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官客荫制为何能推行

Posted 佃客

篇首语: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品官客荫制为何能推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品官客荫制为何能推行

作者:季我努学社青年学会会员贺清令 东汉末年,战火纷飞,长期的战争导致大量的百姓流离失所,沦落为社会流民。许多流民为了生存,屈附于世家大族,这就直接导致国家户籍人口大幅度下降,进而影响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国家编户的减少,除了流民的主动投靠世家大族之外,地方豪强霸占户口,胁迫流民成为自己的私属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曹操像 >我们知道,三国两晋时期各个政权能够得以维系,与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的支持息息相关,诸如曹操非常倚赖许褚、李典等人,鲁肃和甘宁等人是孙权的心腹,这些人在朝中担任要职,同时在地方上的实力也非常雄厚,荫庇了大量的流民和亲戚。由于这些政权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所以统治者不可能采取一种目的性非常明显的措施去搜刮豪强的户口,反而在某些时候,为了得到他们的支持,更是要将大量的编户赐予这些人。 >鲁肃像 >荫客制之前所荫庇的群体包含亲属和客人两个性质不同的群体,西晋统一全国之后,晋武帝认识到荫客制给国家带来了严重危害,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将此前的荫客制作一些制度上的调整,主要是围绕荫庇客人而展开。 >根据规定,朝中官吏可以根据自己的官职品秩高低荫庇亲属,多者九族,低者三族。除了荫庇亲属之外,还可以荫庇一些租户佃客,这些租户佃客的主要来源于社会上的流民,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根据规定,六品以上官员可以荫庇衣食客二人,佃客三户,一二品可荫五十户佃客。这样规定之后,荫客制实际上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将荫客制合法化。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一二品秩的高官,也仅仅能荫佃客五十户,这就极大的限制了世家大族所能荫庇的总数,从而在保留荫客制和尊重世家大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将佃户收归国有,限制世家大族的实力。 >晋武帝像 西晋荫客制的实行出于现实的考虑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这种严格的数额规定对于世家大族而言是远远不够的。东汉末年以来,士家门阀已经开始出现,到西晋时期,虽然在制度上仍然维持着皇权政治,但是实际上门阀政治已经初具雏形。晋武帝推行荫客制,实际上是想加强中央集权,但是此时的皇权并不足以强大到进行大规模的政治清洗和权力结构的重建,所以才推行了品官荫客制这一折中的制度。但是结果并没有按照皇权阶层的构想按部就班,世家大族的顽固与韧性实际上超越了皇帝的预期,在双向的权力互动之下,并未决出高低,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在西晋末年和东晋初年门阀政治的大肆横行。

相关参考

唐朝的正三品官,属于绝顶级大佬,为何没有一品和二品

最近一段时间影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正在热播,在影视剧中,出现了各级官员的品级。唐朝的三品官似乎权力非常大,能够对各级将领们呼来喝去。在明清时期,正三品官并不算什么,最多就是一个副省级官员。但是,唐朝的

为何你已是三品官的面相

袁忠彻,明代著名的相士,父亲是明初相术大师袁珙。袁忠彻“幼传父术”,造诣不在父亲袁珙之下。据《明史·方伎》记载:袁忠彻年轻时,曾经跟随父亲一起去谒见燕王朱棣。朱棣设宴款待都督宋忠、都指挥谢贵、布政使张

年羹尧权倾朝野,为何却撼不动一名四品官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年羹尧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发生在康熙年间九子夺嫡的故事估计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最后的赢家是四阿哥,也就是我们说的雍正帝。而且历史上的雍正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所

明朝历史 如何分辨明朝的官阶

我想知道有关明朝的官阶如何分辨(例如说看到什么官位就能知道是几品官)还有明朝皇帝的儿子和藩王(例如楚昭王,明益定王...等)是几品官?是一品吗?希望解答的大大能给我确切"书籍"文献

隋朝历史 看隋唐为何能成古代经济空前繁荣的时期

管地不管人一开始隋朝沿用了北魏的租调制,规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以庸代役的制度开始部分推行,但是这个有年龄限制,50岁才可以纳绢代役,不到50岁的话,该服徭役你还得去。唐朝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

高中历史 英、法、美为何推行不干涉政策

英、法、美为何推行不干涉政策  从30年代的情况来看,如果英、法、美这些西方国家能够采取坚定的反法西斯立场,在当时完全有可能阻止德、日、意法西斯扩张政策的顺利推行,至少可以推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然

高中历史 英、法、美为何推行不干涉政策

英、法、美为何推行不干涉政策  从30年代的情况来看,如果英、法、美这些西方国家能够采取坚定的反法西斯立场,在当时完全有可能阻止德、日、意法西斯扩张政策的顺利推行,至少可以推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然

马援为何没能入选? 汉明帝评开国功臣“二十八宿”

刘秀做了东汉开国皇帝后,并没有像他的老祖宗刘邦那样“兔死狗烹”般的屠杀功臣,而是善始善终的对他们论功行赏,令其颐养天年,寿终正寝。刘秀死后,汉明帝刘庄继承了老爸的遗志,继续推行功臣优待政策,不仅从开国

马援为何没能入选? 汉明帝评开国功臣“二十八宿”

刘秀做了东汉开国皇帝后,并没有像他的老祖宗刘邦那样“兔死狗烹”般的屠杀功臣,而是善始善终的对他们论功行赏,令其颐养天年,寿终正寝。刘秀死后,汉明帝刘庄继承了老爸的遗志,继续推行功臣优待政策,不仅从开国

曹魏政权为何要推行屯田制

东汉末年以来连年的封建战争,给当时的社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曹操在《蒿里行》中写道“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便是最好的见证,描绘了当时社会凋敝的凄凉景象。《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