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为什么烹杀福王
Posted 鹿肉
篇首语:真正的知识是道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自成为什么烹杀福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自成为什么烹杀福王
福王朱常洵,这个名字如果不熟悉的话,如果说他是崇祯的叔父,这样就熟悉一些了吧。朱常洵的母亲因为备受宠爱,父亲朱翊钧甚至想要将他立为太子,但是遭到了众位大臣和太后的一致反对,持续了多年,最终朱翊钧妥协,没有立太子,而是将他封为福王。然而传言朱常洵最终竟然被李自成烹杀,还吃掉了,这是真的吗?
这个福王朱常洵,在崇祯帝时期,地位非常尊贵,再加上从小锦衣玉食娇生惯养,根本不懂得民间疾苦国家危亡,只知道自己享乐,对外界发生的一切都漠不关心,这样的行为自然会引来很多人的不满,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更何况朱常洵这样在危急关头还一点意识都没有的,完全没有把百姓把国家当回事的。
至于说李自成烹杀了福王,其实是民间流传的有争议的事件。李自成抓住福王之后,福王乞求他放过自己,但是李自成不为所动,斥责他,天下大乱的时候,他竟然只会吃喝玩乐,遇到饥荒也不肯施舍粮食给百姓,命令手下把他拉下去,先是打了四十大板,再把头砍下来示众,而他的三百多斤的躯体就被处理一番之后,连同几只鹿一起被炖了吃掉。
还有一个说法是福王的身体被剁成肉酱,杂以鹿肉下酒,总而言之,福王的躯体都和鹿肉一起被吃掉,此乃“福禄”。不过这更像是民间对于那种享乐的“贵族”群体们的一种想象,因为自己遭受的一切,都与他们毫无关系,他们能够一辈子荣华富贵,自己却忍饥挨饿甚至受到侮辱,自然会怀恨在心,即便是不能亲手解决,把他们的下场说的大快人心一些,也是一种安慰。
事实上,朱常洵并没有这样,在李自成军队将他捉拿到之后,直接就杀了,并没有太多的波折,而他的福王宫也被烧毁。幸而朱常洵并没有被立为太子成为皇帝,否则这样的人当了皇帝,只会加速明朝的灭亡。
相关参考
福王朱常洵亦称老福王,是明神宗万历帝的儿子。据说他的结局是被李自成做成了福禄酒。按照《明史》卷309《李自成传》的记载,李自成是一个非常凶残的人。那么,真相究竟是怎样的。书中说,李自成“鸱目曷鼻,声如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二十日,河南洛阳福王府邸里,人声鼎沸,烈焰腾腾。王府中堂广场上,烘烧着一口从洛阳郊外迎恩寺抬来的“千人锅”。巨大的铁锅内,撒满姜、葱、蒜、桂皮、花椒以及无数高汤炖煮用料,奇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二十日,河南洛阳福王府邸里,人声鼎沸,烈焰腾腾。王府中堂广场上,烘烧着一口从洛阳郊外迎恩寺抬来的“千人锅”。巨大的铁锅内,撒满姜、葱、蒜、桂皮、花椒以及无数高汤炖煮用料,奇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二十日,河南洛阳福王府邸里,人声鼎沸,烈焰腾腾。王府中堂广场上,烘烧着一口从洛阳郊外迎恩寺抬来的“千人锅”。巨大的铁锅内,撒满姜、葱、蒜、桂皮、花椒以及无数高汤炖煮用料,奇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二十日,河南洛阳福王府邸里,人声鼎沸,烈焰腾腾。王府中堂广场上,烘烧着一口从洛阳郊外迎恩寺抬来的“千人锅”。巨大的铁锅内,撒满姜、葱、蒜、桂皮、花椒以及无数高汤炖煮用料,奇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二十日,河南洛阳福王府邸里,人声鼎沸,烈焰腾腾。王府中堂广场上,烘烧着一口从洛阳郊外迎恩寺抬来的“千人锅”。巨大的铁锅内,撒满姜、葱、蒜、桂皮、花椒以及无数高汤炖煮用料,奇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二十日,河南洛阳福王府邸里,人声鼎沸,烈焰腾腾。王府中堂广场上,烘烧着一口从洛阳郊外迎恩寺抬来的“千人锅”。巨大的铁锅内,撒满姜、葱、蒜、桂皮、花椒以及无数高汤炖煮用料,奇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二十日,河南洛阳,福王府邸。在宏伟壮丽的飞檐红墙映衬下,王府中堂广场尤显平阔。人声鼎沸中,烈焰腾腾,珍稀香木制成的无数王府家俱皆成为柴木,烘烧着一口从洛阳郊外迎恩寺抬来的“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二十日,河南洛阳,福王府邸。在宏伟壮丽的飞檐红墙映衬下,王府中堂广场尤显平阔。人声鼎沸中,烈焰腾腾,珍稀香木制成的无数王府家俱皆成为柴木,烘烧着一口从洛阳郊外迎恩寺抬来的“
373年前的今天,在中原大地上,曾经发生过一件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大事件:明末李自成起义军攻破洛阳。在攻陷洛阳之前,尽管李自成有起义农民军数万人,但多是河南饥民,战斗力相当低劣,其战斗骨干仍是其旧部约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