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细菌战基地这样诞生
Posted 平房
篇首语:与理想平等交易,同喧嚣保持距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日军细菌战基地这样诞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日军细菌战基地这样诞生
日军731部队在二战期间犯下了滔天罪行,该部头目石井四郎中将却在战后逃脱了惩罚,将许多秘密带入坟墓。日本女作家青木富贵子以石井的笔记为线索,寻访了一批了解731部队内情的当事人,查阅了大量新解密的原始资料,在本书中详细剖析了日本细菌战计划的来龙去脉,并将美、苏、日争夺731部队“遗产”的内幕公之于众。 以“防疫”旗号为掩护 1935年,从欧洲游学归来的石井四郎还是二等军医正(中佐),3年后飞快地晋升为军医大佐。对于飞黄腾达的石井四郎,老家加茂村的村民们用“队长”、“阁下”来称呼他。在他们眼中,身着军装的石井光彩耀目,已不敢正面对视了。 二战结束后的1955年,石井四郎在为其教官清野谦次守灵的那天夜里,罕见地讲述了自己部队的情况: “政府业已确定要制定国家百年大计:保护将士健康,减少死亡率和患病率……在这种情况下,先是在陆军军医学校设立研究室,再在中国华南以中山大学为中心,由内而外逐步设立研究所,最终设立了324个研究所。结果是,传染病及传染致死率下降,日本大藏省十分欣喜,得出结论:如此情况,可以继续扩展下去。因此,我得以在哈尔滨建立了一个设施齐全的综合大学研究所,里面有电气火车,也有飞机,在那里非常投入地从事研究。” 所谓“在中国华南以中山大学为中心”设立研究所,就是指日本军队以武力占领华南的广东中山大学,在那里设立“华南派遣军”。同时,日军在北京设立了天坛中央防疫所;在占据南京中央医院后设置了防疫给水部。至于在哈尔滨附近平房(地名)设立的机构,原名为“东乡部队”,后对外改称“关东军防疫给水部”。 “石井机关”遍布中国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日战争的序幕。第二个月,上海派遣军的战斗部队发生食物中毒,不少士兵饮用了受霍乱菌污染的河水而死亡。石井四郎接到汇报后,立即给陆军部和参谋本部打报告,并四处游说对战斗部队提供净水的重要性。数天后,他便向上海派遣军运送了5台“石井式”滤水机和200名给水部队人员。不久,这种滤水机被正式批准为陆军的“卫生滤水机”。 很快,日军组成了18个“师团防疫给水部”,在各条战线前方从事防疫给水业务。这些部门,加上由平房派往北京(华北派遣军)、南京(华中派遣军)、广东(华南派遣军)和新加坡的防疫给水部及其分部,再加上该部队系统的总部——东京“防疫研究室”等,被统称为“石井机关”。 如果将这些部门总合起来,数量一定很庞大,也就是石井四郎所说的“324个研究所”吧? 做“国内不能做的事情” 需要指出的是,事实并非如石井四郎所说的那样,由于传染病及传染病死亡率下降,一个“巨大设施”才得以在平房建成。反而是颠倒过来——先是平房设施建成,而后由于卢沟桥事件爆发,各防疫给水部的数量才急剧增加了。 我们可以从石井四郎的讲话中看出他有一种嗜好,即:为了夸大传染病减少和传染病死亡率下降的业绩,不惜歪曲事实。然而,我们切不可因此疏忽了讲话中的另一个细节: “在这方面,日本陆军请求国内所有大学做的事情有两种:能做的事情和国内不能做的事情。对此,军队是经过多次会议才做出决定的,而且,对于国内不能做的事情要另外想方设法……去中国东北北方就能做了。陆军遂决定在那里设立研究所。” 石井四郎选择了远离日本国内、欧美各国根本关注不到的中国东北,在那里进行《日内瓦议定书》所禁止的细菌武器的研制,这让陆军部十分认同。日本陆军省认为,研究中国东北的地方病以及研制疫苗,是设想中的对苏联作战所不可或缺的。 不过,石井考虑的“国内不能做的事情”,其意思不仅限于这些。他主张,在国内伦理上不允许的事情,在中国东北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他就是凭借“国内不能做的事情”这等理由,才得以让军部同意在中国东北建立一个大型研究设施。 为了保守“国内不能做的事情”的秘密,平房设施内被隔离的特设牢房交给特别班管理,石井四郎的二哥刚男亲自指挥。为工程建设而征召来的加茂村民成了特别班成员,身穿白大褂,脚蹬长筒胶靴并佩带手枪,以非同一般的装束负责监视。 就这样,石井四郎口中的“设施齐全的综合研究所”,在中国东北的原野上诞生了。 (节选自《731——石井四郎及细菌战部队揭秘》,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未完待续)相关参考
“1941年11月4日5时许,敌机一架,于大雾弥漫中,在常德上空低飞,投下小麦、黄豆、棉絮及其它不明物体。7日后,第一例疑似鼠疫病例被发现……”在永川区档案局,珍藏着一份由永川籍细菌学家、中国科学院院
文|和佛赏花去位于哈尔滨平房区的侵华日军731部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武器研究、实验及制造基地。当时日军高层常说一句话"小小的哈尔滨,大大的平房"。这支只有2600名的部
七三一部队和一○○部队是侵华日军在东北建立的研究和培养致死致病毒菌,制造细菌和毒气武器的秘密部队。1933年,日本陆军省和参谋本部在哈尔滨东南拉滨线(拉法——哈尔滨)五常站附近的背荫河设立了细菌研究所
在全国的2000多个文博场馆之中,有一个极为罕见的展馆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这里曾经关押过美国、英国等六个国家的战俘。今年是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建立70周年。今年5月,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
侵华日军第731部队始建于1933年,以日本石井部队、东乡部队、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的名义从事人体实验、动物实验、生化武器研究生产等战争犯罪活动。1936年开始,日军在哈尔滨平房区建立细菌武器研究生产基地
日军七三一部队是日本军国主义最高统治者下令组建的细菌战秘密部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灭绝人性的细菌战研究中心。他们利用健康活人进行细菌战和毒气战等实验,与奥斯维辛集中营和南京大屠杀同样骇人听闻。七
自从日本鬼子占领了东三省之后,就进一步的想要开启他们蚕食中国的野心。在七七事变爆发之后,全民抗战大爆发,而日本鬼子也泯灭人性的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的罪行,大屠杀、细菌战、万人坑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血泪,也激发
侵华日军第731部队,是二战期间活动在我国东北的一支臭名昭著的细菌战秘密部队。1938年6月,关东军参谋部发布了《在平房附近设立特别军事地区的布告》。部队长石井四郎随即制定了开展细菌感染、冻伤、烫伤、
宁波各界举行提灯会,庆祝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时期,宁波经历了巨大的动荡。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使得宁波政局一度不稳。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宁波实施细菌战,造成宁波市中心死亡百余人。面对侵略,宁波人也进行了反
1944年4至12月日本侵略军为挽救东南亚地区日军孤立,摧毁美国在华空军基地,打通华北到华南以至印度支那的大陆交通线而发动的一次大规模战略进攻。1943年,为摧毁美国在中国大陆的空军基地,阻止美军对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