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徒一度成斗争的工具

Posted 特务

篇首语: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叛徒一度成斗争的工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叛徒一度成斗争的工具

胡风与他的夫人梅志(资料图) 关于对待历史上的“叛徒”问题,除了对革命者“政治道德”的气节大义的考量之外,如果是一个十分具体的指称,则应该对有关事实十分慎重,因为它涉及当事人的政治生命。在政治运动中,它可以是鞭笞和打击革命队伍中出现的真正叛徒的严厉道德武器,也可能滥用为政治斗争中的工具——这样一来,就混淆了是非,不免造成冤案。 试举例如下: “胡风反革命集团”中的“叛徒” 在揭发和批判“胡风集团”时,毛泽东曾根据舒芜提供的胡风等人的书信材料在“按语”中写道:“他们的基本队伍,或是帝国主义国民党的特务,或是托洛茨基分子,或是反动军官,或是共产党的叛徒,由这些人做骨干组成了一个暗藏在革命阵营的反革命派别,一个地下的独立王国。”这其中就有醒目的“共产党的叛徒”一条。然而,在被定性为所谓“胡风反革命集团”成员的2100多人中,能够被指为“叛徒”和“变节分子”的,大概只有绿原一人,因为他曾被定为“中美合作所”的“特务”和“变节分子”。但真实情况是绿原于1944年在后方译员训练班受训时,国民党曾要他去“中美合作所”工作,绿原从胡风处得知“中美合作所”是国民党特务戴笠控制的一个特务组织之后,根本就没有去;至于又说他是“变节分子”,则是根据绿原1940年在重庆被国民党逮捕过,并且供出了他于1939年在湖北恩施读高中时曾和几个同学办过壁报的情况。但当时的绿原只是一个中学生,并不是共产党员,因此他与“叛徒”、“变节分子”毫无联系。 “丁、陈反党小集团”中的丁玲 1955、1957年,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先后揪出了“丁、陈反党小集团”和“丁、冯反党集团”。丁——著名女作家丁玲,此前还是中宣部文艺处处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讲习所所长、《文艺报》主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陈——陈企霞,当时亦为《文艺报》主编;冯——冯雪峰,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报》主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 发生在1955年和1957年的这两个“反党集团”案件,主要由历史积怨和现实冲突的积聚所形成,是周扬为书记的中国作家协会党组错误划定的。当时丁玲的一个历史问题成了关键,即她曾于1933年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拘禁,至1936年离开南京辗转至陕北,后来指控者称其“自首叛变”——与“叛徒”丈夫冯达继续同居并生有一女、接受国民党每月100元的生活费、给国民党写有一份声明(大意是“因误会被捕,生活蒙受优待,未经什么审讯,以后出去后愿居家读书养母”),等等。这一结论制定后,当时颇有反对的声音,于是进行复查,最后中宣部复查小组将之改写为“变节性行为”,但当事人丁玲仍不同意。不久,“反右”运动爆发,重新拟定的结论是:“1933年丁玲被捕后,自首叛变,从南京回到陕北,是敌人派回来的。”显然,这一结论更加严重了。这一结论,毛泽东当然知道,而周扬当年那篇著名的文章《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也是经过毛泽东审阅修改的。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丁玲与毛泽东都是湖南老乡,丁玲还和毛泽东当年的妻子杨开慧是长沙周南女子中学的同学。丁玲成名后,热爱文学的毛泽东当然熟知她。1936年丁玲来到陕北,毛泽东和当时中共中央的领导人为她召开了欢迎会,此后两人经常交谈,毛泽东还为她写了《临江仙》的词作,其中有一句“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见本页左下角)。延安整风运动开始后,对干部进行了普遍审查,当时主持其事的康生首先对丁玲被捕的历史提出质疑,随即丁玲向毛泽东申诉,毛则让她向中共中央组织部(陈云、李富春)提请审查。最后,审查结论认为:“党内有些同志曾经传说过丁玲同志在被禁于南京的三年中曾经自首,但中央组织部直到今天未听到任何同志提出丁玲同志曾经自首的具体证明,也未见过丁玲同志发表过自首文字和屈服于国民党的文字,因此认为这种传说不能凭信。” 毛泽东也在这个结论上添写道:“因此,应该认为丁玲同志仍然是一个对党对革命忠实的共产党员。”问题是这个“应该认为”到了后来严酷的政治环境下,特别是毛泽东本人对“叛徒”的理解趋于僵硬之后,原来丁玲的这段历史问题,就已经不是毛所能接受的了。(周扬等人到后来也一直认为丁玲有“历史污点”。但在“文革”中,周扬也被打成了“叛徒”。事后,周扬回忆说:当时,他对所谓“说理”的批判还可以承受,最难接受的是硬让你承认是叛徒。他说:“我没被捕过,怎么会是叛徒!不承认就动手打人。”当时周扬的一双耳朵都被打聋了。) 因此,1955年“反胡风”和1957年“反右”运动之间的“丁、陈反党小集团”和“丁、冯反党集团”的案件,由于有了丁玲历史上的“自首”问题,就成为指控者非常方便的一个口实。这一“集团”的人数也不断增加——除丁、陈、冯三人之外,还有丁玲后来的丈夫陈明,以及李又然、艾青、罗烽、白朗、秦兆阳等。而毛泽东曾过目所有指控的材料,并提出重新公开发表和批判丁玲等在陕北时写下的《三八节有感》等文章,他还在“再批判”的“编者按”中改写和加写道:“丁玲在南京写过自首书,向蒋介石出卖了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她隐瞒起来,骗得了党的信任。” 丁玲获知这一切时,只能怅怅地发问:“难道他就一点也不了解我吗?”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死后,妻子竟被清军这样对待,沦为敛财工具

