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说史•历史上怎样的军队才能靠刺刀冲锋灭敌

Posted 刺刀

篇首语: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时来屹立扶明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兰台说史•历史上怎样的军队才能靠刺刀冲锋灭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兰台说史•历史上怎样的军队才能靠刺刀冲锋灭敌

英国特别空勤团 前几日,一则来自外网的小道新闻传遍了中国网络,引得无人数营销号跟风吹捧,无数人在朋友圈顶礼膜拜。消息称:一队英国特别空勤团(SAS)的特种兵在伊拉克北部的摩苏尔地区被50名伊斯兰国(isis)的恐怖分子武装包围。在子弹几乎耗尽的情况下,SAS士兵持刺刀冲向IS部队,共杀死32名极端武装成员,最终小队全员成功撤退。 这个故事编得有鼻子有眼,说特种兵小队在摩苏尔附近执行情报收集行动后,遭50名IS成员武装伏击,双方交火长达4个小时,英军击毙20名IS成员,但只剩下不到10颗子弹,被围困在一个小河床里。英国特种兵知道,与其屈辱地被抓获下跪,受酷刑或者被斩首,不如选择发动冲锋。于是战士们固定好刺刀,拔出短刀,互相握手告别,然后高声叫喊着冲向30多名IS恐怖分子。经过五分钟的殊死搏斗,大约12名IS成员死亡或重伤,其余的人惊慌失措地逃走了,几乎所有的SAS士兵有两处以上枪伤,但全部活着回到基地。 很快,这则消息就被英国当地媒体调查,随后被认定为无法证实来源的虚假消息。但通过这则假新闻风波,也让很多人对于刺刀这种几乎已经退出战争舞台的武器,重新引起了兴趣。那么什么样的军队才能用好刺刀呢? 淘汰长矛的革命性武器 相对于整个人类的战争史,刺刀出现在战争舞台上的时间并不算长。 关于真正的刺刀的诞生,在其发源地欧洲就有两种说法。其一是由一不知名的法国人于1610年发明的。第二种说法是由法国军官马拉谢·戴·皮塞居于1640年发明的。但这两种说法都认为世界上第一把刺刀的诞生是法国小城巴荣纳,所以欧美把刺刀叫作Bayone。这种最早的刺刀为双刃直刀,长约1英尺,锥形木质刀柄也长约1英尺,可插入滑膛枪枪口。但在使用时,枪支本身也就无法继续射击了。 17世纪的早期插入式刺刀 欧洲人之所以会在17世纪时研发刺刀,主要用途就在于保护缺乏近战能力的火枪手。从近代伊始的16世纪开始,随着火绳枪技术的发展与迅速改进,欧洲战场上的大部分士兵已经开始以这种原始的热兵器替换掉手里的冷兵器。但当时的火枪射速慢、填装工序复杂,火枪手极易在火力射击的间隙遭到使用冷兵器的冲击。这其中又以速度、冲击力远胜于步兵的骑兵,最让火枪手们忌惮。 为了应付这一问题,欧洲人在近代早期的战争中依然保留了大量长矛等冷兵器。从最初的4米长枪到后来的5-6米超长枪,欧洲人想尽办法在战场上为火枪手部队,构筑起坚固可靠的人肉野战壁垒。著名的西班牙方阵战术,就是这个时代的代表性产物。 此外,火枪手本身也会携带佩剑、短矛等武器,在必要时加入肉搏混战。所以,这一时间段内,欧洲主要大国的陆军战术都会被戏称为:火枪长矛。 在火枪手依赖长矛兵的时代,西班牙方阵战术曾经是很多欧洲国家的基础战术 然而,随着火药技术与枪械结构的进步,军队中的火枪手比例,一直有增无减;相应的,长矛手的比例被逐步降低。但火枪手们如何应对冷兵器对手冲锋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虽然荷兰名将莫里斯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先后用自己编练的新式战术来协调火枪与长矛之间的关系。但到17世纪的中后期,进一步被降低的长矛兵比例,还是在相当程度上守护着火枪手战友们的安全。 早期的插入式刺刀,就在这个时候开始逐步流行、推广。这让火枪手在近战时,能够拥有一支可靠的短矛类武器。随即,新式的卡座式刺刀孕育而生。这种新式刺刀在基本结构上与后来的刺刀已无重大区别,可以让士兵在射击时就安装好,并在射击间隙直接使用。 卡座式刺刀的出现让刺刀普及成为可能 到了1703年,在德国西部的斯拜尔巴赫河会战中,法国步兵首次上刺刀冲锋,战胜了普鲁士军队。这以后,刺刀广泛装备了欧洲各主要国家的军队。长矛手从欧洲主要国家的主力军队中被淘汰。 刺刀不是谁都能玩好的 虽然刺刀在18世纪初就在欧洲主要大国的军队中得到了认可,并在随后的200年里,迅速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的军队当中。但一个国家的军队要真的玩好刺刀,却需要在很多方面下一番功夫。他们当中既有英国这样一直以刺刀见长的强军,也有土耳其这样屡受挫败的可怜者。 近代英军就以刺刀战强劲而闻名 作为最早大量换装刺刀的军队,英国陆军本身就一直维持着相当的战斗力。由于英国在近代崛起时并没有大肆扩充陆军部队,所以其规模有限的陆军力量一直能从不断增涨的经济发展红利中,获得足够的资金保障。相应的,英军士兵的训练标准与严格度也是冠绝欧洲,笑傲世界的。更好的供养、更严格的训练,保障了英军的刺刀拼杀能力。无论是面对拿破仑时代的法军,克里米亚战争中的俄军,还是一战、二战中的德军。英国人都以厉害的刺刀搏杀,配合更为出名的快速排枪射击,让敌人叫苦不迭。