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如此回答“蒋介石若回大陆 给他什么职位”
Posted 蒋介石
篇首语: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周恩来如此回答“蒋介石若回大陆 给他什么职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周恩来如此回答“蒋介石若回大陆 给他什么职位”
核心提示:有记者问,如果蒋介石回大陆,“是否考虑给他一个部长职务”?周总理笑答:“部长太低了。如果蒋中正回归祖国,绝不会低于一个国务院总理的地位。”这是周总理第一次对外部宣布对蒋介石回归大陆的政策。 黄埔军校时期的周恩来、蒋介石 资料图 本文摘自:凤凰历史,作者:一点资讯·飞春读传,原题:蒋介石若回大陆,给他个什么职位?周总理一句话答记者 >1956年11月,周总理率新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缅甸、印度、柬埔寨等东南亚七国,加强与第三世界联系合作,向世界表达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6年12月9日晚上,印度在加尔各答为周总理举行欢迎宴会,并举行记者招待会,其间提到台湾回归问题。 >周总理说,中国政府正在努力争取蒋介石,如果蒋介石有了贡献,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留在中国任何地方。 >有记者问,如果蒋介石回大陆,“是否考虑给他一个部长职务”? >周总理笑答:“部长太低了。如果蒋中正回归祖国,绝不会低于一个国务院总理的地位。” >这是周总理第一次对外部宣布对蒋介石回归大陆的政策。 >早在几个月前的1956年8月,周总理通过章士钊等中间爱国人士与台湾当局秘密沟通,言明台湾回归后的大体思路,并称“我们有诚意,可以耐心等候。” >在美国作家陶涵的蒋介石传记中,有这样的记述: >“周恩来秘密向国民党提议:台湾回归后,国民党仍然可以统治台湾,且‘会给蒋介石找个合适的位子’。” >1956年春,毛主席也委托章士钊飞向香港,通过香港媒体人士、他的湖南老乡、蒋介石的文宣人员许孝炎,向蒋介石表达了希望蒋介石回归的几点意见,并提出两党“重新合作”: >第一、台湾回归祖国后,除了外交权必须统一中央外,其军政、人事权皆归蒋介石; >第二、台湾经济建设费用若不足,由中央政府拨付; >第三、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待条件成熟后尊重蒋介石的意见,协商进行; 第四、双方不互派特务,不做破坏团结之举; 这“一纲四目”的统一思路本已渐渐明晰,后来因美国在台湾海峡作梗,变得越来越复杂,最后不了了之,成为历史的遗憾。 【史料参考:《章士钊别传》《蒋介石与现代中国》《历史漩涡中的周恩来与蒋介石》】相关参考
1.名校调研系列卷历史1-5cdbab6-10cdaab回答者:yangbing54221-一级2010-7-222:07CDBCBCDAAA黄继光王进喜汪道涵邓小平周恩来回答者:王之尤文-三级201
我國古代的時候手相面相的說法是很受推崇的,不單是平民百姓喜歡這些,連許多達官貴人都對此深信不疑。也正是因爲如此,算命道士都很受歡迎,有些遊手好閒的人就憑此坑蒙拐騙,這些人騙騙普通百姓還好,要是出名了被
刘伯承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大风号·文史博览,原题:刘伯承晚年为何拒看一切战争片?>刘伯承元帅是现代著名军事家,戎马一生的他经历和领导过无数战役,赢得“军事奇才”“常胜将军”之誉。>刘伯承
文七妹的母亲叫什么贺氏,这个破网页说我回答过简单,只好打些废话。希望大家不要用这破网页了关于伟人背后的母亲的故事以下是四篇题材,希望有帮助1周恩来怀念他的两个母亲周恩来不满一岁时,就由守寡的嗣母陈氏带
10月8日,这个日子看似普通。但是在64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55年10月8日,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极力争取下,钱学森一家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回到自己的故乡。回国后的一次
世界历史 萨达姆死后,记者问了伊拉克人一个问题,他们的回答让人无比感慨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美军1个月内就打到了巴格达,不到1年的时间就彻底摧毁了萨达姆和曾经无比辉煌的伊拉克。美军之所以进展如此神速,除了美军的装备优良,最为关键的还是伊拉克人自己起来反对萨达姆,他
周恩來總理曾向一位川籍中醫問道:「”你給我開的葯為什么特別靈?”那位醫生風趣地回答說:「”別人把你當總理醫,我把你當病人醫,總理的病非醫生所醫,病人的病,自是醫生可醫的。”此人就是周恩來的保健醫生
周恩來總理曾向一位川籍中醫問道:「”你給我開的葯為什么特別靈?”那位醫生風趣地回答說:「”別人把你當總理醫,我把你當病人醫,總理的病非醫生所醫,病人的病,自是醫生可醫的。”此人就是周恩來的保健醫生
周恩來總理曾向一位川籍中醫問道:「”你給我開的葯為什么特別靈?”那位醫生風趣地回答說:「”別人把你當總理醫,我把你當病人醫,總理的病非醫生所醫,病人的病,自是醫生可醫的。”此人就是周恩來的保健醫生
莱茵河畔车上密谈 1955年和1959年,原任李宗仁贴身秘书的程思远两次回大陆参观,并与周恩来总理晤谈。程的首次行动遭到李宗仁斥责,谓“如此重大之举动,事前并无商量便擅自行事。&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