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干们不愿涉足两主席间矛盾
Posted 周恩来
篇首语: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家国未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高干们不愿涉足两主席间矛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干们不愿涉足两主席间矛盾
毛泽东和刘少奇等人在天安门城楼(资料图) 本文摘自《革命年代》 ,高华著,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1966年5月,“彭罗陆杨”倒台后,高级干部在惊吓之余同时又缓了一口气,他们为党中央挖出了“睡在我们身边的赫鲁晓夫”而感到庆幸,却再也不敢往下想了。进入6月,各省纷纷揭露出“三家村”一类的代表人物,大多是省委宣传部部长,文化、教育厅长,匡亚明、李达等都是在这期间被所在的江苏、湖北省委“挖”出来的。 下一步的目标是谁呢?或曰:反修防修,深挖修根?只是毛泽东从不喜欢无的放矢,反修防修须有目标,无此具体目标,一切大轰大嗡皆流于形式,现在毛泽东到了下最后决心的关键时刻:是否赶刘少奇下台? 1970年,毛泽东对斯诺说,在1965年1月制定《二十三条》时,他已决定,刘少奇必须下台。(斯诺:《漫长的革命》,农村读物出版社1989年6月版,第12页。) 但这是事后所言,无从证明1965年1月至1966年8月他在这个问题上思路变化的过程。事实是,1965年1月,在刘少奇向他检讨后,他似乎宽谅了他,尽管可以看到的线索是毛泽东在为倒刘做精心的准备。可是毛泽东的思路又是何等的复杂多变,在做出决定后,肯定、否定、再肯定,符合他的一贯风格,(参见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四),第1849页。)这也是为何他会独自一人长久陷入思考的原因。 毛泽东的隐蔽的世界,他的同志们很难猜度,只有极个别的人才多少有些领悟参见周恩来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结束会上的讲话记录,(1971年6月18日,引自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四),第1832—1833页。)但他们都不愿也不敢在这微妙敏感的时刻去影响他的决定。毛泽东的那些高级同事们虽然知道一年来毛泽东对刘少奇的不满,然而十余年前高岗反刘少奇的下场给他们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他们谨言慎行,谁也不愿涉足两个主席间的矛盾。林彪在他的读书杂记中告诫自己,勿忘“古策”—“主先臣后,切勿臣先抢先”,也就是决不先出头,“毛主席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引自于冯建辉:《林彪与个人崇拜》,载《炎黄春秋》1999年第10期,总第91期,第39、36页。) 康生在这类问题上也是“九段高手”,几十年来一直对刘少奇毕恭毕敬,60年代初,还主动请缨,要为刘少奇编选集,即使在他个人大出风头的5月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康生也顾忌良深,他在大力歌颂毛泽东的同时,也不忘检讨自己在历史上犯下的反对刘少奇的错误。长期在中枢行走的陈伯达,一直在两个主席间走钢丝,生怕稍有闪失,就会坠入万丈深渊。相关参考
核心提示:1958年12月29日,朱德提笔给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写了一封信,言辞恳切地要“小平同志转书记处同志们:我提议刘少奇同志作为国家主席候选人更为适当......至于我的工作,历来听党的安排,
此人是许世友最看重的一员猛将,毛主席想调走他,许世友不愿放人
上个世纪战争年代的诸多英勇人士,在被授予开国将军的时候都得到了相应的军衔,在众多的开国将帅中,许世友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虎将。能成为许世友麾下的一员战士也是非常幸运,在这样一位厉害的将军旗下自然少不了勇猛
历史秘闻 此人是许世友最看重的一员猛将,毛主席想调走他,许世友不愿放人
上个世纪战争年代的诸多英勇人士,在被授予开国将军的时候都得到了相应的军衔,在众多的开国将帅中,许世友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虎将。能成为许世友麾下的一员战士也是非常幸运,在这样一位厉害的将军旗下自然少不了勇猛
公元1735年,雍正逝世,乾隆即位,这年他24岁,正年富力强。不过,雍正临终嘱托里,特别交代:“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终不渝,将来二臣着配享太庙
1976年是中国最悲痛的一年,在9个月时间内,党和国家三位最高领导人周恩来、朱德,毛泽东先后去世。其中,毛泽东和周恩来去世前,就已重病多年,身体一直不好;而最年长的朱德却是三人中是身体最好的,为何也突
核心提示:毛泽东是根据工作量来安排时间的,这样在工作要求与生理机能之间就发生了矛盾。当遇到重要的外事活动、国事活动或大型的会议时,要他马上终止正在进行的脑力劳动,必须被迫进入睡眠状态,以便醒后参加重要
不到二十四岁的顺治皇帝福临死了,死于天花。天花又叫痘疮,是一种过滤性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死亡率很高。不死者可以终身免疫,却会在面部或身上留下疤痕,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麻子”。塞外的白山黑水、蒙古高原
高干别名高元才,生于陈留圉(今天的南杞县圉镇),东汉末年割据将领。曾游说韩馥让出冀州,抵挡住乐进,引兵攻略河东郡,最终被王琰所杀。高干生平简介>高干(?~206年),字元才,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圉镇
高干是袁绍的外甥,东汉末年并州割据将领,担任并州刺史。公元206年,曹操亲自带兵进攻,他急忙求助匈奴结果被拒,最终死在王琰手上。高干是怎么死的>建安十一年(206年)正月,曹操亲征壶关,过羊肠坂。高干
高干是袁绍的外甥,东汉末年并州割据将领,担任并州刺史。公元206年,曹操亲自带兵进攻,他急忙求助匈奴结果被拒,最终死在王琰手上。高干是怎么死的>建安十一年(206年)正月,曹操亲征壶关,过羊肠坂。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