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

Posted 工业

篇首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

民国银元 经济 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全国共有92个城市对外开放,铁路和汽轮将这些城市与外界联接。新的职业和中外企业在这些城市发展起来,工业增长率在1912-1920年间高达13.4%,1921-1922年有一短暂萧条,1923-1936年,为8.7%,1912-1942年,平均增长率为8.4%,整个1912-1949年,平均增长率为5.6%。而在二战前民国时期,尽管连绵战争,工业增长率仍高达8-9%。传统的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减少了外国产品对中国民族工业的竞争压力,因而使中国民族工业在第一次大战期间有机会发展的看法是武断而没有根据的,实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外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下降,使很多工业项目因缺乏所急需的设备不得不延缓。外国投资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之命题并没有实证资料支持,中国人所有的现代工业在总现代工业中的比重在二次大战前一直没有下降,而中国人均外国投资在1914年是3.75美元,1936年是6.97美元,比印度和拉丁美洲低得多。1930年代外国投资只占国民生产净值的1%。 而抗日战争时外国投资比重最高的是日本占领下的东北。其经济发展是二战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部分,当时整个中国的投资率是5%,而东北1937年高达17%,1939年高达23%。这主要是日本经济法律制度对私人企业产权的保护很好,政府不办国营企业,没有什么机会主义行为。日本人在东北的高投资率也刺激了中国私人企业的发展。

相关参考

民国初期的外交关系及外交情况

近代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持续沦落。民国初建,也未能阻止这一下滑趋势。民初政府面临着同样的外交困境,不得不继承了晚清的外交格局。屈辱的一系列“民四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外交滑至谷底。民国初期的外交情况

从鲁迅的收入看三十年代民国著名文人的生活状况

鲁迅的日记很详细地记录着他的经济活动,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有详细记录,陈明川先生在他所著的《文化人与钱》一书中,把鲁迅八千多天的日记进行了整理,从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一下鲁迅的收入情况。鲁迅一九一二年五月

从鲁迅的收入看三十年代民国著名文人的生活状况

鲁迅的日记很详细地记录着他的经济活动,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有详细记录,陈明川先生在他所著的《文化人与钱》一书中,把鲁迅八千多天的日记进行了整理,从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一下鲁迅的收入情况。鲁迅一九一二年五月

民国历史 袁世凯后人今何在

袁世凯后人今何在  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有过重大影响的袁世凯虽已死去八十余年,但他的后人却还活跃在国内外。笔者对袁世凯家族情况略知一二,今特对其妻妾儿孙情况加以简述,以飨读者。  袁世凯一八五九年(清光绪

清朝末期是什么时候经济情况,清朝末期的经济是怎样的

清朝末期的经济是怎样的  一、清末经济立法的产生及发展阶段(一)甲午战争后到清末"新政"前的经济立法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机器工业,但此时的工业尤其是采矿、航运、铁路等大型产业部

民国艰难的军事发展史

导读:中华民国初年的混乱政局给中国的枪炮制造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一方面,"枪杆子里出政权",国内战乱频繁,且以陆军作战为主,亟需陆军武器装备的大量生产,同时步枪成为了陆军的标准配置,军阀的枪炮数量几乎是

民国的廉租房 近代廉租房发展概况

民国廉租房众所周知,公租房是为中低收入家庭建造的,建造规模更大一些,覆盖面更宽一些,而民国时代的平民住宅、平民新村、平民宫,在任何一座城市都寥若晨星,有的城市干脆没有,其建造规模和覆盖面少得可怜,故此

晚清民国之际,上海的发展给苏州带来了怎样的挑战

晚清至民国之际,特别是开埠后的20年间,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中心在苏州,而航运中心逐渐转向了兼具海运与长江航运的上海,上海港承担起了商业中心——苏州的外港角色,到达上海港的货物通过苏州分散至长江流域,而农

1996—1997年深发展A股的大概走势情况

1996—1997年深发展A股的大概走势情况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1995年9月25日

介绍一下清末民国时的军阀发展历史

1、袁世凯时期(1912-1916)1912年清帝退位,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开启了袁世凯时期。袁世凯有三个学生最为出色: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此三人号称北洋三杰,民间把他们唤作龙、虎、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