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对越作战在即 许世友却为何每日沉迷打猎

Posted 许世友

篇首语:说到底,还是“信仰使人快乐”!注意!并非道德使人快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1978年对越作战在即 许世友却为何每日沉迷打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78年对越作战在即 许世友却为何每日沉迷打猎

核心提示:1978年底,作为对越作战的东线指挥,许世友到达南宁。大战就要开始了,谁知他每日却都要出去打猎,大有痴迷的意味。 许世友 资料图 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一点资讯·陈冠任,原题:对越还击大战在即,许世友为何还要去打猎? >1978年底,作为对越作战的东线指挥,许世友到达南宁。大战就要开始了,谁知他每日却都要出去打猎,大有痴迷的意味。 >打猎,是许世友多少年以来的一个习惯。 >许世友打猎是在军内外出了大名的。他打猎很有讲究,不同的猎物,用不同的猎枪。他一共有三支猎枪。这些枪,平时由他的保卫干事保管、擦拭,但是,每个月,许世友都要亲自检查,不仅检查子弹、枪械,就连枪套都要检查,毫不放过。 >这一次来南宁,他特地吩咐保卫干事把这三杆猎枪带来了。 >大战就要开始了,许世友竟然还有闲情逸致去打猎? >其实不是他犯浑了。 >他是以打猎为掩护,去察看地形,检查各地的战备情况。 >为什么要以打猎为掩护? >他主要是怕有奸细。 >每一日,他带着一些工作人员以打猎为掩护,去各地勘察地形、道路,检查桥梁、水库、河坝。不过,偶尔也放几枪,打几个猎物下酒。 >一次,许世友去检查水库。 >可是,检查完水库的情况,要离开时已是下午4点多钟了。许世友还没有忘记打猎之事,说:“今日一枪没开,一只鸟也没打,在哪里打几枪?” >车队走了没多远,他听见树林中有鸟叫,说:“我们下车。” >大家下了车,秘书对保卫干事说:“你去打几只吧。” 正说话间,“乒!”枪响了,天空中有两只鸟像断线的风筝一样,掉落下来。大家一看许世友手里端着枪。 大家说:“打得好!” 猎物已到手,许世友一挥手,众人上车,从原路返回住处。2月16日,许世友对保卫干事说:“把猎枪收起来!”第二日,对越反击战就打响了。

相关参考

对越作战前紧急装备的一种武器,作用巨大,先前为什么撤装

1979年对越自卫还作、保卫边疆作战前,我军对参战各部队的人员、武器进行了紧急的调整。人员方面,按计划参战的各陆军乙种师纷纷进行扩编,补充了大量的新兵(正值冬季征兵);武器方面则是换装回一批老式武器。

越南历史教课书

为什么越南战争没有出现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十年对越战争,中国军人虽然胜利了但是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至于政府没有吧=把一段历史写进教科书我发表一下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第一:这次作战使我们进入他国作战,虽然

曹植晚年为何每日沉迷饮酒

曹植是个有才华的人,三国志里说他:年十岁馀,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柰何倩人?时铜爵台新城,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

对越自卫反击战,上将许世友下达《十杀令》

题记:在回顾1979年中越自卫还击战的过程当中,人们听了很多亲历者对战争的感受,而其中很多人都提到了一个《十杀令》,让他们心头一震。所谓《十杀令》,其实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线指挥官许世友,在战前颁布的

邓小平为何决定打对越自卫反击战

李光耀与邓小平(资料图)本文原载于《看世界》2009年第3期,原题为“邓小平决策对越自卫反击战内情”,作者:李光耀一次难忘的会面同中国副总理邓小平会面是一次难忘的经历。1978年11月,这位高龄74岁

邓小平为何决定打对越自卫反击战

同中国副总理邓小平会面是一次难忘的经历。1978年11月的一天,这位高龄74岁,矮小精悍、敏捷硬朗,不到5英尺高的长者,身穿米色毛装,从巴耶利巴机场的一架波音707客机上走下来。当天下午,我们在内阁会

对越反击战时解放军做到摧枯拉朽的秘密在这里

原题:装备差距导致火力屠杀,对越反击战中我军摧枯拉朽的秘密在这里作者:毅品文团队刘伯瘟,无授权禁转!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时,越南由于自身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基础薄弱,没有什么自主研制武器装备的能

中越战争, 我军撤离后, 黎笋视察谅山, 为何良久不语?

1979年,中国开始了对越的自卫反击战,我国分不同的线路进行反击,许世友为东线的最高将领,在他的指挥下,连续的获得胜利,战线不断向前推进,速度十分迅速。仅仅几天的时间,东线军队顺利到达重要的军事重地谅

陆军司令李作成对越自卫反击战作战纪实

79年自卫反击战后,广西军区独立师3团8连(李作成连)被中央军委授予“尖刀英雄连”光荣称号,连长李作成荣立一等功。8连在战斗中打的顽强,打的英勇,具体作战如下:   &n

空中侦察 对越作战中国空军的特殊战斗

1979年以来,空军为完成总部赋予的作战侦察任务,动用了所有专业侦察航空兵部队,使用了现有全部的侦察手段,在广西、云南长达1000余公里的地段上的作战重要地区多次实施了航空侦察,有力地配合了地面部队的作战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