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骆秉章是左宗棠的伯乐

Posted 太平军

篇首语:你若无书相伴,便没了长相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什么说骆秉章是左宗棠的伯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什么说骆秉章是左宗棠的伯乐

季我努学社 >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岳忠豪 >左宗棠因在太平天国时期筹划军务,决胜千里而声威远播、名声大噪,而在这时期左宗棠的崛起离不开一位官员的推心置腹,放手任用,这个人就是骆秉章。 骆秉章 >骆秉章(1793年-1867年),原名俊,37岁时才改名秉章,道光十二年(1832年)得中进士,并选为庶吉士、翰林院编修。骆起初也只是个普通文官,不过因做事干练,公正无私而仕途顺畅。后来在其稽查吏部银库任内,因银库亏空案,坐失察罪,褫职罚银,但道光知其“持正无私”,并未严惩。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外放湖北按察使,道光三十年(1850年)由贵州布政使升任湖南巡抚,开始了其波澜壮阔的疆臣的一生。1851年太平军起,骆秉章辅助调任湖南的湖广总督程矞采督办防务。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入湖南,骆秉章因早时未能严加预防而被革职留任。后太平军围攻长沙八十余日不能克,骆以功复职,复署湖南巡抚。在其任内,骆极力支持曾国藩办团练,并独具慧眼延聘左宗棠为幕僚,史称“广罗英俊之士,练勇助剿,军威渐振”。 曾国藩 >骆秉章最为人推颂的一点即能从大处着眼,放心任用人才。曾国藩曾亲率水师战靖港,不利。骆的属下请对曾上奏罢官,骆秉章一概拒绝,并称:“曾公谋国之忠,不可以一时胜败论也。”骆秉章察人之明,用人之贤集中体现在对于左宗棠的放手任用上。史称,骆秉章对左宗棠“推诚相与,军事一切专以相付”,左宗棠就说骆秉章对于自己,“所计画无不立从。一切公文,画诺而已,绝不检校。”左宗棠逞其才智,骆秉章“端拱无为”,共同保证了政治军事的顺利进展。时人有“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之语。潘祖荫则称:“楚军之得力,由于骆秉章之调度有方,实由于左宗棠之运筹决胜”。骆秉章与左宗棠在时人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可见一斑。 左宗棠 >但骆左二人亲密无间的合作引来了旁人的嫉恨,尤其是左宗棠虽有大才,但功名不高,兼有恃才傲物的气质。时任湖南永州镇总兵的樊夑与骆左二人久有嫌隙,于是阴图报复,向朝廷控告左宗棠于幕府之中操控一切,架空巡抚。但因军事僵持,人才难得,加之湘系势力及正直之士的力保,左宗棠才得以无恙,并在其后并步青云,出将入相。这一切与骆秉章的慧眼识英,推诚布公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清史稿》列传一百九十三《骆秉章传》 >2.郑峰:《骆秉章、左宗棠关系考论》,《求索》2007年第9期。 华 兴 春 秋 小编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郑成志 杨培超

相关参考

骆秉章是怎么死的? 清著名将领骆秉章简介

骆秉章是晚清时期著名将领,广东花县人,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并称“晚清八大名臣”。骆秉章生于公元1793年,去世于公元1866年,原名骆俊,字吁门,号儒斋,谥号文忠。乾隆五十八年,广东花县的一户人家喜得麟...

骆秉章是怎么死的? 清著名将领骆秉章简介

骆秉章是晚清时期著名将领,广东花县人,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并称“晚清八大名臣”。骆秉章生于公元1793年,去世于公元1866年,原名骆俊,字吁门,号儒斋,谥号文忠。乾隆五十八年,广东花县的一户人家喜得麟...

被人遗忘的晚清名臣骆秉章 为何世人会记不住他

作为晚清朝廷重要大员,广州花都人骆秉章官至一品,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并称“晚清八大名臣”。他大器晚成,为官清正廉明,心怀大爱、大义,举贤荐才,爱民如子。他生逢乱世,一生的荣辱升降,都与镇压太平军

骆秉章简介 骆秉章的主要成就及历史评价

同治六年(1867年)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公历12月12日),骆秉章因病死于任上。终年74岁。清政府赠太子太傅,入祀良祠,给谥号文忠。骆秉章逝世消息一传到民间,民众自发罢市缟素,丧车所过,哀音相随,连绵

历史如何评价骆秉章? 骆秉章生平简介

骆秉章(1793年—1866年),原名骆俊,字吁门,号儒斋,广东花县人。晚清湘军重要将领。骆秉章自少勤学,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选庶吉士,后被授为编修,迁移为江南道、四川道监察御史等职。因办事清正,深得朝廷信任。...

骆秉章有何作为? 太平天国的“另一个克星”骆秉章

...的命运遭际,都牵涉到一个历史人物——他就是清季名臣骆秉章。因而有了以下的文字:骆秉章,一个四十岁才求取功名的儒生,一个以文治武功成为清季戴双眼孔雀花翎,位极人臣的干吏;一个湘淮军之外,对太平天国威胁最...

太平天国的“另一个克星”骆秉章 骆秉章有何作为

河北电视台热播的历史正剧《豪门金枝》,其历史背景正好是太平天国为祸时的清季,地点是川南盐井的产地自贡(富井)。人物的传奇经历,一代儒商式的盐商的命运遭际,都牵涉到一个历史人物—&a

骆秉章生平简介

骆秉章(1793~1867年),原名俊,字吁门,号儒斋。生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原籍广东花县,在祖父骆国佑时迁至佛山,定居东华里。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骆秉章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翌

晚清八大名臣骆秉章简介

骆秉章(1793年—1866年),原名俊,以字行,改字籥门,号儒斋,广东花县人。 晚清湘军重要将领。骆秉章自少勤学,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选庶吉士,后被授为编修,迁移为江南道、四川道

骆秉章简介

骆秉章(1793-1867),广东花县人,原名俊,以字行,号儒斋。道光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后历任侍讲学士、御史、湖北按察使等职。1850年由贵州布政使升湖南巡抚。1852年固守长沙,太平军围攻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