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曾被授中将加上将衔

Posted 上将

篇首语: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谁曾被授中将加上将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谁曾被授中将加上将衔

核心提示:朱德、贺龙、刘伯承、叶剑英在旧军队里都已经取得了很高的地位。朱德,曾任滇军第13混成旅旅长,云南警务处处长兼昆明警务厅厅长,国民革命军第20军党代表等职。1926年10月15日被授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按照当时的规定,军长一般等同于上将或中将加上将衔。贺龙,入党前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15师师长,第20军军长等职,授予中将军衔。刘伯承,曾任川军第2混成旅旅长,国民革命军暂编第15军军长。叶剑英,曾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2师代师长、第4军参谋长等职。 开国元帅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马沈,原题:细数开国元帅的入党历程:弃高官厚禄为民谋利,节选 朱德、贺龙、刘伯承、叶剑英在旧军队里都已经取得了很高的地位。朱德,曾任滇军第13混成旅旅长,云南警务处处长兼昆明警务厅厅长,国民革命军第20军党代表等职。1926年10月15日被授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按照当时的规定,军长一般等同于上将或中将加上将衔。贺龙,入党前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15师师长,第20军军长等职,授予中将军衔。刘伯承,曾任川军第2混成旅旅长,国民革命军暂编第15军军长。叶剑英,曾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2师代师长、第4军参谋长等职。彭德怀,1927年10月曾任国民革命军第35军第1师第1团团长。任命公布后,和彭德怀一起追求进步的战友们曾怀疑他会不会从此平步青云,改变救国救民的初衷。彭德怀当即表示:坚决走共产党的路,主意已定,决不回头。 老帅们在旧军队里,可以说已经享受过高官厚禄的优裕生活,屡经升官发财、声色犬马的考验和诱惑。可是一旦入党,他们就都毅然告别了旧的生活,让其化作脚底的尘埃,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地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 叶剑英回忆说:那时当师长每月差不多有二、三万元(大洋)的收入。不用贪污吃兵饷,名正言顺10个月就是二、三十万,作二、三年师长就是百万富翁。如果为了个人利益跟蒋介石走,至少可以做大官。可是蒋介石屠杀工人群众,变成十足的反革命。参加革命还是反革命,想了想只有革命才有出路。叶剑英在入党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就参与策划南昌起义,4个月后就参与领导了广州起义。 在那时候,投身革命是一个危险的事业,不但随时随地会遇到危险,经受饥寒交迫、枪林弹雨的艰苦考验,还可能被反动派杀头。陈毅有文学书法天赋,他可以成为著名的大学教授,吃一碗安稳饭。罗荣桓大学学的是工科,当建筑师本来是他的理想。在那“实业救国”风气盛行的年代,中国也极其缺乏能够建高楼、架大桥的人才,这不失是一条个人成名成家的稳妥之路,他成为中国最早的现代建筑师。可是,在入党后的第二个月,他就把自己心爱的教科书、英语词典、计算尺都送给同学,毅然遵照党的指示,去乡下开展农民运动,紧接着参加了举世闻名的秋收起义。在祖国命运危在旦夕之际,他在二者之间作出了义无反顾的抉择。

相关参考

马占山的上将军衔为何是由伪满洲国授予的?

马占山当过上将,但是,你要真查起来,任何国民党军队的上将名录上都没有马占山这个人。这是怎么回事?国民党军军衔属于美国式,不设元帅、大将,上将分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上将、中将加上将衔。虽然名目

马占山的上将军衔为何是由伪满洲国授予的?

马占山当过上将,但是,你要真查起来,任何国民党军队的上将名录上都没有马占山这个人。这是怎么回事?国民党军军衔属于美国式,不设元帅、大将,上将分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上将、中将加上将衔。虽然名目

1988年授衔时邓小平曾被拟授一级上将衔

原题:新中国两次授衔,邓小平曾被拟授什么军衔?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曾两次实行军衔制。作为党中央两代核心领导之一的邓小平,在战争年代曾带兵打仗,战功赫赫;在和平年代,他也一直是中央军委主要领导。>&nb

北洋政府张作霖统治时期正式颁授的上将名单

1925年9月18日授陆军上将一人:1.吴光新:安徽合肥人,皖系干将,段祺瑞妻弟。时任陆军总长。(1912年11月26日授陆军少将,1913年7月31日加陆军中将衔,9月1日授为陆军中将,1916年9

历史秘闻 北洋政府张作霖统治时期正式颁授的上将名单

1925年9月18日授陆军上将一人:1.吴光新:安徽合肥人,皖系干将,段祺瑞妻弟。时任陆军总长。(1912年11月26日授陆军少将,1913年7月31日加陆军中将衔,9月1日授为陆军中将,1916年9

历史人物 阴沉持重,极富心计

  马步芳简介:马步芳,国民党军高级将领,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马步芳简介知多少?我们一起来看看马步芳简介。  马步芳简介:马步芳早年随父马麒投西北军,历任陆军新编第

谁曾被康熙称为“天下清官第一”?

在中国的清代,曾经出现过两个着名的廉吏:一个是礼部尚书张伯行,他为官清正,被康熙皇帝称之为“天下清官第一”。张伯行任江苏巡抚的时候,为禁下属送礼,专门发布檄文:“一黍一铢,尽民脂膏。宽一分,民即受一分

谁曾被康熙称为“天下清官第一”?

在中国的清代,曾经出现过两个着名的廉吏:一个是礼部尚书张伯行,他为官清正,被康熙皇帝称之为“天下清官第一”。张伯行任江苏巡抚的时候,为禁下属送礼,专门发布檄文:“一黍一铢,尽民脂膏。宽一分,民即受一分

是谁曾被康熙皇帝称为“天下清官第一”

“善吏”一词始见于《史记》,意为良吏。自古以来,为政当施善政,治国当行善治,为官当做善吏。就今天而言,一个领导干部仅仅廉洁奉公或仅仅能干事、有作为,都不够全面,只“廉”不“能”是庸官,只“能”不“廉”

是谁曾被康熙皇帝称为“天下清官第一”

“善吏”一词始见于《史记》,意为良吏。自古以来,为政当施善政,治国当行善治,为官当做善吏。就今天而言,一个领导干部仅仅廉洁奉公或仅仅能干事、有作为,都不够全面,只“廉”不“能”是庸官,只“能”不“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