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为何被朱元璋怀疑?宋濂最后结局如何?

Posted

篇首语: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濂为何被朱元璋怀疑?宋濂最后结局如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濂为何被朱元璋怀疑?宋濂最后结局如何?

  明太祖朱元璋把宋濂誉为“开国文臣之首”,朱元璋是粗人一个,据传他也因此很讨厌学识渊博之人,但是却对大文学家宋濂作出如此高的评价,足见宋濂又多优秀了。

  历史上对于朱元璋的评价则是褒贬不一,朱元璋的猜忌之心,让很多跟他一起建功立业的开国功臣们纷纷冤死,有的臣子甚至于因为说错了一句话或者提到了一个朱元璋不喜欢的字,就身首异处了。可是朱元璋堪称疑心病最重的皇帝了,就连他称赞不已的宋濂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也受到了他的猜疑。

  宋濂这个人文学才识很高,他特别喜欢结交那些写文章写得好的人,遇到这样的人,他都会主动结识,还把人约出来喝酒畅聊。朱元璋就怀疑宋濂背着他在勾结朝臣,于是派了很多暗卫去监视宋濂,让他们把宋濂的一举一动都如实汇报给他。

  有一次,宋濂和往常一样与客人一起喝酒,谈天论地,朱元璋派去的人监视到了这一情况,将之全部报告给了朱元璋。第二天的时候,朱元璋就问宋濂:“爱卿昨天喝酒没有啊?”宋濂回答:“喝了。”朱元璋又问:“和谁喝的酒?”宋濂:“一位老朋友,就那谁谁谁。”然后朱元璋还问了他们昨天吃了些什么饭菜,宋濂也老老实实的交代了。如果明代就有实时监控这种高科技,估计朱元璋恨不得在每个臣子身上都安装一个,这样就能随时掌控他们的行动,就能知道他们有没有背着自己造反了。

  宋濂根本不敢欺骗朱元璋,即使朱元璋问的这些问题已经算是侵犯隐私了,朱元璋见宋濂的回答与他得到的情报一模一样,就没再为难宋濂,而是说:“很好,以后继续保持,一定不要骗我哟!”

  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召见了宋濂,他问宋濂:“依你看,这朝堂之上那么多的大臣,到底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呢?”宋濂秉着背后不论人长短的宗旨,只是回答了那些与他交好的大臣,朱元璋问他为什么只挑这些人说,宋濂就称自己只和好的人做朋友,其余的人他没有接触过,也不了解,不知道他们的好坏了。

  还有一次,主事茹太素上了个一万多字的奏章,朱元璋看得脑袋都大了,本来他认识的字就不多,这奏折又长又晦涩难懂,他就更加生气。这时,有人指着茹太素奏章中的某一处说到:“这里是对陛下的不敬,这里的批评不合法。”朱元璋转过头问宋濂,你觉得茹太素的奏折怎么样?宋濂老老实实的回答到:“茹太素只是尽职尽责罢了,他对陛下尽忠,所以才会有这么多话想要说。陛下自登基以来广开言路,怎么能惩罚他这样的臣子。”

  这时的朱元璋对宋濂还是有几分信任的,所以他听从了宋濂的意见,没有惩罚茹太素。之后,朱元璋又看到了茹太素的奏章,这一次茹太素学乖了,没有一上来就是好几万字,而是写得简洁明了,让朱元璋看得懂,朱元璋发现这当中的确有很多可以采纳的内容,上朝的时候就把大家都给批评了一顿,他说:“如果没有景濂,我就差点错怪进谏的忠臣了!”

  朱元璋对宋濂和对其他人到底是不一样的,他知道宋濂的忠诚,但是宋濂的长孙宋慎被查出与叛臣胡惟庸有关系,所以宋濂因此受到牵连,全家都被流放,最后宋濂拖着病重的身体就上路,行至半途就病逝了。

相关参考

明史解密:朱元璋为何要处死侍从学士宠臣宋濂?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至宋濂时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明史解密:朱元璋为何要处死侍从学士宠臣宋濂?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至宋濂时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明朝第一文臣的成功秘诀:宋濂诚信借书皆归还

提及宋濂,熟悉明朝历史的人大多都知道,他是明代杰出的文化大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还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虽其结局有些悲惨(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

明朝第一文臣的成功秘诀:宋濂诚信借书皆归还

提及宋濂,熟悉明朝历史的人大多都知道,他是明代杰出的文化大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还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虽其结局有些悲惨(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

朱元璋为何要处死一向宠信的侍从学士宋濂

金华府浦江县人宋濂是元末明初文坛翘楚,据说他“六岁能为诗歌”,先后游学于吴莱、柳贯、黄溍,文名满海内。元末,当局延聘他为翰林学士、国史馆编修,他婉言谢绝,遁入仙华山当了道士,道号玄真子。至正二十年(1

明朝历史 朱元璋为何要处死一向宠信的侍从学士宋濂

   金华府浦江县人宋濂是元末明初文坛翘楚,据说他“六岁能为诗歌”,先后游学于吴莱、柳贯、黄溍,文名满海内。元末,当局延聘他为翰林学士、国史馆编修,他婉言谢绝,遁入仙

朱元璋为何要羞辱宋濂和“衍圣公”?

在千百年来一直号称以孔子思想为道统的古代,朱元璋逼迫病中的衍圣公来向他这个新主朝贺,是对斯文的严重侮辱。孔子早就说过,治国的理想境界是“近者悦,远者来”,哪有以暴力作后盾,逼别人来的呢?朱元璋为什么要

朱元璋为何要羞辱宋濂和“衍圣公”?

在千百年来一直号称以孔子思想为道统的古代,朱元璋逼迫病中的衍圣公来向他这个新主朝贺,是对斯文的严重侮辱。孔子早就说过,治国的理想境界是“近者悦,远者来”,哪有以暴力作后盾,逼别人来的呢?朱元璋为什么要

朱元璋为何要处死一向宠信的侍从学士宋濂

...士,道号玄真子。至正二十年(1360),他接受正在打天下的朱元璋邀请,出山前往金陵。他是一个纯儒,没有刘基的谋略,甚至也提不出朱升那样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政见,仅仅说了一句“愿明公不嗜杀人”的建议。从...

洪武帝朱元璋为何要羞辱宋濂和“衍圣公”?

读中国历史,当代人常会奇怪,君王淫威之下的人们肯定是极度缺乏尊严,天天垂头丧气的,特别是在自尊方面比较敏感的文人,但事实是,旧时代的士子们似乎并不觉得自己活得有多么窝囊,哪怕直接面对高高在上的君王,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