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骗子骗走警官半生积蓄

Posted 警官

篇首语:人起心发,树起根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骗子骗走警官半生积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骗子骗走警官半生积蓄

王国桢是湖北人,早年来到上海,一向在淞沪警察厅担任“勤务督察员”,是个老资格的警察了。大概是一时买不起住房吧,只能与妻子冯女士在闸北天保里——今天的热河路上,向一个二房东租了房子居住。 这一天,忽然有个衣冠楚楚的中年人,找到冯女士,面露惊慌之状,说:“今天上午,王先生因为私通革命党案发,已经被徐厅长拘禁了好一阵了,而且即将被押解到军法署审讯处置。他悄悄地叫我捎信给你,让你赶快进城,有紧要事情当面嘱咐。” 时值民国之初,自从孙中山、黄兴等领导的“二次革命”失败,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就像清廷一样在全国范围内通缉革命党人。有了这样一个历史背景,冯女士哪里还有半点疑心,顿时又是鼻涕又是眼泪,几乎想也没想,就悲悲戚戚、匆匆忙忙地跟着来人走了。 谁知刚刚将冯女士送上电车,那中年人又慌慌张张地返回了天保里,再次来到王国桢的寓所前,对二房东说:“王先生的房间里有大皮箱一只,内藏手枪两支,他命令我转移到别处,以免被搜出后成为罪证。”以转租房屋为生的二房东之前已听清了王督察员的“案由”,又亲眼看到此人刚刚陪着王太太离去,哪里还有半点怀疑——再说,倘若在自己出租的房屋中搜出了枪支,自己也难免要受点牵连,因此,顺顺当当地让来人找到了箱子,眼睁睁地看着他从从容容地雇了车,装载而去。 很快,当王国桢发觉上当受骗、带着妻子火速赶回来时,骗子早已离去,接着虽有一系列的补救措施,如报警、立案、缉查等,均已于事无补——骗子早已杳如黄鹤了。可怜王督察员的半生积蓄都在那只大箱子里,据说总计价值约有上千块银元呢——摆在今天,该有数十上百万元了! 十里洋场骗子多多,本来是不足为怪的;然而,这个骗子竟然把目标瞄准专门缉拿骗子的警官,并且如此轻易得手,又顺利地逃脱,怎能不成为民国初年上海滩上的一大奇闻呢!

相关参考

他是三国第一智者竟然被认为是骗子祖师爷?

大家好,今为大家讲述一位三国人物——司马微。不少三国迷认为司马微就是骗子祖师爷,只因司马微说了一句: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而刘备皆得为何还不能安天下,成为被后人认为是骗子祖师爷,贻笑千年。那么事实

历史秘闻 这个日军将领自称洪秀全的后人,还把洪氏先祖的画像骗走了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清末声势最浩大的一次农民起义,曾给清廷带来了莫大的冲击,然而物极必反,坐拥半壁江山、形势一片大好的起义军,却沉迷享乐不思进取,结果给了曾国藩等人充分的调兵遣将的机会,再加上不可收拾的内

他是三国第一智者竟然被认为是骗子祖师爷?

...述一位三国人物——司马微。不少三国迷认为司马微就是骗子祖师爷,只因司马微说了一句: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而刘备皆得为何还不能安天下,成为被后人认为是骗子祖师爷,贻笑千年。那么事实真如此吗?让我们重...

历史人物 盘点三国时期三大神秘人,一人曾骗走曹操兵马

《三国演义》中有不少奇人奇事,其中就有三大神秘人,一位骗走曹操三千兵马失踪了,一位被张飞揍一顿消失了,一位整死董卓和吕布蒸发了。这三位神秘人都是谁?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徐庶。《三国演义》中刘备的谋士,

清朝历史 被俄国人骗走几百里领土

平时在生活中不觉得地理有多么重要,似乎也没有很多地方会用到地理知识。但是地理真的就不重要吗?绝对不是的!有一件事可以告诉我们,学好地理有多么的重要。这件事发生在晚清时候。晚清的人虽然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

西班牙内战中,苏联骗走了西班牙多少黄金

文/寂寞的红酒1941年6月22日,德国纠集意大利、罗马尼亚等多个国家,出动550万军队全面闪击苏联。在德国主导的联军中,有一支非常特别的部队。这支部队属於志愿军,来自西班牙,他们穿着德军制服,拿着德

张宗昌获不少赏赐 溥仪为复辟被骗走大量财物

“末代皇帝溥仪的人生脉络众所周知,但诸多细节却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溥仪生前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哪些故事更接近历史真相?晚清研究专家贾英华历时三十年采访三百多位溥仪身边人,挖掘溥仪一生人所罕知的

张宗昌获不少赏赐 溥仪为复辟被骗走大量财物

“末代皇帝溥仪的人生脉络众所周知,但诸多细节却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溥仪生前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哪些故事更接近历史真相?晚清研究专家贾英华历时三十年采访三百多位溥仪身边人,挖掘溥仪一生人所罕知的

溥仪为复辟被骗走大量财物,张宗昌获不少赏赐

末代皇帝溥仪的人生脉络众所周知,但诸多细节却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溥仪生前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哪些故事更接近历史真相?晚清研究专家贾英华历时三十年采访三百多位溥仪身边人,挖掘溥仪一生人所罕知的背

春秋战国 周桓王骗走郑庄公四块土地

黑肩对周桓王说:“我们周王室在骊山之变后,从镐京东迁到洛邑,这都是晋国与郑国的功劳。应该对郑国以礼相待,这样以后其他诸侯国才会来朝见。现在您这样的态度,我看郑国以后不会再来了。”但是周桓王显然不明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