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锦囊妙计被算到了诸葛亮头上 大乌龙

Posted 曹操 诸葛亮 锦囊妙计

篇首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操的锦囊妙计被算到了诸葛亮头上 大乌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曹操的锦囊妙计被算到了诸葛亮头上 大乌龙

2、死后多年依旧影响天下 第一谋士郭嘉

曹操的锦囊妙计被算到了诸葛亮头上 大乌龙

从公元215年到公元217年,当时江湖上三股最强势的军事集团首脑,曹操、刘备和孙权,都亲自上了战场厮杀。这是此前极少见的事情。此前,三个大佬虽然也经常性地统兵迎敌,但三个大佬同时出来开打,却很罕见。这是因为地缘政治变化的缘故。由于刘备拿下了西川,导致了天下形势倒转,刘备以西川为柄、荆州为刃,直逼曹操和孙权的心脏,让这俩大佬再也坐不住了。

最先坐不住的,是曹操。当时曹操生怕刘备养成气势,急忙去攻取汉中,临走时心想:我现在坐不住,孙权他肯定也坐不住,肯定是吓得夜夜连做噩梦。

我去抢汉中,孙权肯定也琢磨要在我身上切块肉,以抚慰他那颗受伤的心。他会切哪块肉呢?嗯,多半是合肥,合肥最肥……那我得给合肥的守兵,留下一个锦囊妙计。历史上,曹操首创锦囊妙计,结果被后人硬栽在诸葛亮身上。就是这样不尊重曹操的专利发明,实在是让人郁闷无语。于是曹操写了个锦囊妙计,让人给守在合肥的张辽、李典和乐进送去,然后就匆忙向汉中进军。果如曹操所料,这时候孙权也在琢磨:“不行啊,现在我江东太危险了,一定要在江北再建立块新的根据地,否则的话,关羽兵出荆州,刘备兵出蜀川,那我就死翘翘了。”在江北建立新的根据地,选择什么地方呢?合肥如何?就合肥了。

于是孙权亲自带队,统兵十万,来抢合肥。孙权这边有十万人,合肥的守兵,有多少呢?七千人!张辽、李典和乐进站在城楼上,看着城下黑压压的吴军,用颤抖的手打开了曹操送来的锦囊妙计。只见上面写着:如果孙权来了,由张辽和李典两人单独出去迎战,乐进率全体将士守在城里,不管张辽和李典的死活。当时李典一看这怪异的锦囊,顿时就脸上变色。这叫什么狗屁锦囊?居然是让他和张辽出去送死,还不让带士兵的。史书上说,城中众将一致认为这是曹操脑壳进水了。只有张辽,他拿着这锦囊琢磨好久,才突然醒过神来。他说:“我明白了,老板的意思,是说我们根本守不住合肥,实力相差悬殊啊。如果想等救兵,那更没指望。等救兵来了,合肥也归了孙权了。这唯一的办法,就是趁孙权刚刚来到的时候,让我们先冲出去跟孙权单挑,打他们个猝不及防。先把吴军的锐势压住,安定我们城里的军心,然后再在城里死守,估计就是这个意思。”

他说完了,大家却不做声。因为乐进害怕,而李典最讨厌张辽,不乐意理他。张辽急了,说:“成败在此一举,如果没人支持我的计划,那我就一个人杀出去。”到了这步,李典没办法了,就说:“好吧,我跟你一起出去。”当天夜里,张辽就宰了一头牛,然后堵在厨房门口:“士兵们听了,你们谁要想吃牛肉,就先过我这一关,不过我可要告诉你们,吃完了牛肉,你们可能就死定了,想吃不想吃?”是夜有八百人,宁死也要吃牛肉。吃完了牛肉,天已经亮了,张辽身披铠甲,带八百名食牛肉壮士杀出城来。他手持大铁戟,一马当先,冲入孙权的阵营,连杀了几十人,其中还有两名将领,然后冲入了孙权的阵营。八百壮士齐声呐喊:“张辽张辽,呜嗷呜嗷……”直冲到了孙权的大旗下。孙权刚刚起床,闻听吓坏了,急忙逃到一个坟包上,让卫兵们用铁戟保卫着他。张辽去大吼大叫:“孙权,你给老子滚出来,有种你跟老子单挑,看老子不打死你!”

