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中国的女性解放
Posted 女性
篇首语: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中国的女性解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中国的女性解放
很多人都知道,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重大作用,从中我们还可以解读出一些女性解放思想。所以,要研究中国女性的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都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究竟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和中国的女性解放有何联系呢? 新文化运动对新女性的塑造,一方面从批判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制入手,另一方面,援引欧美女权运动的思想资源,介绍和传播了西方女性自由独立的社会生活。作为启蒙运动重要阵地的《新青年》,从1916年第2卷第6号起开辟了“女子问题”专栏,陈独秀、胡适、鲁迅、吴虞等人纷纷撰文,抨击“夫为妻纲”、“三从四德”、“从一而终”等封建旧道德造成了女性的依附地位。吴虞的《女权平议》一文,从欧洲启蒙思想家的提倡女权,到以美国女性具体享有的教育平等权、法律、行政权等为例,向国人展示了欧美女权的发达,说明中国应该进行“女权革命”。 五四运动后,女权组织掀起了开辟女子职业、促成女子经济独立的运动。诸如,北京女性陈丽华等成立中国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天津女界创办女子华贞商业所;四川女性人赵友兰在上海创办女子工业社,专门制造家庭日用品,借以解决女子职业问题。然而,这些实业活动大多失败了。在社会给女性提供的有限就业机会中,她们又面临着同工不同酬、劳动环境恶劣、超体力劳动、缺乏劳保等种种不平等待遇。1924年2月中东路女职员争取职业平等权的斗争就是典型的例子。“中东路各附属机关,向来女职员很多,如女电务生、学校女教师、女办事员、医院产妇(护理员)、女医生等”,但“男职员不但其本身享用免费车票、免费就医,即其眷属,亦可享用;而女职员概无此种权利。” 在近代中国民族、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男权势力依然强大的背景下,女性通过将争女权融入到争国权的运动中,在民族独立、国家重建的层面获得了男性的支持和政治上的合法性,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男女平等、女性独立等妇女解放运动的迅速发展。但这种由男性启蒙者倡导、把女性问题完全统摄到阶级、民族解放的现代化之路,造成了两性间在阶级、民族利益上的一致性和在婚姻关系、家庭角色分工等方面的紧张与冲突,女性获得的是在不触动男权中心的权力框架内的有限解放。相关参考
民国时期的月份牌。中国古典审美意识里,美的胸乳,都像尤三姐那样的“葱绿抹胸,一痕雪脯”,含而不露;好的胸乳,是小乳,古人又称丁香乳。所以女子不但不隆胸,反而束胸。张爱玲曾在《红玫瑰与白玫瑰》里描写过这
在美国的第二波女性主义浪潮中,许多书籍得以问世。《女性的奥秘》(TheFeminineMystique)、《性别政治》(SexualPolitics),还有《性的辩证法》(TheDialecticof
在美国的第二波女性主义浪潮中,许多书籍得以问世。《女性的奥秘》(TheFeminineMystique)、《性别政治》(SexualPolitics),还有《性的辩证法》(TheDialecticof
25租借地势力范围瓜分中国2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列强统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7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8孙中山同盟会三民主义29新青年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思想解放运动30巴黎和会
(一)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历史背景;(1)智者运动:①客观条件:希腊独有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②经济因素:希腊工商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③政治因素: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提供了
(一)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历史背景;(1)智者运动:①客观条件:希腊独有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②经济因素:希腊工商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③政治因素: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提供了
中国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哪些在中国,20世纪中期前有两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陈独秀、胡适之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近代西方先进思想的推动下,冲破了几千年封建文化的牢
中国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哪些在中国,20世纪中期前有两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陈独秀、胡适之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近代西方先进思想的推动下,冲破了几千年封建文化的牢
历史人物 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及早期领导人向警予简介
向警予(1895-1928),女,原名向俊贤,1895年生于湖南溆浦县商会会长之家。她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及早期领导人之一,女权主义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在有迹可循的史料里,她是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