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泰戈尔访华,徐志摩做了哪些准备

Posted 泰戈尔

篇首语: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迎接泰戈尔访华,徐志摩做了哪些准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迎接泰戈尔访华,徐志摩做了哪些准备

1924年春节,徐志摩是在老家度过的。印度诗人泰戈尔定于4月来华,为落实泰戈尔的住所问题,3月7日,梁启超写信给蹇季常,这时,徐志摩还没有回到北京。梁启超在信中说:“志摩既未来,我想此事(预备招待事)要陈博生负点责任。”但是,3月7日北京《晨报副刊》和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副刊都刊登了徐志摩的《泰谷尔来信》(泰谷尔即泰戈尔),估计就是从硖石寄出的。 梁启超 >徐志摩 >4月12日,泰戈尔一行抵达上海,徐志摩已提前来到上海迎候。泰戈尔是应北京讲学社的邀请到中国考察的。随同泰戈尔来中国的,还有他的英国朋友恩厚之、他的大弟子Kaildas Nay和女秘书美国人葛玲姑娘(Miss Green),以及印度的Bose和Sen两位教授—他们一位是美术家,一位是研究宗教学的。徐志摩作为讲学社派出的翻译,在泰戈尔访华期间全程陪伴他们。12日清晨,到上海汇山码头迎候他们的,除了徐志摩,还有张君劢、郑振铎、瞿菊农;王统照作为讲演录的编辑,也加入到欢迎的队伍中。 >泰戈尔 >泰戈尔下榻沧州饭店,下午,徐志摩陪他们游览了龙华古寺。第二天,“下午一时先在闸北寺中与印度诗人集会,到三时至慕尔鸣路(今茂名路)三十七号聚会,在蒋百里家与欢迎者摄影。十四日陪同游西湖,十六日回沪。北上至南京济南各有一次讲演,二十三日到北京,作六次的公开演讲,二十七日在京应京中各文学者的公宴。所有演讲均由志摩担任翻译”。 >( 解玺璋:《梁启超传》,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 ) 作者简介:解玺璋,知名评论家、学者、近代史研究者。季我努学社顾问、季我努沙龙讲演嘉宾。从事报刊编辑、图书编辑二十余年,曾获多种全国及北京市文艺评论奖,著有《梁启超传》、《一个人的阅读史》、《喧嚣与寂寞》、《雅俗》等。 ( 编辑: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史硕士研究生 谢敏 )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相关参考

乾隆迎接英国访华团竟花费1亿元人民币

乾隆迎接英国访华团竟花费1亿元人民币  当英国使团刚刚出发时,乾隆皇帝就已经做好了隆重接待的准备。在清朝上下看来,接待一个首次来到中国的使团,是一个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宣传中国治理的伟大成就的重大“政

戈尔巴乔夫访华

青蛙小牛鸭子鹦鹉狐狸灰狼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

还记得47年前,迎接访华总统的仪仗队吗

新中国成立至今,已经70年的时间,在这70年里,我们奋起直追,从一个三流落后国家,发展成今天全球第二的超级大国,如此骄人的成绩,让每一位中国百姓心安,身处和平年代,我们能感受多元化经济的社会,感受轻松

还记得47年前,迎接访华总统的仪仗队吗

新中国成立至今,已经70年的时间,在这70年里,我们奋起直追,从一个三流落后国家,发展成今天全球第二的超级大国,如此骄人的成绩,让每一位中国百姓心安,身处和平年代,我们能感受多元化经济的社会,感受轻松

嘉庆为清算和做了哪些准备

嘉庆帝是乾隆帝之后的一位皇帝,在登基之初,并没有掌握朝政大权,而只是空担着皇帝的名声。在他登基之后,做的最广为人知的事情,大概就是把乾隆朝的权臣和|,送入牢笼,查抄家产。第一步,在和|权利还大的时候,

中国“中道”精神在乡村

泰戈尔阎锡山来源:人民网作者:孟素1924年四五月,应中国学者梁启超、蔡元培之邀,泰戈尔率领代表团访问了北京。泰戈尔原计划是从北京到大连,然后从大连乘船东渡日本的,但当泰戈尔听徐志摩等人介绍山西的乡村

泰戈尔在山西寻实验基地推行乡村建设计划

泰戈尔1924年四五月,应中国学者梁启超、蔡元培之邀,泰戈尔率领代表团访问了北京。泰戈尔原计划是从北京到大连,然后从大连乘船东渡日本的,但当泰戈尔听徐志摩等人介绍山西的乡村建设搞得颇有特色,这引起了他

亲自入赣,蒋介石为再攻南昌做了哪些准备

蒋介石于1926年9月19日到达江西萍乡。此前,他虽然早就下了亲自指挥赣战的决心,但还是于9月3日到了武昌城下。在进攻武昌过程中,他的嫡系部队第二师的腐败暴露得更加明显,他本人和趾高气扬的唐生智之间的

李世民死前为何放心让长孙无忌辅政呢?李世民为防止长孙无忌大权独揽做了哪些准备?

李世民死前为何放心让长孙无忌辅政呢?李世民为防止长孙无忌大权独揽做了哪些准备?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长孙无忌历仕三朝,做宰相三十多年,有文武之才,为唐初有名的政治家。他身为贵戚,权重而不

泰戈爾訪華,林徽因全程陪同,為何泰戈爾卻讚揚另一美女作家

1924年5月,詩人泰戈爾在訪華時期,負責全程接待的兩個年輕人,是林徽因和徐志摩。按說,才貌雙絕的林徽因,在當時便如女神一般受人推崇。但是泰戈爾在訪華的過程中,卻對另一位女子讚不絕口。並評價說那位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