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说史•古往今来外国人怎样才能加入中国国籍

Posted 国籍

篇首语:瞄准还不是射中,起跑还不算到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兰台说史•古往今来外国人怎样才能加入中国国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兰台说史•古往今来外国人怎样才能加入中国国籍

近些年来,大量中国人加入外国国籍,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其实从清末到今天,随着世界性的人口流动增大,中国人也走遍了全世界。不过,一个人愿意离开自己从小的生活环境,冒着被迁徙地的原住民歧视等风险,再加上克服语言上障碍等重重困难,加入其他国家的国籍,毋庸置疑是因为入籍行为背后有着巨大的利益驱动。 这个隐藏的信息让无数中国人痛心疾首,但是最近这个情况得到了改变。5月8日,经中国冰球协会国际专家委员会及各级国家队教练组综合评定,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正式对外公布2017-18赛季中国国家冰球队首批入选运动员名单。与这批名单同时公布的还有中国国家冰球队运动员的薪酬标准,这也是中国冰球首次对外披露相关内容。据了解,此次公布的薪酬标准较之前的国家队有大幅度提高,其中给18岁以下年龄层运动员发放奖学金,标准是税后人民币6000元至12000元,成年运动员发工资,标准税后10000元至40000元。 此次大幅度提高薪水招揽人才无疑是个英明的决策 在此刺激之下,不少海外的华裔表示愿意归化中国国籍,加入国家冰球队。在昆仑鸿星队效力的加拿大籍华裔球员袁俊杰就多次在媒体上表示:愿意加入中国国籍为中国队出战奥运会。在海外,像袁俊杰、胡杨这样有着高水平运动经验、且渴望回国效力的冰球运动员还有相当人数。但由于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回归球员还存在国籍转换的法律程序等方面问题。为何加入中国国籍这么困难?哪怕同样血脉的华人也是如此?血脉与国籍的区别为何至今这么多人无法划清?其实这个和中国人脱离“血脉划分法”不久有关。 建国前中国人信奉血缘法则 在很久以前,无论是中国还是欧亚大陆另一边的欧洲都是没有现代意义上“国籍”这个概念的。中国人在此之前除了信奉原始的“血脉原则”,即华人即中国人之外,就认可“王化”。但是这个怎么界定呢?不好意思没有准确的标准的。明末清初利玛窦、汤诺望等传教士大批来华,不乏获得中国官职的,尤其是汤若望被封为“光禄大夫”官居一品。他们得到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的皇帝或者主政者愿意接受新思维,对欧洲来华的教士抱着一定程度的好感。其本人并没有经历过现代意义上的“入籍”。 当然这不重要,因为此时的欧洲同样没有国籍概念。如果读者熟悉各国王室的话,对欧洲王室之间的血缘关系就不会陌生。A国国王驾崩之后,如果膝下无子,那么从B国的亲戚家接一个过去继承王位,这在但是再正常不过了。对于传教士来讲,更是把教会兄弟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世俗的国家,毕竟大家都是上帝的子民。 汤若望的奇迹在今天不可能复制了 不过这一切,随着中世纪王权的瓦解而彻底宣告终结。 当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六被推上了断头台,“朕即国家”也就不复存在,此后拿破仑战争更是把“民族国家”这一概念具象化。其实原理也简单,因为“民族”也罢“国家”,也罢都是“基于想象的共同体”。这一点在一个世纪前就被总结出来了。既然是基于想象,那么就必须要有一个大家都承认的凝结核,而战争则催生出了这个核心。十五年的战争彻底激发了欧洲各国的国家意识,加上拿破仑法典的诞生,使得法律系统的完善,欧洲算是脱离了原始的王权血缘,拥有了近代化的国家概念。 不过同时代,处于东亚的中国人却还没这个意识了,以至于刚开始交往的时候,弄出了不少今天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例如当居住在上海租界的中国任因为债务等原因,求助于清朝地方官的时候,上海地方官由于怕和洋人打交道从而惹上麻烦,竟然把这件事情交给了英国人处理。要知道虽然租界按理来说清朝没法管辖,但是主权其实还是属于中国人的,连英国人都承认这一点。更何况有问题的是中国人,按法理应由中国的官员处理,这是政府的责任。但是当地方官员这么一推,直接就等于把司法主权送了出去不说,连自己国民都不管了。不过,这不能完全归咎于当局的愚蠢,在当时的中国确实没有近现代的“中国国籍”和“国家主权”概念。 广东福建等地人民是下南洋的主力军 随着欧美列强进一步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人才意识到原来世界这么大,原来自己那么多国家落后。在生存的压力下,北方人“闯关东走西口”,南方人则“下南洋”,一内一外,形成了清末浩浩荡荡的移民潮。而无论是满清,还是北洋亦或者是国民政府,都奉行“血脉原则”,只要是血缘上的中国人,一生都捆绑着中国国籍,无论他是否加入他国,都无法脱离。这就导致了“中国特色的双重国籍”,也就不奇怪为何我们今天翻开民国时期的书本,一大堆外国国籍的“中国人”了。 新时代明确了什么是华人华侨 直到当新中国建立后,这大而无当的“血脉国籍原则”才得到了改变。首先我们明确地知道,很多人虽然有着中国血统,但是对中国真的没有什么认同感,有不少二代三代甚至连中文都说不清了,无论如何都很难将其视为具有现代国家意义上的中国人了。于是面向海外的一千多万华侨,新中国让其自由做出选择,是留在所在国成为该国国民,还是回国参与建设。前者如钱学森,后者则如杨振宁,而大部分的华侨则选择归化了所在国。 华侨主要聚集在东南亚 到了1974年,在中国政府文件中第一次把加入所在国国籍的华侨称之为“具有中国血统的外国籍人”。但这称谓过于累赘,在国际上并不通用。到1980年,在政府的相关文件中开始使用“外籍华人”的称谓并一直沿用至今。1984年6月国务院侨办在《关于华侨、归侨、华侨学生、归侨学生、侨眷、外籍华人的身份解释(试行)》中,第一次对外籍华人的身份作了明确解释,“外籍华人:指原是华侨或华侨后裔,后已加入或已取得居住国国籍者。”这一称谓包含三层意思,(1)外籍华人是具有中国血统的外国人,不是华侨,是否具有外国国籍是外籍华人与华侨的根本区别;2)外籍华人是外国人中具有中国血统者,即一般外国人不具有中国血统,只有外籍华人才具有中国血统。是否具有中国血统是外籍华人与一般外国人的本质区别;(3)由此决定外籍华人与中国的关系发生质的变化,即由祖籍国同侨民关系变为不同国籍的民族亲戚关系。周恩来总理曾形象的比喻为:他们好像嫁出去的女儿,同中国保持着亲戚关系。 这样才能加入中国国籍 众所周知,加入中国国籍是非常困难的,说白了就是中国人其实不太想要移民。而成功加入中国国籍的基本都是对中国有着巨大贡献的人。如原籍美国的马海德,早在延安时期就入了党,被周恩来亲口允诺了中国国籍,后来成为了中国的皮肤病治疗奠基人。 汉斯穆勒 除此之外还有类似于爱泼斯坦这样的新闻界友人,在上海时期就是铁杆的左翼人士,在1945-1951年这段时间内一直在美国宣扬自己的理念,要知道那可是麦卡锡时期,可见其魄力之大。但就算是付出了如此之多,他在1956年之前还是没有中国国籍的。 当然这位最后拿到了国籍算是走运的,比他更惨的还有汉斯穆勒,作为1939年就参战战斗的老革命,至死都是德国人,中国方面只给了一个永远居住权而已,可见这玩意多难拿。 结语 当然时代在变,随着杨振宁重新成为中国人,标志这对高端人才国籍的开放,或许这次冰球队可以吸收一位归来的华人了。