孙权喃喃地道:“有没有这么野蛮呀,人家还没有刷牙呢。”这时候东吴兵将急忙赶来,将张辽团团围住。张辽转身,率几十名部下杀出,还有许多人困在里边,就一起喊叫:“张辽,你不管我们了吗?那未免太不像话了……”张辽又转身杀回来,带着八百壮士,就在孙权的阵营里横冲直撞。这八百人走到哪里,只见孙权的军队没命也似的飞逃,没人敢跟他们交手。从早晨直杀到中午,直到张辽说:“饿了,先回去吃饭……”率八百人返回城内,孙权的十万人马,这才长吁一声:“妈呀,这个张辽太野蛮了,差点没吓死我们。”只有孙权傻傻地站在坟包上,始终不敢下来。他想,让张辽来了这一手,只怕这个攻城,麻烦大了。

死后多年依旧影响天下 第一谋士郭嘉

三国,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无疑是最为波澜壮阔的一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说起智慧,我们很容易想起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想起先生那百拆百验、屡试不爽的锦囊妙计。曹操的身边也有一位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的谋士——郭嘉郭奉孝。郭嘉好比三国天空中的一颗流星,来也耀眼,去也匆匆。他光芒四射,算无遗策,成就了曹操的功业,也牵惹了曹操的感情。郭嘉38岁去世,曹操心疼得直呼“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直至赤壁兵败,还哭着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如此让曹操动情,郭嘉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呢?郭嘉不但明于识人,而且也深谙他所处的时代。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这是一个老板挑员工,员工也选老板的年代。你拥有自由,但你也要学会选择。郭嘉这样的聪明人,他才不会为了公司的煊赫声势,办公楼的高大敞亮和老板的翩翩风度,就轻易出卖自己的一生。他懂得选择,懂得狮子领导的羊终究会战胜羊领导的狮子。于是,避虚就实,舍袁绍而投曹操。结果,他当年的同事郭图、田丰等人,不是被活活冤死,就是充当了袁绍的炮灰,而郭奉孝却功成名就。这一走一留,一成一败间,不值得你我深思吗?

郭嘉看透了袁绍,也深识刘备和孙策,他的识人之明帮了曹操的大忙。刘备在荆州蠢蠢欲动,曹操想乘其羽翼未丰,一举拿下,又担心袁绍乘机偷袭,搞得自己“进不得战而退失所据”。战争就是赌博,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郭嘉的意思是:刘备人杰,不可不除;人心未附,千载良机;袁绍性迟而多疑,即便偷袭也一定出兵不速。结果,让曹操利用袁绍的性格弱点打了刘备一个措手不及。

对孙策的判断更让郭嘉大出其名。曹操和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胶着难分,江东的孙策却落井下石,想渡过长江,偷袭许都。消息传来,众人无不变色,而郭嘉却能揆情度理,神机妙算。在他看来,孙策新近才平定江东,为此杀了多少英雄豪杰啊!谁又没有几个亲近跟随,铁杆手下呢?而偏巧孙策又自恃武功,轻率无备,这样的人,虽有千军万马,却只需一个刺客就可以了结。结果,孙策尚未过江,就被许贡的门客刺死了。时机虽然过于凑巧,但孙策这样的人死于小人之手却是早晚的事情。

郭嘉的得意之作是对袁绍两个宝贝儿子袁谭、袁尚的处理。官渡大败,袁绍一蹶不振,忧愤而死。曹操则长驱直入,连战告捷。于是,诸将都想趁热打铁,一举荡平河北。在郭嘉看来,袁绍虽死,而子嗣甚众,其势仍大,然“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曹操听取了郭嘉的建议,缓攻河北,似乎证明他理解了郭嘉“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这一充满心理学奥妙的决策。以后的事实证明,此时的曹操实际上还是似懂非懂。