晚清时期,曾一度在南方大地上掀起滔天巨浪,将大清王朝逼入绝境的太平天国运动,由于天王洪秀全与东王杨秀清之间的权力斗争,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天京事变”。>在天京事变中,诸王之间互相攻讦,数万人无辜罹难,翼

东吴名将的儿子成叛徒将全家女人送别人

韩当,东吴三代元老,熟悉三国朋友或许有印象,他与程普、黄盖、祖茂是最早跟随孙坚的四位大将。在历史上,韩当是东吴精锐部队的主将,同时也是骑兵部队指挥官。他跟随孙氏三代君主,屡立战功,威名赫赫。但是,他的

东吴名将的儿子成叛徒将全家女人送别人

韩当,东吴三代元老,熟悉三国朋友或许有印象,他与程普、黄盖、祖茂是最早跟随孙坚的四位大将。在历史上,韩当是东吴精锐部队的主将,同时也是骑兵部队指挥官。他跟随孙氏三代君主,屡立战功,威名赫赫。但是,他的

这支军阀10万人没一个叛徒,机枪阵成日军噩梦,军长甚至刺刀上阵

自清政府灭亡后,北洋军阀分裂成好多派系,他们之间常年进行混战。即便到了抗战时期,国府政府并没有真正控制各个地方的派系军阀。这些不同的地方军阀占着自己的地盘,各自佣兵为政。1937年8月,日军策划了八一

同样是五虎将的后人,赵云的儿子英勇战死,张飞的儿子成了叛徒

中国古代素有“虎父无犬子”之说,意思是越牛逼的人物,生下的后代越是不凡,事实真的是这样嘛?本期我们便以三国时代大名鼎鼎的五虎将为例,看看他们的后代都是群什么人,是光耀门楣呢,还是让祖辈蒙羞。关羽:长子

轩辕剑之汉之云:暮云为焉逢背叛商睿被重伤?暮云怎么成叛徒的?

  最新预告中,商睿神秘兮兮的告诉暮云,他把焉逢请到骁月来做客了,暮云大惊,因为他已经知道了焉逢就是自己的亲哥哥朝云,但是他不明白焉逢为何要来骁月。  从商睿和焉逢的对话中,焉逢展现的样子似乎是和尧汉

元朝历史 从“生育工具”熬成太皇太后的传奇丑女

 从“生育工具”熬成太皇太后的传奇丑女  从西汉到满清,从吕后到慈禧,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42位太皇太后。能当上太皇太后的女人,决非人间凡品。但是,其中却掺杂着三个丑

如何成了皇帝 一度被当成缺心眼被贱卖的奴隶石勒

一个曾经吃不上大白饭穿不上完整衣服,还一度被当成缺心眼被贱卖的奴隶他的名字叫石勒绰号拼命三郎羯(jié)族人羯族从某种意义上说还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民族,因为它是只是当时匈奴族的一个分支(或部落)。相比

與宋江並肩作戰,一度成了皇帝

《水滸傳》中的九紋龍史進這個角色之所以家喻戶曉,並非因為他的武藝高強,而是因為他是書中出現的首位梁山好漢。不過,史進這個人物在小說當中卻高開低走,拜了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為師,武藝提高了不少,但敗家的臭

如何成了皇帝 一度被当成缺心眼被贱卖的奴隶石勒

一个曾经吃不上大白饭穿不上完整衣服,还一度被当成缺心眼被贱卖的奴隶他的名字叫石勒绰号拼命三郎羯(jié)族人羯族从某种意义上说还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民族,因为它是只是当时匈奴族的一个分支(或部落)。相比于黄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