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南京的一封电报,中国军队痛失进攻良机

Posted 日军

篇首语: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只因南京的一封电报,中国军队痛失进攻良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只因南京的一封电报,中国军队痛失进攻良机

本文作者张宪文,蜚声国际的中国近代史泰斗,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季我努学社荣誉社长,季我努沙龙讲演嘉宾。 1937年8月9日下午5时左右,日军驻上海海军特别陆战队西部派遣队队长、海军中尉大山勇夫等两人乘摩托车越入中国保安队警戒线,向虹桥机场方向疾驰,不仅不听中国方面的停车命令,反向守兵开枪,中国保安队员被迫还击,将两人击毙。这就是所谓的“虹桥机场事件”,即大山事件。大山事件的发生使上海的形势顿时紧张。上海市长俞鸿钧闻讯后即向日方领事提出交涉,谋求外交途径解决冲突,以防事态扩大。但驻沪日军却以此为借口,向中国方面提出苛刻条件:(1)撤退市内保安队,(2)所有保安队防御工事应拆除。 (《上海作战日记》(1937年8月11日),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第263页。)并以武力解决相威胁。中国政府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于是长谷川清下令在佐世保待命的机动部队迅速向上海增援,并动员驻沪海军陆战队和日侨义勇团备战,将日舰30余艘集中吴淞一带,随时准备采取行动,陆军亦开始向上海调动,战争处于一触即发之势。 >中国政府已意识到日军制造虹桥机场事件是大规模进攻上海的征兆,上海战事已不可避免,遂进行了一系列军事部署。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在事变刚发生时即令“第87、88两师,做输送前进的准备”。 (《八一三淞沪抗战》,第19页。)8月11日晚,国民政府军事当局决定围攻上海,密令张治中率领所部第5军第87、88两师于当晚向预定之围攻线推进,准备对淞沪发动攻击,并急令该军在西安的第36师火速南返,参加上海战事。同时令在蚌埠的第56师,在嘉兴的炮2旅炮兵1团,在华北的炮团之一营“星夜开赴苏州归张治中指挥”。 (《上海作战日记》(1937年8月11日),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第126页。)虹桥机场事件资料图 >当日夜,张治中离开苏州,统率全军从苏州、常熟、无锡一带进发,利用事先控制了的火车和汽车向上海挺进,12日晨,进驻上海。张治中令第87师的一部进至吴淞,控制罗店、浏河,主力前进至市中心区,第88师前进至上海火车北站与江湾间,炮兵第10团第1营及炮兵第8团进至真如、大场,独立第20旅在松江的一个团进至南翔;令炮兵第3团第2营及第56师之一部自南京、嘉兴各地兼程向上海输送;派刘和鼎为江防指挥官,率领第56师及江苏保安第2、4两团,负责东自宝山西至刘海沙的江防,并控制主力于太仓附近。 (《八一三淞沪抗战》,第20页。)至是日黄昏前,中国军队的战役部署基本就绪。原在上海的地方部队主力于真如、闸北和江湾市中心区、吴淞各要点布防,一部警戒沪西沪南,掩护我军前进。中国军队进入了上海及其附近预定阵地。 >张治中在所部完成对上海日军进攻的部署后,决定先发制敌,准备于8月13日拂晓以前开始对虹口和杨树浦日军据点发动进攻,以在日军援军和日军对中国军队的作战意图琢磨不定时,乘其措手不及,“一举将敌主力击溃,把上海一次整个拿下”。然因接获南京方面“不得进攻” (《八一三淞沪抗战》,第20页。)电令而未能行动。致使军事计划耽搁,给了日军从容部署的机会,中国军队痛失进攻良机。 八一三事变资料图 >日军方面,虹桥机场事件发生后,海军第3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一方面向中国方面提出无理要求,另一方面命令在日本佐世保待机的海军一部进入上海。在日本国内,海军中央部研究了这一事件后,要求第3舰队“慎重行事”。10日召开的日本内阁会议上,海相米内表示尚待判明真相,并希望派遣陆军部队。12日,日本参谋本部和军令部达成陆海军共同作战的决定。13日上午9时,日本内阁会议正式作出了向上海派遣陆军部队的决定。 >中日双方的战役部署表明,上海战事虽已不可避免,但这时双方的战略重点都置于华北方面,所以双方投入的兵力是有限的。中国方面在平津陷落后,军事当局认定日军向上海进攻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乘日军的注意力还放在华北而尚未动员国内兵力发动对上海进攻之前,采取主动行动,首先消灭驻沪日军,然后抵抗和消灭登陆之敌较为有利。因此,中国方面对于作战的准备较日方更为积极充分,中国军队决定采取“先发制敌”的方针,主动向驻沪日军发动攻击。 张宪文等:《中国抗日战争史·第二卷,全民族奋战:从卢沟桥事变到武汉沦陷(1937年7月—1938年10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年版。

