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向高为何被魏忠贤忌惮?叶向高为何称赞魏忠贤?

Posted

篇首语: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叶向高为何被魏忠贤忌惮?叶向高为何称赞魏忠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叶向高为何被魏忠贤忌惮?叶向高为何称赞魏忠贤?


  说起明朝的宰相很多人都会想到严嵩和张居正,不知道大家是否对一位名“叶向高”的宰相有所了解。叶向高也是明朝名臣,曾经两度入内阁首辅,并且一段时间内阁只其一人,成为唯一的宰相。

  叶向高任职期间,且不说内政,对外驱逐倭寇,摧毁荷兰入侵者企图霸占台湾的意图。东沙大捷是明朝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抗倭斗争,虽然沈有容为主功,但却是识人善任的叶向高推荐的。

  说起来叶向高和倭寇之间还有很深的因果关系,叶向高出生于嘉靖三十八年。这一年倭寇入侵福建,福建沦陷。

  当时叶向高的母亲尚在孕期,肚子里怀的就是叶向高。因为倭寇劫掠的关系,匆忙离家躲避倭寇,最终在路旁麦草堆里将叶向高生出来。而长大之后的叶向高多次摧毁倭寇阴谋,也是因缘。

  叶向高当内阁首辅的时候,万历帝已经长期不理政事。不仅国家大事不过问,就连不少重要的官职都空缺着,对士大夫下达的命令甚至不能传达,君臣之间很有隔阂。

  这些情况严重到什么地步呢?只拿朝臣空缺来说吧,作为辅助皇帝理政的内阁,一般除了领头羊内阁首辅外,还需要几名阁臣。每当处理国家大事的时候,阁臣们互相探讨意见,拿出最佳方案。但是在万历朝,叶向高却有过内阁只其一人的情况。

  万历帝不理事,却又宠爱爱妃之子,冷落太子,对国家继承传序不益。太子甚至已经七八年没有听过讲学,接受过系统的教育。而对于爱子福王,却多有优待。福王已经到了前往封地的年龄,万历帝还找各种理由挽留福王。甚至曾经下诏说:“福王庄田不到良田四万顷,就不就藩。”

  面对这些问题,叶向高多次直言上谏,请求恢复太子讲学。甚至为了让福王按规矩前往封地,做出扣留圣旨以及归还圣旨的事情。尽管万历帝不斥责叶向高,甚至表面上还一副重用礼待的模样。但实际上,叶向高奏请的事务,十条最多有两三条同意。

  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叶向高多次提出辞职,并最终回到家乡,不愿理事。

  光宗和熹宗继位,都曾多次下旨召叶向高入阁,叶向高都回绝。还是后来明熹宗又再次明确下诏,命令叶向高必须回到内阁,叶向高才再次来到京城,出任内阁首辅。

  明熹宗初期,朝中贤才良臣不少,他自己也想有所作为,所以政治比较清明。但是坏就坏在明熹宗识人不明,后宠幸客氏、魏忠贤这种小人。特别是魏忠贤,为了揽权利用熹宗宠信,大肆打压权臣,排除异己。

  当时有不少正直的大臣,都受到魏忠贤的清理,甚至很多差点丢了性命。叶向高每次都会尽力解救这些被魏忠贤陷害的忠臣,因此得罪魏忠贤。

  朝臣都依靠叶向高对付魏忠贤,所以魏忠贤常常与叶向高争锋相对,甚至一些小事都拿出来说道责备。这些都是叶向高对魏忠贤的抗争,那么何来夸赞一说呢?

