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口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Posted 方针
篇首语:勇气是控制恐惧心理,而不是心里毫无恐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两河口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两河口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会议旧址 1935年6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懋功北部的两河口召开会议。会议的召开是为了统一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出席会议的有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博古、王稼祥、张国焘等。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政治形势,强调坚持北上抗日的方针和党对红军的领导。否定了张国焘的错误主张,明确提出北上建立陕甘革命根据地,以便领导和推动全国抗日运动的战略方针。会议通过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两河口会议为实现党和红军北上抗日和领导全国抗日运动的伟大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 出席人员 为了统一战略思想,党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6月26日在懋功以北的两河口举行会议。出席会议的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张国焘、王稼祥、博古、刘少奇、凯丰、邓发,以及刘伯承、彭德怀、聂荣臻、林彪、林伯渠、李富春16人。 三个问题 周恩来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首先作关于目前战略方针问题的报告,着重阐述了以下三个问题: 一、关于战略方针。1、4方面军在会师以前的战略方针是不同的。4方面军决定西去懋功向西康;1方面军决定到岷江东岸,并派支队到新疆。两个方面军会师后在什么地区创建新根据地,首先要便利于我军作战,应力求具备如下三个条件:1.地域宽大,好机动。松潘、理番、懋功地域虽大,但路狭,敌人容易封锁,我不易反攻。2.群众条件好,汉族人口较多的地方。松潘、理番、懋功、温川、抚边等8个地区人口只有20万,且藏民占多数。3.经济条件好,要比较宽裕。松潘、理番、懋功一带粮食缺少,牛羊有限,布匹不易解决,军事补给困难,在大草原和游牧地,既不习惯又不安全。鉴于此,党中央决定在川陕甘建立新根据地,而且必须迅速前进。 二、关于行动方针。目前1、4方面军的战略行动转移,如向南是不可能;向东过岷江也不可能,因岷江东岸有敌兵力130个团,对我不利;向西北是广大草原。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认为现只有一个转向到甘肃。找应向岷山山脉以北背向西,这地域道路多,人口多,山少,我可用运动战消灭敌人,以实现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 三、关于战略指挥。指挥问题的最高原则是:1.应集中统一,集中军委。2.使作战更有力量,须统一为左、中、右三个纵队。3.为克服粮食、气候、地形、少数民族区等各种困难,须加强政治工作。 在讨论周恩来的报告时,张国焘首先发言。他虽然勉强地接受了中央政治局决定的北上在甘肃南部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方针,但对中央北上战略方针仍持半信半疑的态度。他承认1、4方面军会合后,消灭敌人更有把握,但对具体战略方向,又含糊其词。他认为:由于胡宗南部有20个团兵力牵制我们,还有蒋介石的部队,“我们去甘南还是立足不稳的,还要移动地区,还要减员,所以去甘南,一定要取得主力打下胡敌至少打下他几团,才能立稳运动战中各个击破敌人”。这就充分暴露了张国焘害怕敌人的力量,特别是怕胡宗南,因而主张避开胡敌,向川康边方向发展的右倾思想。 会议总结 彭德怀、林彪、博古、毛泽东、王稼祥、邓发、朱德、刘伯承、聂荣臻、凯丰、刘少奇、张闻天等一致同意周恩来的报告提出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认为这是前进的惟一正确的方针。实现这一战略方针的关键是,应首先迅速攻打松潘,进占甘南,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建立革命根据地。还强调,统一组织与指挥两个方面军对实现战略方针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毛泽东发言强调指出:我们的战争性质不是决战防御,不是跑,是进攻,根据地是依靠进攻的。我们必须要高度机动,集中主力,迅速打破胡宗南军向松潘前进,今天决定明天即须行动,应力争6月突破,经松潘到决定的地区去。 博古发言还强调:必须有一定的地区根据地,做出模范来影响全国,现在甘川陕首先甘南,依靠群众工作,游击战争,这能影响全国。 会议最后一致通过了周恩来的报告提出的战略方针,并责成张闻天为中央政治局起草一个会议决定。 