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近万青海健儿奔赴前线 过半捐躯沙场
Posted 健儿
篇首语:听闻少年二字,当与平庸相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抗战期间近万青海健儿奔赴前线 过半捐躯沙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抗战期间近万青海健儿奔赴前线 过半捐躯沙场
新华网西宁12月13日电(记者庞书纬)今年12月13日是中国第二个国家公祭日。专家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史料证实,青藏高原尽管距离前线较远,依旧以各种方式参与抗战。仅青海省在抗战期间,就有近万青年奔赴前线,其中超过一半捐躯沙场。 据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崔永红研究,1937年,一支8000多人的骑兵队伍在师长马彪率领下,从青海省会西宁出发,开赴陕西、河南、安徽等地。同年,国民政府正式颁令该师为“暂编骑兵第一师”。由于其人数为8000余人,其他抗日武装和老百姓称其为“骑八师”。 崔永红告诉记者,1939年8月,盘踞在河南淮阳的日军向南进犯。面对日军,“骑八师”与敌军殊死搏杀近一个月,在淮阳城三进三出,歼灭日寇800余人、伪军1000余人,在日寇使用毒气的情况下依旧坚守阵地。此战“骑八师”损失2000余人。 1943年到1944年,日寇再次进犯中原地区,期间曾进攻军事重镇阜阳。在阜阳保卫战中,“骑八师”与其他抗日武装配合,多次偷袭日伪军,歼敌近千人。战斗中,“骑八师”指挥部遭敌机轰炸,副师长卢广伟牺牲。 1944年,在贵阳失守、重庆一度危急的情况下,国民政府曾颁布知识青年志愿从军征集办法。至当年11月底,青海省共有近1200名青年入伍,其中学生占80%以上。后来,这支队伍被编入“青年远征军”第206师并参与了抗战后期多次战斗。 “八年抗战,近万名奔赴前线的青海健儿,超过一半捐躯沙场。直到现在,很多将士的坟冢都没有迁回家乡。”崔永红说。 青海地广人稀、物资匮乏,即使这样,这里的人们依旧全力支援前线。据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退休教授张得祖研究,仅从1938年底到1942年8月,青海全省就认购各种公债超过150万元,捐献羊皮超过10万张;从1942年到1945年,青海各界群众捐献军粮达60多万石。 “对上世纪20年代末刚刚建省的青海而言,抗战的最大遗产,是国家认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这也为上世纪50年代之后这一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和心理基础。”崔永红说。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抗战期间宋美龄去前线视察,差一点丢了命,她教给战士这样喊口号
说到宋美龄,大家也许想到的是她不平凡的身世,高高在上的身份,以及她的权贵。她嫁给了蒋介石,成了民国第一夫人,但是蒋介石看上的不仅仅是宋美龄美丽的外表,优雅的气质,显赫的家世,还有她的能力。蒋介石说过:
在青海积极准备抗日的过程中,“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正式开始,国民政府命令青海省代主席、八二军军长马步芳派兵出省参加抗战。马步芳先后派出了两个师的兵力,分别是暂编骑兵第一师和暂编骑兵第二师。第
在青海积极准备抗日的过程中,“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正式开始,国民政府命令青海省代主席、八二军军长马步芳派兵出省参加抗战。马步芳先后派出了两个师的兵力,分别是暂编骑兵第一师和暂编骑兵第二师。第
在抗战期间,我国的军事物资其实并不是十分的充足,因为当时我国并不是特别的富裕,因此很多时候都没有足够的钱财来采买装备。但是就像从电视剧里面看到的一样,我军的战士们凭借着实力,打败日军后,会从他们那得来
抗战时的湘军抗战期间,湖南军人理所当然地成为保卫国家最重要的力量。此外,湖南在大多数的时间都是最重要的抗战前线,湘军再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抗战时期的湘军包括如下方面:原湘军部队的抗战、中央军的湖南籍军...
文章为原创文章,作者:杨晓辰提到川军抗战史,我们很多人都会想起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中的滕县保卫战。无论是影视剧还是书籍,都描绘了滕县保卫战中,川军第122师3000余人血战并重创万余日军,最后122
秦琼,字叔宝,隋唐时期的一员大将,曾为李唐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他在战场上十分勇猛,每每都是奔赴前线,以一敌百,战马、长枪、铜锏,彪悍勇武的男人,鲜血染红的沙场,在他的身上我们感受到男人的血性,充满
岁月悠悠,沧桑巨变。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2周年,在此之际,回顾抗战时期被日寇疯狂轰炸的西宁古城,历历在目。沉思历史,总结教训,对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早日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梦想,
抗战时的湘军抗战期间,湖南军人理所当然地成为保卫国家最重要的力量。此外,湖南在大多数的时间都是最重要的抗战前线,湘军再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抗战时期的湘军包括如下方面:原湘军部队的抗战、中央军的湖南
抗战时的湘军抗战期间,湖南军人理所当然地成为保卫国家最重要的力量。此外,湖南在大多数的时间都是最重要的抗战前线,湘军再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抗战时期的湘军包括如下方面:原湘军部队的抗战、中央军的湖南籍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