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为何拥护一个“扶不起的阿斗”王洪文

Posted 周恩来

篇首语: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周恩来为何拥护一个“扶不起的阿斗”王洪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周恩来为何拥护一个“扶不起的阿斗”王洪文

王洪文在“文革”中(资料图) 本文原载于 《历史学家茶座》 (进入杂志专题页面),原标题为“毛泽东让他们读古书” 汲黯和桓伊 1972年,姚文元传达毛泽东指示,让上海组织人标点一些古书,分送给有关的人看。其中有两篇是给周恩来看的,一篇是《史记·汲郑列传》,一篇是《晋书·桓伊传》。 在林彪折戟沉沙之后,毛泽东面临的头等大事,就是选择一个接班人。经过艰难的思索和反复的衡量,他终于选定了一个人:王洪文。选这个人有两重意义:第一,他是造反起家的,他接班意味着“文革”的成果得以保存,也象征着“文革”取得了伟大胜利;第二,他务过农、当过兵、做过工,工农兵一身而三任。用毛泽东的话说:“我们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什么不找一个姓‘工’的?” 其实,毛泽东心仪的人是张春桥。但他不敢选张,庐山会议使他明白,张和老干部、特别是军队老人势同水火,不能选。朱永嘉曾这样分析: 王洪文能力不行,选择他,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这个选择,对于毛泽东来讲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选这样一个人,可以缓冲一下张春桥跟老人们的矛盾,因为这个矛盾已经是很难挽回了。毛泽东跟林彪讲过,让小张上来接我们的班,这一下就把张放在火上烤了。(《“文革”上海写作组的那些事儿》,《南风窗》2010年第8期) 让王洪文接班,最受委屈的莫过于周恩来。八届十一中全会,周恩来告诉陈毅要让林彪接班,陈毅吃惊地说:“怎么是他呢?应该是你嘛!”不管怎么说,林彪还是位开国元帅,如今要周恩来侍奉一位“儿童团”,其荒诞不经,无以言表。我们还是读读《汲郑列传》: 始(汲)黯列为九卿,而公孙弘、张汤为小吏。及弘、汤稍益贵,与黯同位。……已而弘至丞相,封为侯;汤至御史大夫;故黯时丞相史皆与黯同列,或尊用过之。黯褊心,不能无少望,见上,前言曰:“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上默然。有间黯罢,上曰:“人果不可以无学,观黯之言也日益甚。” 汲黯很早就位列九卿,是元老级人物。他崇尚黄老,淡于功名。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眼看着夤缘攀附的市井小人,甚至自己的府吏,一个个爬到自己头上,也忍不住心中的怨望。他理解不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积薪式的用人方式。汉武帝敬重汲黯,但也不免讥笑他不学无术。 周恩来何等聪明,他可不是汲黯。王洪文接班,他带头表态拥护,并利用各种场合做党政军内老同志的说服工作,为此甚至不惜和许世友当面争辩(1973年8月23日周在中央和各地党政军负责人会议上的讲话)。 十大会上王洪文正式接班,十大的之前和之后,政治局两次开会批判周恩来。批判是否和接班有关,不敢妄测,但王副主席积极参加甚至主持过批判会,却是不争的事实。批判会是那样的惊心动魄,平时对周礼敬有加的人,此时相遇亦形同陌路。周恩来身心交瘁,甚至已做好下台的准备。不料,毛泽东一席话,把一场暴风骤雨化作了风和日丽,而且把事情推到了“不好惹”的“小将”身上。经历了这场生死磨难,周恩来倒真该看看《汲郑列传》的结语: 太史公曰:“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郑亦云,悲夫! 其实,君王和宰相牴牾,历史上时有发生。东晋的孝武帝和谢安,便是一例。本来,谢安指挥儿子谢玄,淝水一战击败强敌苻坚,稳定了东晋的形势,武帝甚为倚重。后来因小人离间,君臣误会,国家岌岌可危。大将桓伊用一曲筝笛合奏,化解了君臣的心结。《晋书·桓伊传》载: 奴既吹笛,(桓)伊便抚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 桓伊的歌声慷慨激越、悲壮苍凉,直唱得谢安“泣下沾衿”,武帝“甚有愧色”。毛泽东让周恩来读《桓伊传》,用心良苦呵!

相关参考

刘备明明有好几个儿子,为何偏偏要让“扶不起的阿斗”继承皇位?

刘备明明有好几个儿子,为何偏偏要让“扶不起的阿斗”继承皇位?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刘备,蜀汉开国皇帝,堪称一代枭雄。刘备出身于农民身份,却能凭着自己的本事能力坐上皇帝之位,建立蜀汉政权,

扶不起的阿斗

导读:从我们现今掌握的资料来看,刘后主并非是昏庸之君,也不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刘禅就任蜀汉皇帝共计41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君主。其中,诸葛亮辅佐刘禅11年,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还在贤臣的辅助

都说扶不起的阿斗,刘禅为何能维持蜀汉29年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禅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刘禅继位之时,身边也就剩诸葛亮辅助了,魏延一死就更是蜀中无大将,纵使诸葛亮有神仙之能,还是丢掉了大好江山,被人们称为阿斗。蜀汉灭亡后,刘禅移居

扶不起的阿斗

  邓艾灭了蜀汉以后,后主刘禅还留在成都。到了钟会、姜维发动兵变,司马昭觉得让后主留在成都总不大妥当,就派他的心腹贾充把刘禅接到洛阳。  刘禅本来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全靠诸葛亮掌管着

为什么说刘禅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扶不起的阿斗这句俗语是今天的人们用来指那些平庸无能之辈的,凡是被冠上了这样一个名号之人,便是平庸的化身、无能的代名词。追溯这句俗语的根源,还得从三国时期的阿斗说起,因为阿斗就是指当时蜀国的国君、刘备之

扶不起的阿斗其实是三国最优秀的皇帝

  天下第一大冤人——扶不起的阿斗  纵观历史,刘禅就任蜀汉皇帝共计41年,是三国时期所有帝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其中,诸葛亮辅佐刘禅11年,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还在贤臣的辅

灭于“扶不起的阿斗”

>  去世后,由他的宝贝儿子继承蜀汉皇位,刘禅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辅佐他,说了许许多多语重心长的话,没能把他雕琢成才,只是让自己的前后《出师表》出名传世了。刘禅糊里糊涂,什么事哼哼哈哈,没有主见,诸葛

"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拥有中等智慧,并非“扶不起”

"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拥有中等智慧,并非“扶不起”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诸葛亮等贤臣相继

108 扶不起的阿斗

邓艾灭了蜀汉以后,后主刘禅还留在成都。到了钟会、姜维发动兵变,司马昭觉得让后主留在成都总不大妥当,就派他的心腹贾充把刘禅接到洛阳。刘禅本来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全靠诸葛亮掌管着军政大事

并非“扶不起的阿斗”

一提起刘备的儿子刘禅,人们首先就会想到“扶不起的阿斗”。然而,阿斗真的是扶不起吗?作为三国中最弱的一方,刘禅能领导蜀国41年,且得善终,他难道就没有贤能之处吗?其实不然。刘禅初继位之初,诸葛亮才能远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