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简介

Posted 大总统

篇首语:你可以忘掉失败,但不能忘掉教训;你可以忘掉昨天,但不能忘记历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简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要论起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法律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正是其中的代表者。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胜利后,以孙中山为首,建都于南京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1912年3月11日取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开始施行,于1914年5月1日因《中华民国约法》的公布而被取代,1916年6月29日为大总统黎元洪所恢复。1917年9月10日以广东为基地建立的中华民国军政府展开护法运动,所护者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总纲以简洁的文字,将国家的要素作原则性的规定。政治制度定为仿法国式的责任内阁制。人民权利义务的保障已有详尽的规定,并设有法律保留条款。大总统副总统的选举仍沿《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精神由参议院选举。司法已有独立审判规定,符合三权分立原则:《约法》规定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的法官组织,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有: (1)政治上,它不仅宣判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死刑,而且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2)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树立帝制非法、民主共和合法的观念; (3)经济上,确认资本主义关系为合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4)文化上,知识分子利用《临时约法》规定的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纷纷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 (5)对外上,强调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启发爱国主义的民族感情,防止帝国主义侵略; (6)国际上,在二十世纪初年的亚洲各国当中,这是一部最民主、最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民权宪章。

相关参考

临时约法因法理上的缺陷备受舆论攻击 临时约法出现缺陷的原因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诸多法理上的缺陷,比如没有规定保障人民权利的办法,以及以法律限制人民权利之不当等,这些缺陷使得这份文件从诞生开始就成为当时舆论攻击的焦点。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中华民

临时约法并非孙中山主持制订 孙中山对临时约法的批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简称《临时约法》,孙中山曾经为之发动过两次护法运动,所以有人误以为,这份约法是孙中山亲自主持制订的,而且充分反映了其革命思想。事实上,并非如此。孙中山不仅没有亲自主持制

孙中山对临时约法并无高度认同 护法运动究竟在捍卫什么

 孙中山虽然发动并领导了护法运动,但事实是,他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无高度认同。当然,护法运动大大提高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影响力,但我们仍然应该看到其影响力背后的虚实。所以,这里就

从传统的三体合一到《临时约法》的三权分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法律近代化中的重要一环,从传统的三体合一到《临时约法》的三权分立,中国的法律的近代化经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至今仍有很多问题需要一一澄清。邱远猷教

无法解决总统和内阁之间的冲突

 1917年7月,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领导了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护法运动”,这场运动中所要护的法就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建立之后实行的是总统制,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就是对这一制度的详

护法战争

  护法战争(拼音:hùfǎzhànzhēng),中华民国时期,孙中山为维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对北洋军阀的独裁专制统治而发动的战争。1917~1922年先后进行两次。张勋复辟  第一次护法战争1

2014年江苏高考历史单科第3题

1.(14.(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22题)(9分)【答案】(1)政治革命。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2)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传播并深入人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社会习俗的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汉语拼音:ZhonghuaminguoXunzhengShiqiYuefa),中华民国时期蒋介石为使国民党一党专政与个人独裁统治合法化而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1931

古代一夫多妻的日子怎么过?争宠有哪些妙招

一夫多妻,别以为是一位丈夫多位妻子,实际上,在中国古代严格来讲,是一夫一妻多妾制。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明文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直至1950年5月1日颁行

辛亥革命的成果就是被这一纸文件毁掉的

 普遍观点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但如果我们仔细推敲,可以发现,辛亥革命的成果其实就毁在这一纸文件上。辛亥革命之后,革命党人企图用民主共和取代武装暴力,但却在这一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