而继承了大英帝国军事风俗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士兵,同样在近代战场上不虚与同任何强敌刺刀对阵,并以勇猛善战出名。 而在欧洲大陆,主要的军事强国同样重视刺刀训练。虽然他们的经济实力比不上英国,又需要供养远比英军数目更多的陆军,但近现代化的科学训练体制,依然确保了他们的大部分军队能用刺刀胜过实力不佳的对手。也由于当时的枪械技术依然无法摆脱单发与重复填装的难题,刺刀在战场上依然需要顶半边天。而刺刀对阵的成败,也是军队战斗力的直接体现。拿破仑时代的俄罗斯名将苏沃洛夫就曾经说过:刺刀是好汉,子弹是笨蛋!他麾下的俄军在与土耳其的战争中,曾经发生过激烈的刺刀拼杀。结果,训练更好、更全面的俄罗斯人,痛宰对面也已经换装上刺刀的土耳其军队。双方的战损率达到了惊人的1:30,西亚病夫之名也不胫而走。 同样使用了刺刀土耳其人依然差俄罗斯老远 对于土耳其这样的落后国家,起初对于刺刀的引入非常反感。虽然武力水平已经赶不上欧洲军事科技的进步,但他们依然在很多军事领域内坚持固有的传统。这样的认识偏差,主要在于土耳其在当时还不是一个近现代化的国家,在国家上层、经济结构和底层社会组织方面,都与欧洲差距巨大。所以,土耳其军队不仅难以招收到欧洲水准的兵源,也无法按照当时欧洲的战斗标准,将士兵训练到期望的水平。他们引进了欧洲最先进的大炮、火枪,甚至连火枪手的配件都要从荷兰和英国订购,却对于需要保持严密队形的刺刀,异常反感。当欧洲军队以密集的阵列,挺着刺刀向他们进攻时,土耳其人只能依靠临时工事等遮蔽物,不规则的进行射击。一直到18世纪中后期,忍无可忍的他们才勉强接受刺刀,却在实际效果上毫无起色。 土耳其人的问题在东亚大陆同样出现。大量装备火绳枪的清朝军队从未想过研发刺刀类武器。这是由于军中已经有专门负责近战的步兵给火枪手做掩护,而东亚地区的主要对手往往在几轮火枪射击后,就出现溃败或停滞不前的迹象。所以,当清军在1840年代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遭遇英式军队时,其所受到的震撼也非同一般。英国人不仅在火枪齐射上压制清军,刺刀肉搏也远胜清军阵中的长矛、腰刀和盾牌。 鸦片战争中的清军 甚至英国人还发现,清军虽然自知火力远不如自己,却宁愿被动被打,也不愿意拼死发动近战。一旦英军近身,大部分清军都会望风披靡。而英国人此前在印度、阿富汗和非洲等地遭遇的当地武装,都会在火力不如的局面下,尝试依靠近战来挽回局面。唯有大清帝国的正规军,在面对英军的刺刀冲锋时,如此闻风丧胆。而中国军队用上刺刀,也比进口各类先进枪械火炮的时间要晚。甲午战争的淮军虽然拥有毛瑟枪、克虏伯炮,却鲜有刺刀装备。对面全盘欧化的日军,则屡屡发起刺刀冲锋,将害怕近战的淮军逼退。一直到甲午后,清军编练北洋新军,刺刀才成为制式武器被引进。 即便如此,在20世纪30-40年代的抗战中,中国军队的刺刀技艺依然不如日本对手。抗战中,很多中国军队因为缺乏训练和供给而只能以原始的大刀片上阵。面对训练严格,重视刺刀的日军,这样的打法即便歼敌一万,也会自损八千。直到抗战战争后期,八路军因缺乏弹药,加强刺刀战术训练,才把中国军队肉搏近战的平均水平拉到了足以抗衡日军的程度。与之相对,自以为美式手枪和冲锋枪可以“包场”近身战的国民党军,则不再看重刺刀训练,结果在稍后的内战中被更长于刺刀冲锋的解放军打得狼奔豕突。 可见刺刀这武器虽小,但仍然需要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为后盾,并且要玩好也需要花不少功夫,不是谁都能玩好的。 抗战中的大刀队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如今刺刀仅是偶露峥嵘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随着人类战争进入机械化时代,大量自动化枪炮涌现,刺刀在战场上的表现机会直线下降。威力巨大、射程较远的新式枪炮与可怕的雷区阵地、堑壕一起,扼杀了大部分军队的拼刺刀激情。随着步兵战术要求士兵之间的间隔越拉越大,小股散兵配合战术成为趋势,集团冲锋肉搏的景象也就渐行渐远。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很多国家的军队已经不再重视刺刀。尤其是以闪电战闻名的德军,大量的突击步枪、冲锋枪让近距离作战方式发生了转变。与之对垒的美军和苏军自然也不会抱着刺刀传统不放,手枪、手雷、工兵铲、匕首、枪托与拳头,都可以替代刺刀,在更为复杂的近距离战场上,发挥作用。即便是保留了刺刀传统的英联邦军队,也很难有找对手拼刺刀的机会。上刺刀,在大部分时候,成为了一支部队表决心干狠仗的自我暗示。 二战中唯有英联邦军队对于刺刀还独有情种 二战后,战争的新式与战场的复杂发展,依旧有增无减。刺刀虽然被各国军队保留了一段时间,却也基本失去了在战争舞台上表演的机会。刺刀的偶尔出场,也就成为了军史爱好者们缅怀过去的一场盛会。 2004年5月,20名在伊拉克南部的巴士拉巡逻的英军士兵遭到了当地100多名什叶派武装的围攻。英军在耗尽弹药前夕,发起了当代罕见的刺刀冲锋。从未遇到这类事情,并且迷信西方军队都是软蛋的伊拉克民兵们,迅速溃散。这一独特的战例,也成为了前几日假新闻的主要模仿素材。 正在进行刺刀训练的当代英军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刺刀很难重回战争舞台上的高光位置。但刺刀训练,甚至在战斗中发起刺刀冲锋,依然是一支军队勇气与训练水平的极佳体现。

