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英雄中被历史埋没的超一流悍将高顺

Posted 三国 高顺 英雄

篇首语: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英雄中被历史埋没的超一流悍将高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三国英雄中被历史埋没的超一流悍将高顺

2、关羽是其手下败将 三国超一流战将高顺战绩辉煌

三国英雄中被历史埋没的超一流悍将高顺

三国是一个谋臣如雨,猛将如云的时代,刘备的五虎上将让人心驰神往,而三国志中也将《张乐于张徐》列为一传,并称为曹操的五大良将,而吕布是三国时期一等一的高手,都说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吕布手下的人物都很有分量。一个陈宫,谋略不在荀彧程昱之下,可惜大多只用阳谋,只会耍小手段,经常遭陈登父子的掣肘。武将也不少,第一流的当属高顺和张辽。其余宋宪魏续侯成等人也不是泛泛之辈。

高顺是个猛将,想当年,他的部属仅有七百多人,就发挥出了极强的战斗力。平日的武器铠甲都修缮得精练整齐。每逢战事,几乎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人们给了他的部队一个称号——陷阵营,就跟敢死队差不多。

尽管高顺出道不久,却跟当时非常顶尖的人物交过手,高顺的战绩如下:

其一,曾经大败刘备手下大将关羽张飞的队伍。建安三年,吕布与刘备反目,派高顺统率大军攻击小沛的刘备军。即使是拥有关张两位“万人敌”的刘备军,也没有能够抵挡“陷陈营”的兵锋,高顺占领小沛。

其二,打败关羽张飞的队伍不久,高顺一直驻守于吕布的主城下邳,并击败了由曹操大将夏侯惇所统领的军队。所以三国演义的第十八章提到,高顺军在下邳城外与夏侯惇军交战时曾与其单挑。双方大战了四五十个回合夏侯惇击败了高顺,高顺欲退回城内,夏侯惇则令其战马追赶。夏侯惇追赶至高顺军深处,此时,高顺的部下曹性偷偷地用弓箭瞄准了夏侯惇,然后,弓箭射中了夏侯惇的左眼。夏侯惇把箭矢从眼睛里拔了出来,而且眼球也随着箭矢被拔了出来,随后,他吞下了自己的眼球并策马直奔曹性,一枪刺穿了曹性的面部,曹性身死,高顺则命令部队进攻。最后,高顺击败了夏侯惇的部队。

高顺不是单纯的勇猛,而且做人很正派,史载: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短短十一字里,一位严毅威重,清廉自守,生活朴素严谨,善于自我克制的真正军人形象跃然纸上。这样的将军本来可以成为当时一流的名将名垂青史,可惜因为高顺一生错投了庸主,反而默默无闻。

高顺不是不知道吕布是什么样的人,但他是个千金一诺的人物,既然认定了吕布是个人物,就旗帜鲜明的跟着吕布,哪怕前面充满了艰难险阻,甚至万丈深渊也在所不惜。

高顺是个有思想的将领,不是大老粗,心里有很多意见。这些意见他总是要传达给吕布听,次吕布要亲自出军向臧霸索要财物,高顺劝他珍惜名声,不要为这等无谓的行为出兵,实际上是变相的劝谏吕布不要过于贪图小利。吕布自然不会听从。高顺常对吕布说:“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实际上就是含蓄的指出了吕布翻覆无常,轻狡刚愎的毛病。吕布呢?“知其忠而不能用”。不仅如此,郝萌反后,吕布开始猜忌诸将,甚至剥夺了高顺的兵权交给自己自以为最信任的魏续,直到作战时才赋予他临时指挥权,面对如此的猜忌与冷遇,高顺仍然无悔的为吕布作战直至最后。(“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从郝萌反后,更疏顺。以魏续有外内之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及当攻战,故令顺将续所领兵,顺亦终无恨意”)。

高顺不是张辽,与刘备的关羽私交甚厚;高顺不是宋宪魏续,深受吕布的器重;可是当吕布这棵大树被连根拔的时候,张辽投降,宋宪魏续甚至做了别人的帮凶,而只有这一位高顺将军引颈受戮,大义凛然。尽管三国少了一位叱咤风云的名将,但是人间却多了一丝无愧千秋的忠魂。

关羽是其手下败将 三国超一流战将高顺战绩辉煌

提起高顺,就不得不提张辽。就是张辽这位威震逍遥津打得孙权满地找牙的名将,在若干年前居然还只是给高顺打个副手的份。不过,在那个时候他们的领导吕布还很风光。

当然,这个曾经力压张辽一头的高顺,确实也是一位有两把刷子的人物。我们先来看一下裴松之注解的《三国志》:“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有去无回,有我无敌”,军规严密的“陷阵营”在性质上应该有点类似现代的“海豹突击队”。正因“陷阵营”的强悍,名将关羽、夏侯惇在小规模的遭遇战中均成了高顺的手下败将。只可惜,高顺生不逢时,他的领导吕布是个轻率的人。高顺曾经经常劝谏吕布说:“凡是破家亡国的君主,并不是手下没有忠臣和能臣,是因为君主不能用人。将军每次的言行举动,都不肯深思熟虑,在事后却推诿于‘失误’,将军的这种失误太多了。”

