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中共地下党错失活捉蒋介石的最后一次机会始末

Posted 蒋介石

篇首语:用行动祈祷比用言语更能够使上帝了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1949年中共地下党错失活捉蒋介石的最后一次机会始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49年中共地下党错失活捉蒋介石的最后一次机会始末

1949年5月3日,蒋介石到上海才一个星期,便传来杭州被解放军攻克的消息。上海危在旦夕。就在这时,蒋介石差一点被捕于上海复兴岛。 说来话长。蒋介石有个秘书,名叫沙孟海。蒋介石第三次下野时,还带着他回溪口,几次商谈修订蒋氏家谱。蒋介石没有想到,沙孟海的二弟沙文汉那时是中共上海局宣传部长兼统战部长,二弟媳陈修良乃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当蒋介石来到上海,沙文汉通过充任国民党中将张权秘书的中共特别党员王亚文,已策反了张权。张权秘密调了一艘军舰,准备炸沉于吴淞口,挡住蒋介石的退路。张权还调来自己的嫡系部队,密谋袭击复兴岛,活捉蒋介石…… 不料,中校参谋长张贤把张权的密谋报告了蒋介石。张权立即被捕。蒋介石不便声张,就以“贩卖银元,扰乱市场”的罪名,把张权处死。沙文汉幸免于难。 1949年10月,蒋军连连溃败,重庆告急。蒋介石于11月14日下午由台北急飞重庆,调兵遣将主持制定了“保卫大重庆”方案。打算再次活捉蒋介石。 “大雾初降”行动流产 1949年11月,刘邓大军从川东发起攻势。蒋介石飞抵重庆坐镇指挥,他的临时府邸就设在重庆西郊山洞的公馆里。重庆地下党当机立断决定实施“除蒋”行动,重庆别号雾都,故行动代号取两者的谐音为“大雾初降”,由地下党员、担任国民党反情报队队长的徐震球负责。 要活捉蒋介石谈何容易?靠武力强攻,连蒋介石的汗毛都碰不到。可行的方法只有利用他身边的人,出其不意。一次,徐震球与国民政府内政部第二警察总队总队长彭斌谈论当前形势,身为国民党陆军中将的彭斌表现非常消沉。徐震球心中一动,觉得彭斌是个合适的人选,于是就找机会与彭斌拉近关系,两人很快亲密起来。徐震球说出“大雾初降”计划,并劝彭斌仿效张、杨。彭斌先是一惊,沉思良久后表示将相机行事。两人密议了行动方案:彭斌在自己的队伍中发展可靠人员,行动地点选在蒋公馆或机场。后来,徐震球多次与彭碰头谋划,但直到重庆解放蒋介石出逃,彭斌仍犹豫不决,“大雾初降”行动最终流产。 1949年12月24日,彭斌发布起义通电,解放后曾任贵州军区高级参议等职。关于“捉蒋”一事,彭斌后来曾解释道:解放前夕,重庆卫戍总司令杨森怀疑他不稳(彭斌早年曾参加刘伯承领导的泸州起义),向蒋介石密告,内二警失去蒋介石信任,11月25日就撤离负责守卫的机场、公馆等要害部门,无法接近蒋介石。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书记蔡孝乾叛变,中共台湾地下党全军覆没

  1949年,蒋介石溃退台湾,存亡绝续之秋,打响了岛内隐蔽战线上的第一仗,中共地下党的意外败阵,使蒋氏父子得以在岛内站稳脚跟。而我地下党遭受重创的原因,归咎于台湾地下党组织最高领导人蔡孝乾的变节。d

历史人物 蔡孝乾:他的叛变,导致中共台湾地下党全军覆没

1949年,蒋介石溃退台湾,存亡绝续之秋,打响了岛内隐蔽战线上的第一仗,中共地下党的意外败阵,使蒋氏父子得以在岛内站稳脚跟。而我地下党遭受重创的原因,归咎于台湾地下党组织最高领导人蔡孝乾的变节。>>蔡

世界历史 李自成打到北京,给了崇祯挽救大明的机会,但崇祯却错失最后良机

崇祯皇帝上吊自杀,致使建国276年的大明王朝灭亡,后世很多人都说,是崇祯皇帝太固执,应该南撤到南京去,继续抵抗,还有一线生机。但是,你知道么,在李自成打到北京时,其实给了崇祯皇帝一次挽救大明的机会,但

大清帝国的败亡――错失了一次又一次变革图强的机会

帝国败亡>  清王朝饱受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八国联军再侵入北京的一次接一次的失败;《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瑗珲条约》

八阿哥智勇双全,为何最后错失皇位

九龙夺嫡乃清皇室非常重要的一次事件,起因是太子胤礽两次被废,康熙当着群臣的面明确表示:“胤礽自复立以来,狂疾未除,大失人心,祖宗弘业断不可托付此人。”换句话说,胤礽以后是废了,而其他皇子都有机会。虽说

历史军事 纪念1949年前牺牲的十位中共帅才

他们都曾担任红军重要军事将领,都以杰出的才能和生命保卫了早期人民政权。他们的功绩足以与1955年授衔的十位大将相媲美。朱云卿:助毛泽东活捉张辉瓒朱云卿,最高职务是红军总参谋长。他毕业于黄埔三期,北伐后

历史人物 张治中为中共写信劝降蒋介石 蒋介石斥其革命叛徒

  导读:1949年带领六十万将士去台湾后,毛泽东下决心要解放台湾。外界不知道的是,毛泽东没有把事情做绝,反而给以出路。1950年春夏之际,在进行军事准备时,毛派写信劝降,但被蒋介石拒绝。>  是国民

喝醉酒错失当官的好机会 孟浩然喝酒误事

唐朝兴诗成风,大凡写诗作赋稍有名气的人大都混得不错。年届四十的孟浩然,亦按捺不住,便来到京城谋求一官半职。他找到交往甚笃的王维帮忙。当下王维得知来意便满口答应,并择日约孟到官邸饮酒畅聚。诗坛泰斗与翘楚

喝酒误事!孟浩然因为醉酒错失为官的好机会

唐朝兴诗成风,大凡写诗作赋稍有名气的人大都混得不错。年届四十的孟浩然,亦按捺不住,便来到京城谋求一官半职。他找到交往甚笃的王维帮忙。当下王维得知来意便满口答应,并择日约孟到官邸饮酒畅聚。诗坛泰斗与翘楚

喝酒误事!孟浩然因为醉酒错失为官的好机会!

唐朝兴诗成风,大凡写诗作赋稍有名气的人大都混得不错。年届四十的孟浩然,亦按捺不住,便来到京城谋求一官半职。他找到交往甚笃的王维帮忙。当下王维得知来意便满口答应,并择日约孟到官邸饮酒畅聚。诗坛泰斗与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