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禁止参加酬宴

Posted 官员

篇首语:菜能吃,糠能吃,气不能吃;吃能让,穿能让,理不能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官员禁止参加酬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官员禁止参加酬宴

民国街道 无论是封建专制社会,还是现代民主社会,吏治之好坏,于社会进步和国家前途关系极大。所以必须以法令形式约束、规范官员行为,舍此不能管理好官员。民国初期,北洋政府便就此制订了不少法规。 1.官员不得馈受财物、参加酬宴,有职务关系的人不许相互借贷 1913年1月,北洋政府颁布《官吏服务令》,要求“凡官吏应竭尽忠勤,从法律命令所定以行职务”,所规定的官员纪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依法服从命令、保守机密、遵守工作时间、保护公物、不得兼职、不得以权谋私和滥用职权等律令,所列皆细。 如“不得馈受财物、参加酬宴、为人请托及与有职务关系的人相互借贷”,明令:官吏之间有统属关系者,无论涉及职务与否,不得馈受财物,也不准其家族以其它名义或方法间接馈受。他人对官吏所办事件有馈遗者,无论用何种名义,均不得接受。官吏除惯例所许外,不得有嘱托公事之酬宴。长官对于属官所管事件,不得为其亲故关说请托。官吏与其所管事务有直接关系者,如包办官署工程者、经管官署往来款项的银行庄号、承办官署应用物品的商号、受有官署补助费者,不得相互借贷。 颁布《服务令》的同时,又公布了《文官惩戒法草案》和《文官惩戒委员会编制法草案》。一开始就能注意到吏治从严,而不是等问题成堆后才作预防,显示了一定的政治远见。 1914年3月又公布《文官惩戒委员会编制令》。官员惩戒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传统官员惩戒模式向近代转换。为使其工作能顺利进行,1914年3月,官员高等惩戒委员会委员长章宗祥就有关问题拟成四点声明呈大总统核准公布: 一、明确惩戒权限,除申诫由主管官员专行外,其它褫职、降等、减俸等处分非经惩戒委员会审查议决后,不得执行。 二、惩戒应符合条件和程序,提起惩戒必须依法定权限和程序,并详细声叙事由附送证据,以防止主管官员依个人好恶处罚属官。 三、关于休职。为防止在惩戒程序进行中被付惩戒人因职务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提议应令其休职。 四、褫职夺官与退职退官的区别。此后不久,新任委员长董康又就惩戒委员会的工作向大总统提出三点请求,第一点便是“严杜干涉”。 官员惩戒委员会做了大量的工作。据统计,官员高等惩戒委员会在民国六年一年内共受理惩戒案109件,其中结案85件。山西县知事呼延庚、直隶高等检察厅书记官长邵振璇、福建县知事汪荫孙、四川县知事安当世、江西县知事薛雪等多人被惩戒。 此后又公布了《司法官惩戒法》和《司法官惩戒法第三章惩戒委员会施行令》对司法官严加管理。 2.设立监督、弹劾政府官员的机构肃政厅,专司贪腐官员的纠弹 议会为职能相当广泛的权力机关,依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监督政府官员,既可对总统和国务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弹劾,亦可“咨请政府查办官吏纳贿、违法事件”。 当时,专司纠弹的机构是肃政厅。平政院成立之初,曾设有肃政厅专门掌理官吏纠弹和提起行政诉讼。在编制上肃政厅虽然隶属于平政院,但独立行使职权。肃政厅设肃政史总会议,非有肃政史全体三分之二以上出席不得开议,非有过半数同意不得议决。 1914年秋,先后公布《肃政厅处务规则》、《肃政厅书记处办事细则》、《肃政厅肃政史办事细则》,对肃政厅的机构设置、人员组成和工作程序作了详细规定。 袁世凯对肃政厅很是重视,曾发表演说:“吾国自入民国以来,仕途庞杂极矣,特设肃政史一官冀有所补救。诸君顾名思义,宜如何尽其职守以效忠国家,是在诸君自思而自处之……此后官纪之美恶即诸君之责任,其捐除一切顾忌而实心将事乎。即如鄙人,不过受国民委托为行政之首长,苟有过失,亦望有以纠正之。”当时舆论评为“谆谆告诫,词意极为恳挚”。 受此鼓励,许多肃政史亦以铁面御史自居,纷纷上章建言。都肃政史庄蕴宽先是规谏总统应节省糜费,受到“忠直尽职”的表彰后,又大义灭亲举劾同族庄严先、庄巢云。 1915年5月,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举国哗然。由庄蕴宽领衔,其他肃政史夏寿康、徐承锦、夏寅官、张超南、江绍杰、云书、方贞、程崇信、傅增湘等联名上救亡条陈。 虽然肃政厅的设立及运行方式受到一些人的批评,但平心而论,肃政厅在整肃官纪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自经成立,所上纠弹之案已不下数百余起,动辄牵连数十人,而其中居显要者颇众。”如因海军学生案曾涉及海军部总长,因各地方案件也有牵连至将军、巡按使者,而使“身居显要者人人自危”。 1914年7月北洋政府颁布《纠弹法》和《纠弹事件审理执行令》,规定肃政厅的职能为:依据《中华民国约法》第43条,对国务卿和各部总长的违法行为进行纠弹;对官吏(包括不在职的官员)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进行纠弹:一、违宪违法事件;二、行贿受贿事件;三、营私舞弊事件;四、溺职殃民事件。 其他如考核制度、诉愿制度以及回避制度,也都有较为严格而详细的规定,此不赘述。虽然因战乱等原因,这些法规、律令并未能切实执行,但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毕竟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相关参考

