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飏本是明哲之士,为什么被称为“台中三狗”之一

Posted 尚书

篇首语: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学,不怕千万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邓飏本是明哲之士,为什么被称为“台中三狗”之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邓飏本是明哲之士,为什么被称为“台中三狗”之一

季我努学社 >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郑和 >古代历史上形容人的时候一般都不是好词,带有贬义。“台中三狗”也是如此,它指的是在三国时期,在魏国尚书台任职的何晏、邓飏、丁谧三人。其中的邓飏还被列为魏国四聪,被当时人认为是明哲之士,颇有名望。那么为什么 邓飏还被称为“狗”呢? 邓飏 >邓飏字玄茂,出身名门,是云台二十八将邓禹的后人。他在年少时就名满京师,被人唤作思聪之一,并担任要职。但当时邓飏为官腐败,贪财好色,比如曾许诺会举荐臧艾担任高官,进而收下了臧艾所赠送的其父的小妾。史载京师为之语曰:“以官易妇邓玄茂。”魏明帝后也因邓飏为人浮华,不做实事,将其罢免,逐出朝廷。 >邓飏 >但魏明帝死后,曹爽被任命为托孤大臣,他出于对抗司马懿势力的需要,而重新重用邓飏等人,并将邓飏倚为心腹。邓飏遂飞黄腾达,先后担任颍川太守,大将军长史,迁侍中、尚书等职。尚书台自东汉至魏晋,始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虽然品轶不高,但其中任职官员作为皇帝的“秘书班子”,拥有决策大权,并下设六曹,其职权又与行政机构部分重叠,故又有行政权。而中书省本为魏文帝分尚书台权而立,掌诏书起草,参预机密,至魏明帝时,其长官几同宰相。由此可见邓飏之权势滔天。 >曹爽 >但邓飏仍一如既往,自以为是,仗着曹爽,终日扬威耀武,宴饮作乐。所以有“台中有三狗,二狗崖柴不可当,一狗凭默作疽囊”之说,言其“专擅朝政,多树亲党,屡改制度”。并且期间,“飏等欲令爽立威名於天下,劝使伐蜀,爽从其言”,却又不做出切实可行的安排,以致于“羌、胡怨叹,而关右悉虚耗”。 >同时期的曹魏重臣傅嘏曾做出这样的评价,可谓一语中的。“邓玄茂有为而无终,外要名利,内无关钥,贵同恶异,多言而妒前;多言多衅,妒前无亲。”随着高平陵之变,曹爽集团的倒台,邓飏最终也以“谋图神器”,“大逆不道”的罪名“皆伏诛,夷三族”。 >参考文献: >1、房玄龄:《晋书》 >2、司马光:《资治通鉴》 >3、陈寿:《三国志》 华 兴 春 秋 小编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桂强 王雪慧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三国人物丁谧简介

三国人物本名:丁谧字号:彦靖所处时期:曹魏民族族群:汉族作古时候:249年籍贯:沛国谯外号:台中三狗之一职业:官员、谋士官职:散骑侍郎、尚书丁谧人物平生晚年阅历丁谧是东汉末典军校尉丁斐之子,年轻时不愿

历史人物 魏国四聪之一邓飏的简介 邓飏最后怎么死的历史名人

  邓飏的人物生平简介  邓飏是东汉司徒邓禹之后,字玄茂,少得士名,明帝时为尚书郎,除洛阳令,坐事免。复拜中郎,又入兼中书郎,是权臣曹爽的亲信之一。齐王芳正始(240-249)初,出为颍川太守,转大将

杀妾吃妾的朝代高官张巡为何被称为忠烈之士

《新唐书》的传文,也只提杀妾食妾,不提食尽城中妇孺,大概是作者觉得,妾是自家人,杀也罢吃也罢,近于以私奉公,无可厚非。什么事是以任何借口都不能做的?或者,有没有无论如何也不能做的事?孟子说:“行一不义

杀妾吃妾的朝代高官张巡为何被称为忠烈之士

《新唐书》的传文,也只提杀妾食妾,不提食尽城中妇孺,大概是作者觉得,妾是自家人,杀也罢吃也罢,近于以私奉公,无可厚非。什么事是以任何借口都不能做的?或者,有没有无论如何也不能做的事?孟子说:“行一不义

历史人物 范蠡被称为明智之士,为什么儿子犯了死罪,却完全无能为力

范蠡是越王勾践的大臣,他曾经辅佐越王勾践,运筹谋划二十多年。还有一种说法,勾践夫妻曾经到吴国当人质,就是范蠡陪伴在身边,一边保护勾践夫妇,一边曲意奉承吴王,终于让吴王放勾践回国。回国后,他和文种一起协

他从爷爷到曾孙管了皇家四代人,屡干涉皇家家事为何还能明哲保身

历来臣子染指皇家家事,一般都没有好下场,但是,历史上有位牛人,历经四代帝王,屡屡染指皇家家事,不仅安然无恙,还特别深受四位皇上的青睐,这个人就是历经唐朝四代的李泌。李泌自幼就被称为神童,曾被张九龄尊为

范蠡为何被称为“陶朱公”

范蠡是越王勾践成功复国的一个功臣,是为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为越王勾践身边的一名谋士,也是一名出色的商人,为人博学多才,谦逊有礼,懂得明哲保身,深受世人好评。公元前536年,范蠡出生在三户邑,虽然家贫

超级牛人,孙中山誉为 ”才气纵横之士”,袁世凯称为 ”旷代逸才”

他反对清朝专制,又主张君主立宪,既加入过国民党,又加入了共产党,才思敏捷,写文章一流,写诗填词一流,书法一流,绘画也不错,甚至精通佛学,被称为民国第一奇人。他十七岁做过秀才(1892年考取),十八岁是

李靖本是镇守陈塘关的守将 为何哪吒被称为“三太子”呢

为何哪吒被称作“三太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哪吒,相信大家对这个小家伙不会陌生,哪吒闹海、剔骨还父、割肉还母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之后被仙人

政治谋略 张良全身远害——假托神道,明哲保身

张良全身远害——假托神道,明哲保身“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原是韩国人,在秦统一天下后,为报亡国之恨,曾雇力士在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阳县城东郊)刺杀秦始皇,事败后逃亡下邳。后归附沛公刘邦,为刘邦打败项羽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