1935年6月28日,中央政治局作出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明确指出:“在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我们的战略方针是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战中大量消灭敌人,首先取得甘肃南部,以创造川陕甘苏区根据地,使中国苏维埃运动放在更巩固更广大基础上,以争取中国西北各省以至全中国的胜利。”“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方针,在战役上必须首先集中主力消灭与打击胡宗南军,夺取松潘与控制松潘以北地区,使主力能够胜利的向甘南前进。”《决定》认为:“必须派出一个支队,向洮河、复河活动,控制这一地带,使我们能够背靠于甘、青、新、宁四省的广大地区,有利的向东发展。” 《决定》还认为,大小金川流域,“不利于大红军的活动与发展,但必须留下小部分力量发展游击战争,使这一地区变为川陕甘苏区之一部。”《决定》最后尖锐地指出:“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方针,必须坚决反对避免战争退却逃跑以及保守偷安停止不动的倾向,这些右倾机会主义的动摇是目前创造新苏区的斗争中的主要危险。” 两河口会议确定的北上建立以甘南为中心的川陕甘苏区根据地的战略总方针,为一、四方面军共同北上,深入发展革命运动,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面。 为贯彻两河口会议的决定,中央军委于6月29日制定了以夺取甘南,赤化川陕甘为目的的《松潘战役计划》,并将一、四方面军分编为左、中、右三路北进。相关参考
两河口会议之前,张国焘和党中央在情势认识上存在分歧,党中央方面意识到为了党和红军的前途必须要先要解决这一分歧。这就是两河口会议召开的背景。在会议上,周恩来阐述了三大问题,之后毛泽东、博古等
懋功会师之后,中央在两河口召开了两河口会议,会议之上,张国焘的“川康计划”计划被否定,毛泽东的北上计划成为党和中央的战略方针。张国焘虽然表面答应,但在实践上却处处不配合,导致《松潘战役计划
黎平会议召开时间是1934年12月18日,猴场会议召开的时间是在1934年12月31日,两场会议虽然仅仅相隔13天,不到两个星期,但它们的背景和意义上都不同,倒是内容差不多。那么,这两场会
八七会议召开的背景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党和革命事业今后应该何去何从是八七会议要回答的问题,也是八七会议召开的目的。八七会议的目标虽然是明确的,但实现过程却是曲折而艰难的,究竟八七会
早在两河口会议的时候,张国焘对当时政治形势的认识就和中央存在很大的分歧,之后,经过芦花会议、沙窝会议、毛儿盖会议以及巴西会议,张国焘分裂党的意图不仅没有打消,而且愈演愈烈。在多次违反党中央
遵义会议内容(1)遵义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决议》,指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一系列严重错误。会议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2)对
基督教 问-古代基督教有哪几次大公会议,它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问:古代基督教有哪几次大公会议,它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古代基督教有七次大公会议,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次大公会议是尼西亚宗教会议。公元4世纪,由于罗马帝国境内社会矛盾和教派内部斗争的尖锐,在基督教内
基督教 问-近代天主教会举行的梵蒂冈大公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问:近代天主教会举行的梵蒂冈大公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1869—1870年,罗马教皇庇护九世在梵蒂冈举行了天主教会的世界性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决定教皇在信仰和道德上的永无谬误,加强教皇的最高权威
基督教 问-现代天主教会举行的梵蒂冈大公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问:现代天主教会举行的梵蒂冈大公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1962—1965年,罗马教皇约翰二十三世和保罗六世先后在梵蒂冈举行了天主教会的世界性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有:试图克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重大社
基督教 问-中世纪后期天主教会召开过哪些大公会议,其主要内容如何-
问:中世纪后期天主教会召开过哪些大公会议,其主要内容如何?答:中世纪后期天主教会召开过十一次大公会议,其主要内容如下:(1)拉特兰第一次大公会议:1123年,罗马教皇加里斯都二世在罗马拉特兰宫召开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