相关参考

兰台说史•什么样的国家能靠航母成为海洋强国

今年三月,在国防部的某次例行记者会上,曾有记者询问国产航母是否会选择在今年的4月23日,即新中国第九个海军建军节下水服役。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大校当时的回答是:进展顺利,不会久等,婉转的措辞,给予外界以极

兰台说史•明朝怎样被“大义”裹挟自坏江山

引言:1630年8月16日,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悲剧发生的日子,这一天,明末爱国将领袁崇焕被处死,而且是用了最为残酷的凌迟。袁崇焕被处死后北京城的百姓“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

兰台说史•以色列如何靠“抢人大战”成为发达国家

从数年之前的“用工荒”,到如今的“人才荒”,全国各地对于“劳动力数量”的焦虑从未停止过。去年以来,西安、武汉、南京、杭州、成都、北京、上海等城市纷纷掀起了“抢人大战”,且“战况”愈演愈烈,给房补、发奖

兰台说史•财富传奇 在唐朝做商人如何才能成为首富

平凡教师逆袭成为中国首富,是这个时代最振奋人心的故事。在这个前所未有的伟大盛世,最不缺的就是传奇企业家,创业也成了时代的主旋律。那么唐朝呢,唐朝无疑是中国第二伟大的盛世,生活在大唐盛世,又如何创造一个

兰台说史•被辱骂台湾“荣民”是群怎样的人

引言:近来,一则台湾女子辱骂荣民老兵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引起了海峡两岸同胞的愤慨。同时,也有不少读者有疑问,“荣民”是一个怎样的群体?他们在台湾社会中处于一个怎样的境地?在这里,兰台君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台

兰台说史·该国40年来打造了两支军队来对付美国

伊朗近日准备到美国家门口“秀肌肉”示威。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援引伊朗海军副司令图拉杰·哈桑尼·穆卡达姆的话报道,伊朗海军在1月4日宣布将于3月派出一支小型舰队,前往大西洋海域巡航,整个巡航任务预计

兰台说史·决堤花园口 蒋介石“以水代兵”做对了

兰封会战的失利1938年4月份,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击退日军第十师团濑谷支队、第五师团坂本支队。这是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取得第一次胜利。台儿庄战役胜利后,蒋介石决定在徐州一带打一次打战役,并希望能在打一

兰台说史•“中东小强”以色列是怎样练成的

5月14日,以色列多年来最忠实的盟友--美国将在以色列建国70周年纪念日当天,把其驻以大使馆前往耶路撒冷,以力挺以色列对耶路撒冷的主权宣称。70年前的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在特拉维夫宣布成立以色

兰台说史•东北人和西北人 到底谁更能打

上一期兰台说史,我们提到东北人之所以在古代显得能打,是因为当地的少数民族为了对抗恶劣的自然环境,而自发组建起一个个的小共同体。这种小共同体的组织与生产生活方式注定他们就是天然的军队。不过,东北地区严酷

兰台说史•穆加贝退位

据外媒报道,本月15日,津巴布韦军方扣留总统穆加贝,称可视其为政变。军队封锁了通首都哈拉雷的重要道路,并逮捕了财政部长伊格内修斯·琼博。琼博曾试图在总统穆加贝周围铲除“犯罪分子”并声称这些“犯罪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