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国民党改组派的出现
Posted 蒋介石
篇首语:要真正了解一个人,需在不幸中考察他。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1928年)国民党改组派的出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28年)国民党改组派的出现
国民党改组派的出现 1928年冬,汪精卫集团的陈公博、顾孟余等在上海组织“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 1927年12月,汪精卫因与控制中央特别委员会的桂系和西山会议派有矛盾,出走法国。汪精卫集团主要人物陈公博、顾孟余等避居上海租界。1928年初,蒋介石重新上台,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兼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与蒋介石争权夺利的汪精卫、陈公博等不满蒋介石独揽权力,寻找机会以图东山再起。5、6月间,陈公博、顾孟余创办《革命评论》和《前进》杂志,主张“恢复1924年国民党改组的精神”,“复活革命的国民党”。同年冬,陈公博、顾孟余、王法勤、王乐平等在上海集会,宣告成立“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简称改组派,推定陈公博为总负责人。 中央设总部,各省、市和海外设支部,县、区设分部,基层设小组,改组派的成分极其复杂。它的上层,大多是国民党官僚政客。汪精卫、陈公博等标榜“继承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打着“重新改组中国国民党”的旗号,与蒋介石争夺国民党中央的权力。它的下层,主要是一些彷徨苦闷中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既不满意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又害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幻想在革命和反革命两条道路之外,另找一条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929年2月,改组派发表《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3月11日,汪精卫、陈公博等又发表《关于最近党务之宣言》,提出:一、继承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和国民党第一次、第二次代表大会的纲领,“努力改组运动,务期重新建设能担负实现三民主义的中国国民党”,实现“以党治国,以党建国”。二、反对“帝国主义的新工具”新军阀,“努力铲除一切新旧军阀”,反对南京政府对帝国主义俯首降服。三、“代表农工小市民的利益”,“确定工农小资产阶级的联合战线”,“扶助民众行使政权”。“建设国家资本”,“组织农村的合作事业”,“促进工人的红利制”;“实现经济平等”。四、“努力扫除”“恶化势力”中国共产党。“对其团体尽量反对,并严厉制止其活动”;“对其主义与政策尽量指摘与批评”;“对其分子,在可能范围内,予以自新,使其脱离共产党之组织”。 5月,改组派策划反蒋活动,反对蒋介石指派和圈定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组织“护党革命大同盟”,号召“打倒盗窃党权政权的蒋介石”,“打倒勾结帝国主义的蒋介石”,“打倒新军阀领袖的蒋介石”。 10月初,汪精卫从法国回到香港,策动张发奎、唐生智、石友三等组织“护党救国军”,进行军事反蒋。1930年初,改组派军事反蒋失败。2月,改组派总部实际负责人王乐平被蒋介石特务暗杀。此后,改组派在各地的活动陷于停顿,其上层人物仍利用改组派这块招牌同蒋介石进行争权夺利的活动。 1931年1月,汪精卫发表解散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宣言。九一八事变后,汪精卫与蒋介石合流,改组派不复存在。相关参考
国民党改组派,中国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政府内部的主要反对派。1928年下半年成立于上海。主要发起人为陈公博、顾孟余等。全称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世人称国民党改组派,简称改组派。1928年国民党二届四中
都是国民党的特务组织。中统或中统局即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1928年春,蒋介石授意陈果夫兄弟把“浙江同志会”扩大改组为“中央俱乐部”,亦称CC,以二陈为核心。在其控制的国民党中央组织部
1920年12月甘地改组国大党国大党成立后,组织一直十分涣散,英国人曾称之为商会。为了适合战后初期印度出现的革命形势,在1920年12月召开的国大党纳格普尔年会上,甘地倡议调整国大党的各级组织机构。第
1979年7月19日卡特宣布改组内阁1979年夏,美国国内形势严峻:能源危机、物价上涨、经济滑坡,全国上下出现“信任危机”。为摆脱困境,恢复人们对总统的信心,7月15日卡特总统采取一项震动全国并使世界
党史上的今天:10月25日,党的历史上发生了10件影响深远的大事。10月25日党史回眸1、1923年10月25日,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改组特别会议,讨论改组国民党的必要性和改组计划。会上,孙中山
施佐京安徽省怀宁县人,1936年生。台湾政治作战学校、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曾任台湾警备总司令部政治作战部副主任,1990年6月升任主任。1991年12月31日晋升海军中将。1992年7月任改组后的海岸巡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在中国共产党推动下,广州大元帅府于7月1日改组为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政府,通称广东国民政府。 1927年1月,因北伐胜利,革命中心向长江流域发展,国民政府迁至武汉,习惯上称武汉国
于纪梦原名炳祥,又名寄梦,河北静海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学部毕业。1923年到1928年6月执教于天津南开中学。1928年下半年在保定师范当训育主任兼教员。1929年任中国国民党天津市党部执行委员。
彭国钧字全方,湖南安化人,1883年生。曾任湖南省议会议员,湖南中路汽车、火车局局长兼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改组委员会特派委员等职。1924年4月任禁烟督办署科长。1929年11月任国民政府考试院铨叙部登记
詹绍华台湾省新竹县人,1912年生。台北第二师范学校毕业。1948年与人合伙创立新竹区合会储蓄公司(后改组为新竹区中小企业银行),担任协理(即副总经理),1958年升任总经理,其后当选董事长。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