相关参考

兰台说史•四面佛恐袭背后伊斯兰佛教恩怨史

不久之前泰国开审四面佛爆炸案两名中国籍维吾尔族嫌疑人遭指控。在国人对此深感尴尬的同时又产生了深深的疑惑——为何穆斯林们对佛教如此之仇恨?奇怪的是,穆斯林和佛教徒相处的地方,他们之间的矛盾有时候甚至比基

兰台说史•财富传奇 在唐朝做商人如何才能成为首富

平凡教师逆袭成为中国首富,是这个时代最振奋人心的故事。在这个前所未有的伟大盛世,最不缺的就是传奇企业家,创业也成了时代的主旋律。那么唐朝呢,唐朝无疑是中国第二伟大的盛世,生活在大唐盛世,又如何创造一个

兰台说史•为何有个地区一直要求加入美国却总被拒

位于加勒比地区的波多黎各在本月11日就与美国之间的地位关系举行第五次表决。结果显示,超过97%的选民支持波多黎各正式成为美国的一个州,支持完全独立和支持维持美国联邦领土地位现状的选民分别占1.5%和1

兰台说史•今年国人实现了一件历代都没做成的成就

中国的成就(Chinesepower)这个词语每个生长在新世纪的中国人想必都耳熟能详了。而在今年新年之后,中国人即将再一次达成一项前无古人的成就--最长的和平时间。很多人很能会有一个疑问,中国人不是爱

兰台说史•地动仪的删改体现了中国人自信的提升

引言:近日,有媒体报道称,2017年投入使用的统编本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关于张衡和候风地动仪的内容被删除。对此人教社明确回应,张衡及地动仪内容并未从统编版教材中消失,只是教材编排上做了调整。不过

兰台说史•汉武帝如何建设新区 成就中华千年之业

汉武帝古往今来,继往开来的治理者们都对于自己所执掌的大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与缜密的计划。他们经常会以条件独特的一隅之地来作为治国理念的“试验田”,并以开发当地新模式的成果来作为全面深化推广的极佳案例

兰台说史•离婚先赔一百万 中国人的跨国通婚恐惧史

一位林州的姑娘许倩恋上了一位斯里兰卡小伙古纳拉什纳,从此,拉开了一段跨越国界的爱恋,但因为语言、地域和生活习惯的不同,最终姑娘决定放弃这段感情。许倩向远在沙特阿拉伯的古纳拉什纳提出了离婚的请求,古纳拉

兰台说史•明朝怎样被“大义”裹挟自坏江山

引言:1630年8月16日,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悲剧发生的日子,这一天,明末爱国将领袁崇焕被处死,而且是用了最为残酷的凌迟。袁崇焕被处死后北京城的百姓“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

兰台说史•人口问题如何毁掉一个强国

法国因为二战中糟糕的表现而被中国人铭记于心,某种意义上甚至成为笑柄。和隔壁德意志人严谨却又不失大胆,勇敢却不莽撞的风格,以及一战二战横扫欧洲的战绩相比,法国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更多是软弱无力。当然,有人

兰台说史•被辱骂台湾“荣民”是群怎样的人

引言:近来,一则台湾女子辱骂荣民老兵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引起了海峡两岸同胞的愤慨。同时,也有不少读者有疑问,“荣民”是一个怎样的群体?他们在台湾社会中处于一个怎样的境地?在这里,兰台君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