清朝为何出台官员只可骑马禁止乘坐轿子的规定

导读:康熙二十七年,曾下令将一名坐轿开赴作战前线的武职官员免职。雍正四年九月,出台了武职官员不准坐轿的规定:“近闻副参游守等官,竟有坐轿并不乘马者,习赡养惰,莫此为甚,且身为武臣而以乘马为劳,与职守大

1949年毛泽东为何下禁令禁止任弼时参加开国大典

核心提示:任弼时说:“这样梦寐以求的时刻,我不能不亲临现场。”为此,毛泽东等人下了一道禁令:任弼时同志不出席开国大典,一定要以保重身体为第一要务。任弼时(左)与毛泽东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一点资

趣闻史上明朝官员禁止狎妓的“八项规定”

有报道云,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公安局中层干部李书跃,在帝都嫖娼被抓,被拘留15日,政治前途如何,暂无音讯。西门庆若泉下有知,估计会撇撇嘴:李哥您真没赶上好时代。西门庆官居山东等处提刑所提刑、掌刑千户,

官员在马槽发现青铜国宝,上交国家获五千斤大米,禁止出国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个曾经被当做马槽的国宝:虢季子白盘。这个盘是什么来头呢?盘上面一共有111个字,把这个盘的来历写得相当清楚。盘的主人叫季子白。虢是虢国,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季子白是虢国的国君。季子白奉命

不禁止吸食鸦片,允许百姓自行种植罂粟

鸦片是中国近代社会避不开的一个问题,如何应对国内鸦片泛滥,曾经一度成为清政府内部官员如何站队的一个问题。不同的态度使得清政府内部官员分为了驰禁派和禁烟派,他们针对是否应该禁烟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禁止需索讹诈、馈送

所谓书吏,是中央与地方衙门中,专门负责文书处理与档案收存人员的总称。他们多是科举落第的知识分子,虽无官的名分,却行使着官员的部分职权。康熙帝晚年,“政宽事省”“无为而治”。诸多官僚作威作福、腐化愚昧、

由蒋介石禁止跳舞而引发的上海“舞潮案”

蒋介石民国37年(1948年)1月31日,上海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数千名以舞女为主的弱势民众,为反对政府的禁舞法令集体请愿,遭到政府官员拒见后愤怒捣毁社会局大楼,引起一场军警与舞女大

明朝官员为何不能娶当地女子

从古自今,大家都知道做官好,但是,历朝历代对于官员的限制却非常多,就比如:在明洪武朝,地方官员禁止在任职地迎娶当地的女人为妻。是因为他们没有看上当地的女子吗?还是说另有其他原因?这是因为农民出身的朱元

北魏皇帝高洋是怎样解决官员腐败问题的

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义之时,高欢带着一帮兄弟参加义军,后又投靠官府,攻打义军,形成势力,在北魏分裂后控制东魏政权,其子高洋建立北齐。高欢集团多低下阶层,受过北魏权贵的欺压,没有想到一进中原,也很快学会

清朝皇帝凌晨三点上朝 官员摸黑溺死护城河中

导读:“旦旦上朝,以议时事,前共筹怀,然后奏闻”。古代在皇宫里供职的官员每天都要参加朝会,也就得“上朝”。朝会区分为大朝和常朝等。如果君主生病或怠政,也就有了“从此君王不早朝”之说。止车门与下马碑齐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