不过,对于高顺的忠言逆耳,吕布全当了耳边风,最后导致了在同曹操交战中全军覆没。破关后,同样沦为阶下囚的三位名将的气节也全然不同,吕布乞求生机不得;张辽在一番思想斗争后降了曹操;只有高顺,拒不投降,最后以身殉主。替高顺惋惜的是,为了吕布这样一个不值得去卖命的领导,一流战将就这般将星陨落。

高顺也是一个忠臣。他死心塌地的跟随吕布,虽然他知道吕布不会成就大事。高顺经常劝谏吕布说:“凡是破家亡国的君主,并不是手下没有忠臣和能臣,是因为君主不能用人。将军每次的言行举动,都不肯深思熟虑,事后推委于‘失误’,将军的这种失误太多了。”高顺这段话,不仅适用用于治兵理国,对现代企业用人也很有现实意义。吕布也知道高顺是个忠臣,但是他出于种种考虑不能用高顺(布知其忠,然不能用——英雄记)。吕布和郝萌反后,更加疏远高顺。

魏续和吕布有亲戚关系,吕布便将高顺的部属全部交给魏续带领,实际上就是夺了高顺的兵权。但有战事的时候,吕布也离不了高顺,还让他指挥他原来的部队去作战,而平日,这些部队归魏续统领。即便如此,高顺从跟随吕布,到为吕布赴义,始终没有恨意怨言。

《三国演义》上说,高顺被曹操俘虏后,曹操问他:“汝有何言?”高顺默然不语。然后曹操缢杀了高顺。这段描写很光彩照人,高顺的人格也在他“默然不语”中得到了升华。他没有象张任那样,说出“忠臣不侍二主”流芳万世的言语;没有象陈宫那样,做出激烈的反应,主动慷慨就义;没有象张辽那样,顺应那个时代的处世理念——良禽择木而栖。

历史上对高顺的记载确实不多..但此人,猛将也。

客观地评价高顺,将他排为三国中一流的武将应不为过。

相关参考

关羽是其手下败将 三国超一流战将高顺战绩辉煌

提起高顺,就不得不提张辽。就是张辽这位威震逍遥津打得孙权满地找牙的名将,在若干年前居然还只是给高顺打个副手的份。不过,在那个时候他们的领导吕布还很风光。当然,这个曾经力压张辽一头的高顺,确实也是一位有

关羽是其手下败将 三国超一流战将高顺战绩辉煌

提起高顺,就不得不提张辽。就是张辽这位威震逍遥津打得孙权满地找牙的名将,在若干年前居然还只是给高顺打个副手的份。不过,在那个时候他们的领导吕布还很风光。当然,这个曾经力压张辽一头的高顺,确实也是一位有

历史人物 三国中被严重弱化的十大悍将,第一名远超赵云。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在这个猛将如云,良将如雨的年代,我们想不记住某些虎将,确实很难。尤其是《三国演义》的广泛影响,说起名将,蜀汉的五虎上将,东吴四英将,曹魏的五子良将,八虎骑,可以说是非常出名。然而在《

历史人物 著名将领高顺是个怎样的人

  三国是一个能人辈出的时期,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也可以说是乱世出英雄。现在,小编要说的是出生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将领,一个被誉为“完美军人”——高顺。那么,高顺是个怎样的人呢?高顺

战功卓着的朱灵 被罗贯中埋没的魏国开国名将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全书前期的一个小高潮。在这章中,曹操和刘备这两个命中劲敌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品酒论英雄”这种和平的方式展开了步步惊心的较量。无论是曹操的锋芒毕露...

历史人物 三国高顺_三国高顺是什么人

三国高顺是什么人  高顺  开放分类:历史人物、三国、武将、名人、将军  历史传记  (156~198年)高顺清白威严,骁勇有智,衷心仁义。不饮酒,不受馈遗。每谏布:“以智者、慎思而行”。布知其忠,然

历史人物 三国高顺_三国高顺是什么人

三国高顺是什么人  高顺  开放分类:历史人物、三国、武将、名人、将军  历史传记  (156~198年)高顺清白威严,骁勇有智,衷心仁义。不饮酒,不受馈遗。每谏布:“以智者、慎思而行”。布知其忠,然

战功卓着的朱灵 被罗贯中埋没的魏国开国名将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全书前期的一个小高潮。在这章中,曹操和刘备这两个命中劲敌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品酒论英雄”这种和平的方式展开了步步惊心的较量。无论是曹操的锋芒毕露

德勇悍将夏侯惇令人大开眼界的死因揭秘

虽然战绩不多,但是作为曹操的心腹将领,夏侯惇还是有着丰富的履历:公元196年,也就是夺回兖州的第二年,曹操接汉献帝,回到了许都,而夏侯惇被封河南尹;公元198年,失去徐州的刘备,被吕布将领高顺攻击,曹

德勇悍将夏侯惇令人大开眼界的死因揭秘

虽然战绩不多,但是作为曹操的心腹将领,夏侯惇还是有着丰富的履历:公元196年,也就是夺回兖州的第二年,曹操接汉献帝,回到了许都,而夏侯惇被封河南尹;公元198年,失去徐州的刘备,被吕布将领高顺攻击,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