赤壁惨败之后,曹操忠实贯彻了郭嘉“缓之而后争心生”的策略。对于三家必争的荆州重地,尽管他处于近水楼台的有利地位,却始终谨守襄樊,不主动争取。相反,还故意把江陵这根骨头扔出去,逗引孙、刘两家争夺。正是曹操的缓势加深了孙、刘的罅隙,撕裂了两家的联盟,也终于打破了三角的平衡。谁曾想,狼烟铁血的背后还有一场心理大战!谁又曾想,已经死去多年的郭嘉仍旧影响着三国的战局,决定着天命的归属!可惜,天妒英才!

相关参考

曹操是用什么锦囊妙计打败孙权十万大军的

提起锦囊妙计,网友们想到的可能就是诸葛亮,其实三国之中,曹操也使用过锦囊妙计,而且还用得非常成功。用七千人吃掉了孙权的十万大军。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南征孙权不成,班师前只留张辽、李典、乐进

曹操什么妙计击退孙权十万大军

提起锦囊妙计,网友们想到的可能就是诸葛亮,其实三国之中,曹操也使用过锦囊妙计,而且还用得非常成功。用七千人吃掉了孙权的十万大军。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南征孙权不成,班师前只留张辽、李典、乐进

曹操如何凭一条锦囊妙计打败了孙权十万大军?

提起锦囊妙计,网友们想到的可能就是诸葛亮,其实三国之中,曹操也使用过锦囊妙计,而且还用得非常成功。用七千人吃掉了孙权的十万大军。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南征孙权不成,班师前只留张辽、李典、乐进与七千...

诸葛亮与曹操的微妙交情

史上最微妙的是什么?是人事。封建社会一些王朝集团斗来斗去,最后的战斗成果,都体现在人事上。人事又体现在关系上,要做人事,要从关系上做文章。关系此物,千奇百怪,无所不有,甚至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曹操和诸

曹操一生的巅峰之战,一个妙计就击败了10万大军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底,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遭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失败,伤亡过半。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又丢失了南方重镇江陵,这使得曹操的南进计划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在此背景下,曹操只能暂时放弃消灭刘

不是败于诸葛亮妙计?曹操赤壁惨败的真正原因

东汉末年一场瘟疫改变了历史进程,这就是曹操想要统一南方而发动的赤壁之战。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1万人迎战10万人,以少胜多,击败了北方最大的军阀集团,占据了北方大片土地。过了八年,北方

诸葛亮一手捏造了小乔与曹操的绯闻事件

曹操小乔绯闻: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此诗只是一种假设,东风终与周郎便,所以三国时期的大美女大乔小乔。并没有被曹操锁于铜雀台中。事实上,小乔与曹操素未谋面,也没有什么实际瓜葛,纯属莫须有的

曹操是如何打败孙权的十万大军的

提起锦囊妙计,网友们想到的可能就是诸葛亮,其实三国之中,曹操也使用过锦囊妙计,而且还用得非常成功。用七千人吃掉了孙权的十万大军。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南征孙权不成,班师前只留张辽、李典、乐进

解密:小乔与曹操的绯闻是诸葛亮一手策划的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此诗只是一种假设,东风终与周郎便,所以三国时期的大美女大乔小乔。并没有被曹操锁于铜雀台中。事实上,小乔与曹操素未谋面,也没有什么实际瓜葛,纯属莫须有的关系,而尽管如

揭秘诸葛亮的锦囊妙计为何只能用三次?

演义中的诸葛亮,智慧如同神人,简直所向披靡。从初出茅庐到五丈原病死,他屡出奇谋,其中更是三次使用锦囊妙计。第一次是在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件事上。当时刘备、诸葛亮趁曹操赤壁之战失利,大肆扩充地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