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除湘督张敬尧运动始末

Posted 军阀

篇首语: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驱除湘督张敬尧运动始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驱除湘督张敬尧运动始末

张敬尧 “驱张斗争”,是“五四”运动时期,湖南学生发动的驱逐军阀张敬尧斗争。张是北洋军阀亲日派皖系段祺瑞的忠实走狗,他乘直系军阀吴佩孚和接近直系的冯玉祥打败湘桂联军之际,率军进驻湖南,被段祺瑞任命为湖南督军兼省长。他伙同他的三个兄弟:张敬舜、张敬禹、张敬汤,在湖南恣意施行暴政,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搜刮民财,摧残教育,钳制舆论,为非作歹,无恶不作。湖南人民极为痛恨,时谚称:“堂堂呼张,尧舜禹汤,一二三四,虎豹豺狼,张毒不除,湖南无望。” 1919年12月2日 (农历十月十一),平江开展驱除湘督张敬尧运动。 1919年12月2日,平江开展驱除湘督张敬尧运动。县教育会、学生会、工会、农会等群众团体联合发表《驱张宣言》,宣布总罢课,并在月池塘召开数千人参加的驱张誓师大会。1920年6月,驱张运动结束,张敬尧部退出湖南。 张敬尧北洋皖系军阀。字勋臣。安徽霍丘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历任北洋军官第三混成旅旅长、江西南昌镇守使、第七师师长。为皖系军阀首领之一。1917年任苏皖鲁豫四省交界剿匪督办,旋调任察哈尔都统。次年任湖南督军兼省长,因统治残暴,湖南人民曾展开驱张运动。1920年被迫退出湖南。先后在吴佩孚、张宗昌、张作霖部下任司令、军长等职。1933年与日寇勾结,在北平(今北京)被国民政府派人刺杀身死。

相关参考

知名人物 张敬尧生平故事简介,张敬尧历史评价,张敬尧怎么死的?

张敬尧,字勋臣,安徽霍邱人。生于1880年9月21日(清光绪六年八月十七日)。父亲名文奎,号益轩,读过几年书,后举家迁至颍上县南照集,做颍上县衙门包揽诉讼的“刀笔吏”。张敬尧少年时只略识字,因无钱上学

历史人物 近代人物张敬尧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张敬尧别名:张勋臣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安徽省霍邱县出生日期:1881年逝世日期:1933年职业:北洋军阀毕业院校:保定军官学校张敬尧生平事迹张敬尧,字勋臣,出生于安徽省霍邱县临

历史人物 杀手白世维暗杀张敬尧 连开连开三枪,枪枪爆头

张敬尧,字勋臣,1881年出生于安徽霍邱一户贫农家庭。因为杀人越货逃到京津地区,在1896年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张敬尧加入了随军学堂。后来张敬尧成为段祺瑞的部将,曾经支持并鼓吹袁世凯复辟。袁世凯死后,张

毛主席步行了一天一夜,当晚不顾旅途劳累为谁彻夜守灵

1919年10月4日,毛主席正领导湖南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驱张运动,韶山家里派人到长沙找到了毛主席,送来一封紧急家书。驱张运动,是1919年至1920年湖南学生发动的驱逐军阀张敬尧斗争。张敬尧是北洋军阀

清末立宪运动始末

立宪运动立宪运动,是清末的一次自救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却对社会产生不少方面的影响。大清立宪,又称为"立宪运动”,是指中国清朝政府继洋务运动(1861年-1895年)、维新运动(1895年-1898年)

保路运动始末

保路运动保路运动在近代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提到近代史就会提到辛亥革命,提到辛亥革命就会提到保路运动。保路运动又称铁路风潮。1910年,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逼清政府订立借款修路合同。1911年5月9日,清廷

历史百科 图谋瓦解印度民族运动——“圆桌会议”方案始末

图谋瓦解印度民族运动——“圆桌会议”方案始末20年代末30年代初,印度民族运动日益高涨起来。为维持对印度的殖民统治,英国抛出“圆桌会议”方案,以分化、瓦解印度民族运动。1928年2月3日,英国下院议员

太平天国运动始末 太平天国的四大天王

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后,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1851年,洪秀全发动了金田起义,并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太平天国运动始末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185

历史经验 1961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始末

1958年5月中共中央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在全国范围内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继而在农村又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其结果使以高指标、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九·三○事件”始末

印度尼西亚“九·三○事件”始末“九·三○事件”是印度尼西亚现代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1965年9月30日深夜,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一个自称“九·三○运动”的组织逮捕并处决了6名陆军高级将领,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