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强迫富人援助穷人

Posted 穷人

篇首语: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北魏强迫富人援助穷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北魏强迫富人援助穷人

古人向往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翻开了新的篇章。那么,在我国古代,又有哪些社会保障措施呢? 为了救济社会的弱势群体,例如鳏(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少而无父)、独(老而无子),古代的官方和民间都付出了很多努力,采取了种种措施。秦代,救助弱势群体就是一种法律义务,由里典、伍老这样的社区基层干部具体负责,他们要如实申报自己辖区内的年迈、残疾、病弱等应当减免赋税和劳役的人口。申报不实的,要处以不同的刑罚,例如剃光胡子和鬓毛(“耐刑”),但准许以钱来赎买刑罚;或者罚两副铠甲。 此后,由于佛教的传入,在宗教氛围浓厚的环境下,从国家领导人到达官显贵、富商巨贾、社会名流都热衷慈善活动。例如,北魏的孝文帝也建立了相应的机构。有意思的是,当时的北魏还出台过强迫富人帮助穷人的政策,地方官为了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要让当地的富人和穷人相互帮助,如果你的家里有多余的耕牛,要大方地借给穷人用。不想借的话,那你们家的人这辈子都甭想当官了。 到了宋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福利机构——养济院建立起来,用来收留体弱多病的人以及难民、乞丐等。到了明代,穷苦人出身的太祖朱元璋很关心民间疾苦,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他下令在全国各地建立救助机构,将年迈的鳏夫、寡妇、没有子女的老人、失去父母的孤儿、残疾人和身患重病、不能自救的人收容进去,加以救助。而且,法律明确规定:对于这些贫困又没有依靠的弱势群体,地方官应该救济而不救济,“杖六十”;克扣救济贫苦户的衣服和粮食,按照监守自盗论处。朱元璋是贪官的噩梦,但对于老百姓来说,他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除了养济院这种综合性的社会福利机构之外,古代还有很多专门的救助机构,总结一下的话,有以下几种: 第一,孤儿院。古代的孤儿院叫慈幼局、育婴堂。雍正皇帝就亲自为北京广渠门内的育婴堂做过批示,要求加强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号召官员和老百姓积极捐款,参与慈善活动,并将这所育婴堂树立为典型、模范孤儿院,经验向全国推广;同时强调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重视和做好收养弃婴的工作,绝不能让祖国的花朵、明天的太阳横死在臭水沟里。 第二,公益诊所。没钱看病是老百姓最大的心结,穷人得病,只有躺着等死的份了。在宋代的时候,公益医疗机构开始兴起。当时的江东提刑司拿出财政盈余一百万钱,创办了一个济民药局,制作了老百姓常用药五十种,用来救济穷困百姓;浙西提刑司则在苏州买了三十五间房子,开办济民药局,主要是治疗和预防春天多发的瘟疫。 第三,助学机构。在古代,努力学习,考取功名,光耀门楣,治国平天下,是人们孜孜不倦的追求。所以,古代的官办和民办助学机构非常发达。政府有学田、膏火田,收入用来资助在校生的生活费;民间则有义学、贡士庄、希贤庄、青云庄,也是以田产收入来资助平民子弟,希望他们能金榜题名、平步青云。 第四,公益丧葬机构。宋朝的时候,政府建立了公益性质的丧葬机构,叫“漏泽园”。为什么叫“漏泽园”呢?意思是说,皇恩浩荡,普泽众生,可以一直渗透到黄泉地府,老百姓的生老病死,政府都会照料。此外还有民间的义冢、义阡,为那些客死异乡或者因为生活穷困,丧葬费都负担不起的人处理身后事。 第五,失业互助机构。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同行的失业互助机构开始兴起。例如,清朝时在广东做买卖的江西人就在佛山建立了一个江西义庄,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救助机构,对于客居广东的江西商人,有病的帮助治病,关门倒闭的发给最低生活保障,无以为生的人给盘缠,打发回老家,客死异乡的人可以埋到义冢里,如果想回老家安葬的话,还给死者亲属丧葬费和运棺费。 第六,公职人员退休制度。我国古代的公职人员退休制度从周代就建立了,当时规定的退休年龄比现在高得多,七十岁。人生七十古来稀,当时的人平均寿命短,估计能活到七十的人不多,算是一种变相的领导干部终身制吧。不过,如果你有幸活到了七十岁,还是可以享受退休待遇的。汉代的时候,退休的官员可以得到一大笔退休金,退休之后的工资是在职工资的三分之一。到了唐代,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拿到原工资50%的退休工资,甚至经皇帝特批,可以拿全薪。五品以下的官员怎么办呢?政府给一块田,靠田租养老。 第七,用来平抑物价的常平仓制度。所谓的常平仓,主要是用来积蓄粮食的,遇到灾荒,粮价上涨,就把常平仓里的粮食投入市场,调节粮价。这种国家粮库早在汉代就建立了,粮食的来源有富人的捐献,有按照土地单位征收的,还有从漕粮中抽取的,或者拿出候补官员的名额,让大家出粮买当官的资格,所得纳入国家粮库。 《法律的故事——中国人的法律智慧》刘峰 著