相关参考

蒋纬国是蒋介石儿子 戴季陶:自己早无生育能力

陈炯明炮轰总统府,孙中山被迫登上“永丰”舰后,戴季陶见此危险时刻,正是提携蒋介石的千载良机,于是他急电上海要蒋介石马上前来“永丰”舰。正因为有戴季陶关键时刻的一封电报,才让当时正沉溺在风花雪月中的蒋介

军事万花筒 密码电报

   密码电报   “这是将军发来的一封电报。”通讯员前来报告,“是发给您个人的,团长。”“你念吧!”团长命令道。通讯员念道:“我们这次失利

历史人物 戴季陶:自己早无生育能力 蒋纬国是蒋介石儿子

  陈炯明炮轰总统府,孙中山被迫登上「永丰」舰后,见此危险时刻,正是提携的千载良机,于是他急电上海要马上前来「永丰」舰。正因为有关键时刻的一封电报,才让当时正沉溺在风花雪月中的蒋介石急流勇退。他火速来

被寄予厚望的俾斯麦号,出师未捷身先死,仅仅是因为一封电报

“俾斯麦”号战列舰是德国在二战之前建造的,以其前首相命名的战列舰—“俾斯麦”号,同时也是二战时期著名的战列舰之一。该舰建于1936年并于1940年8月正式建成,这艘被寄予厚望的“俾斯麦”号便开始了它曲

南临战役失利后,谭震林给粟裕的一封检讨批评信

  指解放战争时期孟良崮战役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一部在山东省南麻、临朐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作战,简称南临战役。此役,华东野战军共毙伤俘国民党军1.4万余人,调动和分散了山东国民党军,策应

最有远见清朝小官,这三国差点成了中国领土

清朝末期由于清政府的无能,使中国饱受很多耻辱,痛失许多领土。其实在清朝末期,还有很多机会挽回一些颜面,但由于清朝的主和派阻挠,使中国错过了很多良机。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反过来分析那段历史,还得值得借鉴的

三国最难过的一年,蜀汉痛失三位能人,东吴失去大都督,曹魏最惨

魏蜀吴是三国时期的三各诸侯国,在这时候,魏蜀吴三国征战不休。从东汉末年开始,天下就征战不止,这样的战乱持续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战争造成了大量的百姓流离失所以及妻离子散。战争无疑是残酷的,从东汉末年开始

历史秘闻 劉備痛失的一位謀士,輔佐曹丕即位,最終在魏國做了宰相

東漢末年,劉備武有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魏延等猛將,文有諸葛亮、龐統、法正等謀士,這是其可以其建立蜀漢的重要幫手。不過,實際上,在劉備的一生中,還錯過了不少人才,尤其是在劉備逐鹿中原的過程中,

英国 姑息养奸的“绥靖政策”

姑息养奸的“绥靖政策”1938年9月13日晚11点,一份电报越过英吉利海峡飞向德国:“鉴于局势严重,我提议立即前来见您,以寻求和平的解决方法,请赐告会面的地点,盼尽早赐复为感。”这封电报乍一看很像一封

历史人物 曝光宋庆龄临终前发生无法解释的灵异现象

  1981年5月末,办公室一封电报送到福建电影《海囚》拍摄现场隋永清(又名宋琦,以养女而起名)的手中,她打开电报一看:「见到电报,马上回来。」隋永清顿时感到突然她懵了。>  隋永清,又名宋琦,秘书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