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内廷中掌管太监的专门机构--司礼监,其中权力较大的是掌印太监还是秉笔太监
Posted 太监
篇首语: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内廷中掌管太监的专门机构--司礼监,其中权力较大的是掌印太监还是秉笔太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内廷中掌管太监的专门机构--司礼监,其中权力较大的是掌印太监还是秉笔太监
季我努学社 >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马巧玲。 >说到明朝党争中的人物,就绕不开两个权势如日中天的司礼监太监:刘瑾和魏忠贤。甚至一度很多人都在讨论着两人在司礼监谁的权力更大一些。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两个职位区别和具体权力大小。 >《绣春刀》中的魏忠贤,他曾经出任过秉笔太监 >司礼监是明朝内廷中掌管太监的专门机构,下设掌印太监、秉笔太监、随堂太监和提督太监。在这四个下属的职位中,我们最常听到的就是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 >影视剧中的刘瑾,他曾经官至掌印太监 >司礼监的正式设立开始于洪武末年太监机构的二十四衙门,司礼监是其中的首席衙门,自然也是权力最大的一个部门。明初废除宰相,之后成立了内阁,内阁大臣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宰相职权的继承和发展。权力滋生腐败这个道理一直是明朝皇帝心中的一条红线。所以在内阁权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为了压制这种局面,有了“票拟”和“批红”两道程序。票拟就是内阁的处理意见,而批红就是皇帝对于内阁意见的审批。随着明朝后期皇帝的怠政行为,批红这个程序就逐渐由太监代替皇帝来执行。而在司礼监中,秉笔太监就是负责批红的,但是一切还没有结束,因为批红是否合格还要经过掌印太监的审核,只有经过掌印太监审核的奏折,才可以盖上公章进入到执行阶段。所以说,能够做到掌印太监这个职位的,可以说是走到了太监这个行业的光辉顶点了,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 >明朝太监因为和皇帝亲近,所以很容易取得信任 >其次,两者谁的权力更大一些还可以从职位人员数量上可以看出。在司礼监中,掌印太监只有一个,而秉笔太监可以有四个甚至八个。这就相当于今天的职场中,管理者总是少数,而执行者总是多数,因为执行重在分工中的合作,而决策重在策略的集中。 >所以由此看来,魏忠贤和刘瑾谁的权力更大已经有了结论,但是这只是从职位本身所赋予的权力而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来分析。 >参考文献 >刘宝石:《明代司礼监对中枢决策之干预》,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曾添:《论明代皇权的重构、困境与衰变》,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 >吕晓斌:《嘉靖朝宦官研究》,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 华 兴 春 秋 小编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施祺 王雪慧相关参考
序言:早在明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对「”司礼监”的政治定位其实很简单,「”此曹止可供洒扫,给使令”,甚至还专门设立了「”内侍毋许识字”的规矩,严防宦官干政。但自永乐年间过后,「”司礼监”的权势却在明朝
在明朝近300年的历史上,有一位太监名气不大,极少有人知道他的生平。他曾伺奉过六代皇帝,多次掌管司礼监前后达50年,他对待士人温和恭敬,从不揽权结帮,堪称明朝太监第一人。萧敬(1438-1528年),
萧敬(1438—1528),字克恭,别号梅东,延平府南平县(今福建南平市)人,司礼监太监。自幼入宫服役,因聪明伶俐,被选入司礼监内书堂读书。他学习努力,进步很快。天顺初年,任长随。时英
明司礼监太监陈矩是个什么样的人 陈矩的“妖书”一案是怎么回事
太监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男子经过特殊的处理,失去生育能力,随后经过挑选,成为贵人奴仆,服侍皇族宗室。 太监不管是在古时候还是在今天的名声偶读不好听,一说到太监,大家多是以鄙夷的
明司礼监太监陈矩是个什么样的人 陈矩的“妖书”一案是怎么回事儿?
太监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男子经过特殊的处理,失去生育能力,随后经过挑选,成为贵人奴仆,服侍皇族宗室。 太监不管是在古时候还是在今天的名声偶读不好听,一说到太监,大家多是以鄙夷的
历史人物 明司礼监太监陈矩是个什么样的人 陈矩的“妖书”一案是怎么回事儿
太监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男子经过特殊的处理,失去生育能力,随后经过挑选,成为贵人奴仆,服侍皇族宗室。 太监不管是在古时候还是在今天的名声偶读不好听,一说到太监,大家多是以鄙夷的
...专供古代皇室役使男性中的官员,我国历代太监的人数以明朝为最多,号称10万。清朝改革了明代臃肿的太监机构,并制定了一套管理制度即宫规宫法,将明崇祯末年的9万多太监,削减为9千人。清朝太监的等级极其严格,清朝...
刘瑾,明代宦官。他与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合称“八虎”。他数次升迁,爬上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宝座。大太监刘瑾是怎么死的? 刘瑾,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六岁
刘瑾,明代宦官。他与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合称“八虎”。他数次升迁,爬上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宝座。大太监刘瑾是怎么死的? 刘瑾,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
简介金英(1394—1456),安南人。太宗、仁宗、宣宗、英宗时太监。金英入宫后,历侍太宗、仁宗、宣宗、英宗。在永乐末年大约三十岁的时候,升任司礼监右监丞。仁宗登基后,即将充军交的犯人张定名下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