中华革命党的监誓人。 1920年2月4日,张静江遵照孙中山之命到上海创办证券交易所,继续为革命筹措经费,使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一步步地渡过难关。孙中山对张静江的仗义疏财之举一直深铭于心。1924年,孙中山组织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亲自提名张静江为中央执行委员候选人,全场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 1924年底,孙中山应冯玉祥会谈南北统一的邀请,发表《北上宣言》,离穗北上。不料,孙中山因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张静江得知后,抱病前往北京。1925年2月2日下午2时,在孙科陪同下到协和医院探视孙中山。当张静江拄着拐杖吃力地来到孙中山病榻前时,孙中山不禁潸然泪下:“你病成这个样子,为何还专程来看我?”张静江双手握着孙中山的手,哽咽着说不出话。3月11日,孙中山预感到自己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便在事先准备好的两份遗嘱上签字。按孙中山的意愿,张静江首先签字,依次是吴稚晖、汪精卫、宋子文、孔祥熙、何香凝等十二人签名作证。由此可见张静江在孙中山心目中的地位。 3月12日,孙中山与世长辞。张静江悲恸欲绝。4月2日,孙中山灵柩由中央公园移至西山碧云寺安放。石龛内悬挂着至今鲜为人知的由张静江书写的长联: 功高华盛顿,德盖中华间,行易知难,并有名言传海内; 骨痊紫金山,灵栖碧云寺,地维天柱,永留浩气在人间。 在孙中山逝世后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张静江又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被称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 在大革命时期,张静江在中国政治舞台上非常活跃,成为显赫一时的国民党著名人物。

相关参考

”八王党”能人辈出,为何最终皇位被雍正抢了先

在古代,权力的顶峰就是成为帝王。皇帝掌握全天下人的生命、财富、土地,可以说,算是一个最诱惑人的职业。古往今来,都有人为了这个位子而斗得头破血流。要想登上这个位子,不外乎两种方式:第一种方法是用武力夺取

老照片,白衣黑裙的陈洁如端庄秀丽,儿女双全的林徽因气质美如兰

老照片,蒋介石的原夫人陈洁如和外国友人,白衣黑裙的她端庄秀丽,比蒋介石后来迎娶的宋美龄还要美艳三分。蒋最初追陈洁如时,她只有13岁,在张静江的家中对其一见钟情。后来34岁的蒋介石和15岁的陈洁如结婚,

此人在巴黎建了一座楼 地下室收藏从中国盗来的文物

卢芹斋,1880年出生于浙江湖州一个叫卢家渡的小村子,家境贫寒,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他进入南浔张家做二公子仆人的时候。卢芹斋服侍的主人名叫张静江,一个在民国响当当的大人物。1902年,张静江任清廷驻法国

皇帝走上权力顶峰,树立绝对权威的两个手段。

权高莫过于天子,令重莫过于皇帝。秦始皇之后的中国古代社会等级制度里,永远处于最高地位的就是皇帝,皇帝的权力已经不是周朝的周天子可比的了,周天子不过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而皇帝却是天下的主宰,说的直白一点

高尔基的苏联劳改营之旅

上个世纪20年代末期,斯大林成功清除了党内反对派,登上了苏联政府的权力顶峰。不过,虽然他成功地控制了政治领域,但在文化领域,国家权力的触手却伸的还不够长。在当时的苏联文艺界中,知识分子仍然没有因残酷的

慈禧如何弄死制约她走向权力顶峰的女人

  慈安之死之所以在当时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因为在此之前闹病的是慈禧,朝野上下都以为死的是慈禧,结果恰恰是没有生病的慈安突然死了。  同治驾崩,已经为结束三人同治、慈禧走向独裁铺平了道路。  在慈禧的主

武则天“禁屠”趣闻

  中国古代帝王中,不少人颇有佛缘,女皇武则天便是其中一位。武则天推崇佛教的目的,是想把佛教当做自己登上权力顶峰的思想武器。她一当上皇帝,便宣布“释教开革命之阶,升于道教之上”。除划拨专款大修寺庙,大

淮西铁路历史

淮南铁路的历史沿革淮南铁路,起自淮河岸边的淮南市田家庵区,终止于芜湖市鸠江区裕溪口,全长214公里。上世纪20年代末期,国民党建设委员会委员长张静江,鉴于煤焦供应关系到民族工业之发展,乃于安徽省淮河岸

慈禧真的是和珅转世吗

和珅临死前的绝命诗跟慈禧有什么关系?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数千年的中国历史,出现了极少数站在权力顶峰的女子,慈禧太后就是其中之一。她虽然没有登上帝位,却以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

三青团的权力多大 三青团为何被国民党吞并

 三青团设立于1938年4月,解散于1947年9月,历经9年的时间。三青团被国民党吞并的消息已经传出引发了很多人的不解。那么,蒋介石为何将三青团并入国民党呢?这和三青团后来的权力膨胀有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