  天启五年,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的二十四大罪状。叶向高看见之后,认为魏忠贤根基牢固,不是铲除的时机,甚至很有可能己方受损严重。于是一面压着这件事,一面上疏夸赞魏忠贤,说他勤劳,安抚魏忠贤。当然后面还表明,如果皇帝对魏忠贤他宠爱,那么盛名之下很难保全,请求解除魏忠贤的一些大权。

  杨涟弹劾一事,最终被魏忠贤得知,于是就牵扯出一系列的人。而叶向高因为率群臣对抗叶向高,还曾多次营救东林党人,于是被魏忠贤点为东林党魁,被罢免。回乡之后,病重去世。

  这里还需一提的是,嘉靖之后,明朝党争严重。从万历朝任内阁首辅起,叶向高就致力于平衡各方势力,不过最终落得里外不是人,后世评价也不高。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民间传闻,叶向高与新科状元翁正春对对联的故事

叶向高,字进卿,号台山,晚年自号“福庐山人”。福清市孝义乡化南里云山境(今港头镇后叶村)人。叶向高历官三朝,两入中枢,独相七年,首辅四载,堪称晚明政坛的风云人物。在福清,叶向高与对联的故事颇多。>>明

从内阁首辅的举步维艰,看晚明朝局的混乱不堪——论叶向高的坚守

前言说起叶向高,很多朋友对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作为晚明时期两度入阁的首辅大臣,其知名度可能连王锡爵,沈一贯都比不上,更别提张居正,申时行等人了。而叶向高主阁期间,的确没有做出什么惊天伟业,当然也没有祸国

历史人物 明朝万历年间的“独相” 内阁首辅叶向高生平简介

叶向高(1559年9月1日-1627年10月7日),字进卿,号台山,晚号福庐山人。福建福州府福清(今福建福清)人。明朝大臣、政治家,万历、天启年间两度出任内阁辅臣。>>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

历史人物 叶向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关于他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轶事典故>礼遇利玛窦>据记载,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叶向高在南京任礼部右侍郎时,第一次结识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并与利玛窦切磋围棋技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叶向高升任内阁首辅后,又多次

历史人物 叶向高做出的成就有哪些 他的个人作品分别有多少

主要成就>政治成就>为《续忧危竑议》案上书>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十一月十一日晨,内阁大学士朱赓在家门口发现了一份题为《续忧危竑议》的揭帖,一夜之前,京师广为散布。《续忧危竑议》假托“郑福成”为问

明朝 朱国祯生平简介?朱国祯历史评价?

朱国祯熹宗朱由校是在东林党人的操纵和帮助下做上皇帝的宝座的,所以天启初年,朝廷内外的要职都为东林党人所把持,东林巨子叶向高、刘一燝和韩爌等人身居内阁,执掌着朝纲。及至客氏、魏忠贤获宠,大明的江山逐渐变

魏忠贤与东林党之间的战争

1620年(天启元年),叶向高成为内阁首辅,孙慎行任礼部尚书,邹元标任都御史;天启二年,孙承宗入阁,兼掌兵部事,赵南星任都御史,第二年改吏部尚书。此外,高攀龙任左副都御史,杨涟也升至左副都御史,左光斗

东林党为何会被阉党轻易击溃? 东林党的灭亡

天启年间,东林党由于扶持熹宗即位有功而命运出现了转机,当时的首辅刘一景、叶向高,吏部尚书赵南星,礼部尚书孙慎行,兵部尚书熊廷弼,都是东林党人或东林党的支持者,可以说明朝的军事、政治、文化、监察和人事大

东林党为何会被阉党轻易击溃? 东林党的灭亡

天启年间,东林党由于扶持熹宗即位有功而命运出现了转机,当时的首辅刘一景、叶向高,吏部尚书赵南星,礼部尚书孙慎行,兵部尚书熊廷弼,都是东林党人或东林党的支持者,可以说明朝的军事、政治、文化、监察和人事大

书生剿匪

明神宗万历朝后期,皇帝昏庸无道,朝廷腐败,民不聊生。辽东沿海倭寇趁机勾结中原不法之徒里应外合,打家劫舍,占领州郡,骚扰我国临海城市。这时,抗倭大将戚继光已经去世,无人领兵抗击倭寇。当朝宰辅叶向高十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