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国家主义派的斗争(1925-1926年)
Posted 帝国主义
篇首语: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反对国家主义派的斗争(1925-1926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反对国家主义派的斗争(1925-1926年)
反对国家主义派的斗争 1925-1926年,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界开展了反对国家主义派的斗争。 国家主义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是一种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潮。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国家主义对于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形成、国内统一市场的建立,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但是,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特别是十月革命以后,国家主义便以仇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为其特点,成为一种极端反动的思潮。国家主义派,是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出现的,代表中国的地主买办阶级,在理论上攻击马克思主义,反对国民革命的一个反革命政治派别。其代表人物为曾琦、李璜、余家菊、陈启天、左舜生等。1923年12月,曾琦、李璜等在法国巴黎成立了中国青年党。1924年秋,曾、李等返回上海,与余家菊、陈启天、左舜生等人相结合,形成中国青年党在国内最初的组织。他们创办《醒狮》周报,随后又出版多种书刊,因此被称为“醒狮派”。又因为他们初期活动的一切主张,均用“中国国家主义青年团”的名义发表,所以社会上又称其为国家主义派。国家主义派借用五四时期“外抗强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反对一切革命活动。他们反苏、反共、反孙中山、反国民会议促成会,为帝国主义辩护,为封建军阀张目。他们攻击苏联与共产国际支持中国革命是“侵略”、“干涉”,公开反对“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认为打倒国际资本帝国主义一语,显然为一种世界革命,我们所主张的革命是政治革命,是全民革命。他们攻击共产党人所信仰的阶级斗争学说,表示反对阶级斗争,而主张全民革命。对于出卖国家主权的军阀,他们却视为同道,派人到吴佩孚的军队中去作宣传,恭维其为“爱国军人”。曾琦、余家菊等人还为张作霖、孙传芳出谋划策。总之,国家主义派所要抗的“强权”,并非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而是指支持中国革命的苏联和共产国际;他们所要除的“国贼”,并非封建军阀,而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的革命力量。1925年12月,国家主义派为了扩大其活动,由醒狮社等几个团体组成“国家主义团体联合会”。1926年,他们的反动气焰高涨到极点。《醒狮》周报不但每期都有恶毒攻击中国共产党的文章,而且攻击国民党,甚至攻击国民党的党旗和国民政府的国旗。国家主义派在“国家”、“民族”的幌子下贩卖的反动理论,曾欺骗了不少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为了揭露其理论的反动本质,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青年团,通过《向导》、《中国青年》等刊物,对国家主义派进行了有力的批判。首先,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揭示了国家的阶级本质,批判了国家主义派超阶级的国家观。无产阶级所要反对的是压迫奴役他的帝国主义国家和代表剥削阶级利益的反动政府,而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自求解放的国家。其次,中国共产党揭露了国家主义派“外抗强权”的反动本质。国家主义派在“外抗强权”的幌子下攻击苏联,恽代英驳斥其反苏谬论说,苏联帮助中国革命,并没有要求什么交换条件,既没有在广州要求领事裁判权,也没有要求划分势力范围。肖楚女指出:醒狮派的外抗强权只是说着玩而不实行的。因为他们认为现在还是应当遵守一切既成条约的时代,既然如此,那么他们所谓“外抗强权”是亲帝口号。再次,中国共产党人针对国家主义派大量的反动言行,揭露其反动本质是借口反对共产党而干反革命。《中国青年》一篇文章指出:在中国革命运动中,最反动的势力,一方面是帝国主义与军阀,另一方面,是国民党右派和所谓戴季陶派。他们都同样是削灭革命势力,妨碍革命进展的东西。国民党左派也开展了反对国家主义派的斗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了反对国家主义派的命令,指出:国家主义派甘受帝国主义与军阀官僚豢养,要求各级党部、党报一致努力反攻,以期扑灭邪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左派对国家主义派的斗争卓有成效。1926年下半年后,许多国家主义团体也宣告解散,此后,国家主义派的影响日益缩小。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1954年3月28—30日拉美国家反对《加拉加斯宣言》的斗争
1954年3月28—30日拉美国家反对《加拉加斯宣言》的斗争1954年3月28—30日,第十届美洲国家国际会议,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举行。会议讨论了所谓“西半球关于共产主义干预美洲的对策”,经过激烈
德国社会民主党反对伯恩施坦主义的斗争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出现以爱德华·伯恩施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思潮和派别。德国党内展开了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这场斗争一直延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党反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革命的深入和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展开,使国内封建势力深为忧惧。因此,当新文学由文学革命进而开始倡导革命文学的时候,文化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斗争也更为激烈。在政治上,代表封建势力并与帝国主义相
1973年10月的中东战争中,石油输出国组织以石油为武器,支持阿拉伯国家反对以色列的斗争。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产油国第一次把石油当作捍卫国家主权、反对以色列侵略、反对强权政治的战略武器。战争爆发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1969年底—1970年初克罗地亚共盟反对一元主义的斗争
1969年底—1970年初克罗地亚共盟反对一元主义的斗争1969年底,克罗地亚共盟提出一项倡议,指出国家中央集权制已成为发展自治的主要障碍,并扼杀了民族的主动精神,建议对联邦进行激进的社会改革,主张在
1980年6月南非武装入侵邻国由于毗邻国家支持南非人民反对南非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斗争,以及支持西南非洲人民反对南非当局非法占领西南非洲的斗争,70年代中期以来,南非奉行对邻国的武装侵略政策,进入80年
著名的 ”喀提林阴谋”本质上是罗马平民派和贵族派的又一次斗争
公元前一世纪,雄霸地中海的罗马共和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自格拉古兄弟改革失败之后,罗马社会平民和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两派代表人物的争斗已经从政治层面上升到战争层面。共和国的根基已经动摇,许多人都感觉到末
1923年工人真理派出现这是新经济政策初期形成的一个反对派。该派的代表人物是亚·亚·波格丹诺夫。工人真理派反对新经济政策,认为新经济政策是资本主义关系的复辟。该派认为俄共(布)已经蜕化变质,布尔什维克
1919年俄共民主集中派的产生俄共(布)党内的一个派别集团。该派别形成于1919年。其代表人物是萨普尤诺夫、奥新斯基、斯米尔诺夫等。该派反对在工业中实行一长制,要求在党内有组织派别和集团的自由。他们还
1919年5月“不许干涉苏俄”运动英国无产阶级开展的反对本国资产阶级政府武装干涉苏俄的革命斗争。十月革命胜利后,英国无产阶级把捍卫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的斗争同争取基本民主权利的斗争结合起来,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