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哪两种死刑要经过皇帝批准

Posted 死刑

篇首语: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哪两种死刑要经过皇帝批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古代哪两种死刑要经过皇帝批准

古代绞刑(清代绘) 死刑是剥夺受刑人生命的最严厉的刑罚。由于死刑的严厉性和它的不可挽回性,凡属法制文明的国度,对死刑的适用都极为慎重。在现代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拥有死刑复核权。那么在中国古代,被判了死刑是否可以得到复核呢?中国古代法律对于刑罚执行也有严密的制度规定。至少从汉朝开始,死刑判决都要经过皇帝的批准才可执行,即所谓“报囚”。 古代的死刑复核制度包括死刑复核和死刑复奏。死刑复核是指对那些拟判定为死刑的案件,先由国家有关部门复查,然后,在最终定判之前报请皇帝裁定。而死刑复奏则是指对已判定死刑的案件,在行刑之前必须再次奏请皇帝进行核准。 中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确立于北魏,定型于隋唐,完善于明清。在汉代,死刑复核制度处于萌芽阶段,是皇帝为了慎重决定高官的生死才出现的。只有年薪二千石以上的官吏,处死前才需要皇帝复核。 因此,汉代的死刑复核制度,只适用于小范围内,仅是对部分案件进行复核,并没在全国范围内对所有死刑案件都普遍适用。在汉代,死刑能否得到复核,需要看官员的品级。 魏晋南北朝,死刑复核制逐步确立。《魏书》记载:“当死者,部案奏闻。以死不可复生,俱监官不能平,狱成皆呈,帝亲临问,无异辞怨言乃绝之。诸州国之大辟,皆先漱报,乃施行。” 到隋朝时,死刑三复奏制度才正式确立,刑前要三次奏请皇帝。因每起死刑案件要复奏三次,故称“三复奏”。《隋书·刑法志》载:“开皇十五制:死罪者,三奏而后决。”即通过三次奏请才能决定是否最终处以死刑。 到唐朝时,唐太宗完善了这一制度,规定了“三复奏”和“五复奏”两种,即地方的死刑案件适用“三复奏”,京师的死刑案件适用“五复奏”。司法官员不奏而擅刑者,要受刑事处罚。《唐六典·刑部》记载,对刑杀之人,死前一天允许复奏两次,执行死刑当日仍可复奏一次,尽量避免错杀无辜。 后来,唐太宗为了避免错杀人,又将行刑前的“三复奏”更改为“五复奏”,即决前一天两复奏,决日当天三复奏。但因古代交通不够发达,地方离京城远近不一,都实施“五复奏”不太现实,于是唐太宗又规定地方适用三复奏,京师实行五复奏。 但对犯有“恶逆”(即殴及谋杀祖父母、父母,杀姑、兄姊、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以上罪者,以及身为贱民的部曲、奴婢犯杀主人罪者,则实行一复奏后,就可动用死刑。唐朝确立的死刑复核制度,一直为后来的历朝历代所用。 明清时期的死刑,分为立决(立即执行)和秋后决(秋后执行)两种形式。清律称前者为“斩立决”、“绞立决”,后者为“斩监候”、“绞监候”。凡是性质特别严重的死刑案件,如谋反、大逆、谋叛及杀人、强盗罪中之严重者,要立决,一般死刑则待秋后决。 这两种死刑都要经过中央司法机关和皇帝的审核批准。对于立决的死刑案件,一般先经刑部审定,都察院参核,再送大理寺审允,而后三法司会奏皇帝最后核准。对于秋后处决的死刑案件,明朝建立了朝审制度加以审核。朝审是天顺二年下诏,三年开始实行,且从此“永为定例”,“每岁霜降后”进行,“历朝遵行”,所以史称“朝审始于天顺三年”,成为对秋后处决重囚法定的每年必行的制度。 清朝在明代的基础上实行秋审和朝审两种复核制度,凡斩监候和绞监候的案件,都要经过秋审、朝审。秋审是审核地方各省所判的监候案件,朝审是审核刑部所判的监候案件。

相关参考

为什么古代死刑都是要秋后问斩

【秋后问斩是顺应天道的体现】在中国古代,是非常重视天理循环的,尤其是在人生死之事上更是注意,哪怕是作奸犯科的犯人,一般认为在夏春之际是万福复苏,勃勃新生的时期,在这个时候不适宜取人性命,而且在这个时候

辛亥革命朱德获哪两项功勋 蔡锷在大会上称其功臣

核心提示:返滇后,蔡锷在全军大会上,特别提到朱德,说他是获得“光复”和“援川”两种勋章的功臣之一。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佚名,原题:《朱德曾聆听蔡锷教诲最初印象是“典型知识分子”》1

皇家建筑藏有哪两大寓意极深的数字

故宫是清朝灭亡后的称谓,明清时称为「”紫禁城”。故宫中主要的建筑为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很多中国人都知道「”九五之尊”代指帝王之位或皇帝本身。根据中国的阴阳学说,古代的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阳数

春秋战国时期的散文分为哪两大类

先秦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散

康乾盛世是哪个皇帝,康乾盛世是指哪两代皇帝

康乾盛世是指哪两代皇帝?“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是我国封建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繁盛社会。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之乱,止于嘉庆元年(1796年)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持续时间长达11

一个正七品的知县,中国古代社会,有没有权力判处死刑

在众多的古装影视剧中,出现了知县判处死刑,然后衙役们立刻执行的情况。认真的说,古代王朝都有自己的司法程序。作为地方上的行政官员,不仅知县没有权力直接杀人,即使是知府、巡抚都没有这个权力。因为如果执行死

康乾盛世指的是哪个皇帝,康乾盛世是指哪两代皇帝

康乾盛世是指哪两代皇帝?“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是我国封建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繁盛社会。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之乱,止于嘉庆元年(1796年)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持续时间长达11

古代执行死刑有哪些习俗

众所周知,我国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王朝,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朝代,也曾有过很多个皇帝。这些统治者们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能力,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每一个王朝都拥有着自己的律法和要求。对于那些触犯了法律的人们,朝

清朝被判死刑后可以找 ”宰白鸭”顶包,为何会有这种现象的出现

大家知道,在中国古代,死刑是最为严酷的惩罚之一,所谓「”杀人偿命”,一般是用于惩治那些有极大民愤的犯罪分子。不过问题来了,如果犯罪的人不想死,那是不是有什么方法能够逃避官府的惩罚呢?下面小编要介绍的这

清朝被判死刑后可以找 ”宰白鸭”顶包,为何会有这种现象的出现

大家知道,在中国古代,死刑是最为严酷的惩罚之一,所谓「”杀人偿命”,一般是用于惩治那些有极大民愤的犯罪分子。不过问题来了,如果犯罪的人不想死,那是不是有什么方法能够逃避官府的惩罚呢?下面小编要介绍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