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为邻的日本,缘何成为清末中国留学生的首选之地
Posted 学生
篇首语: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能转变你的心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与中国为邻的日本,缘何成为清末中国留学生的首选之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与中国为邻的日本,缘何成为清末中国留学生的首选之地
季我努学社 >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员王毅。 >中国留学生东渡日本始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三月底,清朝首次派遣十三名留学生抵达日本。据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所记载,当时这十三人由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嘉纳治五郎完全担负教育这批学生的责任。此后,中国留学生人数逐渐增加,1899年增至200名,1902年达到四五百名,1903年有一千名,1906年有八千余名(据实藤惠秀所调查)。如此数量众多的留学生前往日本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留学日本的中国学子 >首先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内外认为日本之所以胜利是因为普及教育和实行法治,加之去日本方便快捷,费用较低,因而人数渐多。其次是语言文字相通,学起来也相对方便。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另外距离日本距离较近,身负祖国重任的留学生,一旦祖国有事,便可立即回国。最后是学费,比起欧美各国,日本的生活费用要便宜很多,根据当时的汇兑行情,在中国国内学习就读的费用,有时便足够日本留学之费用,因此在汇率有利于中国的时候,留学生人数便会上升。 >留学日本的中国学子 >清末留学日本一般为期较短,带有速成的性质。留学日本也是为了向日本学习,以明治维新为样板,寻找一条向西方学习的捷径。但由于两国文化理念、民族意识、政治思想等方面的不同,两国之间又存在不同的分歧。 >在日中国留学生合影 >参考文献: >1.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李喜所,中国留学史论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3.(清)张之洞著. 劝学篇[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0. 华 兴 春 秋 小编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赵培文 王雪慧相关参考
慈禧垂帘听政的清末年,同治、光绪之交,曾发生无数的奇情冤案,其中以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名伶杨月楼冤案、太原奇案、张汶祥刺马案最为轰动,统称为清末四大奇案。而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因贴近于百姓生活,则更为民
慈禧垂帘听政的清末年,同治、光绪之交,曾发生无数的奇情冤案,其中以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名伶杨月楼冤案、太原奇案、张汶祥刺马案最为轰动,统称为清末四大奇案。而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因贴近于百姓生活,则更为民间津
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以战败国的身份付给战胜国日本2.3亿两白银作为战争赔偿,这相当于当时清朝国库3年的财政收入。靠这笔钱日本大力发展了重工业、军火工业和教育事业。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今天的东南亚已经成为中国人实惠出境游的首选之地。当我们迈出国门走到这些国家之中时,会发现汉字地名、中国习俗乃至于中国人(华人)都大量存在于这片广大土地的角落中。曾经,我们是否也有征服东南亚的机会?又是
今天的东南亚已经成为中国人实惠出境游的首选之地。当我们迈出国门走到这些国家之中时,会发现汉字地名、中国习俗乃至于中国人(华人)都大量存在于这片广大土地的角落中。曾经,我们是否也有征服东南亚的机会?又是
文/王凯迪今天的东南亚已经成为中国人实惠出境游的首选之地。当我们迈出国门走到这些国家之中时,会发现汉字地名、中国习俗乃至于中国人(华人)都大量存在于这片广大土地的角落中。曾经,我们是否也有征服东南亚的
文/王凯迪今天的东南亚已经成为中国人实惠出境游的首选之地。当我们迈出国门走到这些国家之中时,会发现汉字地名、中国习俗乃至于中国人(华人)都大量存在于这片广大土地的角落中。曾经,我们是否也有征服东南亚的
日本选派到唐朝来的留学生,都被分配到长安国子监太学攻读。这些留学生,一般都要在中国居住几年,有的留居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他们长期生活在中国,不仅对唐朝的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都进行了学习和研究,还与中国
浙江海宁人,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追赠陆军上将。早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与同窗蔡锷分别以第一、第二名毕业,获天皇颁授军刀。此成绩引起日本同学嫉视和校方不安,从此将留学生与日本学生分堂就读。后赴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唐朝究竟有多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如果要大家选择一个最想要回到的朝代,唐朝肯定成为了不少人的首选之地,常常说强汉盛唐,中国历史上的各个王朝可谓各有特色,比如明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