相关参考

北魏富人帮穷人 北周女禁施粉

国有国策,大凡国策的制定,都必将影响国计民生。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奇特的“特殊政策”,如今看来,相当雷人。1、西汉商人不许穿丝乘车,东汉官员贪污得父子连坐汉朝初年,天下乱后方定

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的区别是什么

最大的区别是:时间。穷人干什么都没时间,富人干什么都有时间。所以富人又叫有闲阶级。举个例子来说吧!你从深圳到北京旅游,穷人可能考虑做火车或动车,但是富人直接做飞机。这样算下来,穷人可能节省了几百块,但

在没有棉被的时候,古代富人与穷人分别是如何过冬的

在没有棉被或蚕丝被之前,古代的富人和穷人都会用一些保暖的东西度过寒冬。睡觉时,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只会盖“寝衣”就寝。要详细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是先来捋一捋棉花的历史吧。我国最开始是没有棉花的。棉

中国在封建社会中,穷人娶不起老婆,该如何传宗接代

中国在封建社会中,穷人娶不起老婆,该如何传宗接代?其实不管生活在什么时候,都有穷人和富人之分,在古代也是如此,有很多的达官富人能够娶到三妻四妾,而那些穷苦的老百姓,甚至很可能连媳妇都娶不到。因此也有很

俗话说“没钱少管三件事,人穷莫说三句话”,古人的观点你赞同吗

俗话说得好,“没钱少管三件事,人穷莫说三句话”,生活中总是会有穷人和富人,这两者是永远都不会消失的,有富人就会有穷人,这是个千古不变的定律,这两者之间的对比是永远存在的。两者可以说是相对立的,当然,这

古代晋朝时期那些富人之间的无聊争斗

...鼓励大家奢侈浪费。但是很少并不等于没有,西晋武帝和北魏孝明帝这两个时期便是着名的两个例外。西晋武帝时石崇和王恺两个活宝的斗富可

古代晋朝时期那些富人之间的无聊争斗

...鼓励大家奢侈浪费。但是很少并不等于没有,西晋武帝和北魏孝明帝这两个时期便是着名的两个例外。西晋武帝时石崇和王恺两个活宝的斗富可

传统日式住宅简介

古代和中世纪日本(公元1185-1606年)的传统房屋是该国对世界建筑做出的最独特的贡献之一。虽然富人和有权势的人可能住在城堡和别墅里,而穷人住在乡村的乡间别墅或狭窄的郊区,但中间有大量中世纪的日本人

文秀与溥仪离婚后真的没有再嫁人吗

在我国古代的社会当中,贫富差距是非常大的。富的人富的流油,每天都能铺张浪费。穷的人是一毛不拔,每天都为填饱肚子奔波。正所谓富不过三代,对于富人来说可能也就是这样了。但是对于穷人来说可能想都不敢想。众所

晚清土豪是这样结婚 比电视中演的排场还大

电视剧中晚清的大户人家娶亲嫁女都排场好大,我们常常怀疑这是真的吗,在那个积贫积弱的社会里还有这等富豪?其实在贫穷的社会里往往贫富差距也越大,穷人越穷,富人越富。晚清时候那些王公贵族达官显贵们铺张浪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