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第一个废除的藩王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
Posted
篇首语: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使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建文帝第一个废除的藩王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建文帝第一个废除的藩王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
明太祖朱元璋去世之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登基。朱允炆登基之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儿,就是削藩。朱允炆深知藩王势大,在封地拥兵自重常有不法之事,不利于中央统治,于是决心削藩。
我们都知道建文帝削藩的后果,就是自己的皇位被叔叔朱棣推翻,生死不明。但在朱棣之前,建文帝其实已经成功废除了五位藩王。五位藩王中,第一位被废的是朱棣的同母亲弟弟周王朱橚。
对于建文帝而言,第一个废除周王朱橚好处多多,最重要的就是防止与朱棣血脉亲近的他暗中支持朱棣,对中央不利。
从建文帝的角度而言,一切为巩固中央权力的需要,自己做的并没有错。但是朱橚从某方面来说,却是一位好王爷,他在世之时做的一件事不仅利国利民,让他流芳后世,还受到世界各地学者的敬仰。
洪武三年,朱橚被朱元璋封为吴王。洪武十三年的时候,朱元璋认为吴地是天下财赋之地不适合就藩,于是改封周王,洪武十四年就藩开封。
洪武二十二年的时候,朱橚因为擅自离开封地而被朱元璋迁往云南。云南是偏远之地,百姓生活比较贫苦,生病的人多却没钱看病买药。朱橚感念民间疾苦,于是利用自己的力量组织专门人士,收集整理各药方,与此同时还研究各种药材植物的具体用法。
朱橚不仅请来懂药方药材的大夫,还请来画师,使得他参与编著的书籍文字图画清晰,刊印之后为当地医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在朱橚参与编著的四本主要医药学著作中,影响最大的要属《救荒本草》。所谓“救荒”,直白点说就是救济灾荒。
中国国土辽阔,物产丰富,但同时也面临各种各样的灾难。元朝时统治黑暗,灾祸连年赋税严重,底层百姓们生活贫苦,吃糠咽菜甚至靠吃草根树皮保命。民间的贫寒,一直到明初都没有缓过来。
粮食不够吃,吃夜草树皮已经成为必然。但并非所有的野草树皮都能吃,若是吃到有毒的得不偿失。面对这种情况,基于以往底层百姓的生活经验,朱橚下令编著这本救荒植物著作。
为了研究药物的价值,研究野草的可食用性,朱橚还专门开辟了一块面积广阔的植物园,用以观察各种植物。
除了总结可食用植物药物之外,朱橚还研究如何简单的去除一些植物的毒性,使得它们变得可以被人食用。由他研究的用豆叶与有毒植物商陆一起蒸煮祛毒等,便属于此列。
朱橚对医药学付出巨大精力,一直到他被建文帝贬为庶民也没有放弃。而他的成就,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后世,都是十分有用的知识。
朱橚的《救荒本草》后来流传到日本地区,受到日本学者青睐。英美各国的学者都大肆称赞朱橚等中国人,在人道主义方面所做的贡献。
朱橚老老实实呆在封地研究药草并没有错,可惜遇上建文帝削藩,加上是朱棣亲弟弟,最终成为第一个被建文帝削藩的藩王。
相关参考
刘义隆,是宋武帝刘裕的儿子,小字车儿,也是中国南北朝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文帝。刘义隆登基之后,励精图治,在宋武帝刘裕打下的基础上,开创了“元嘉之治”,将刘宋王朝带入一个新阶段。后世对于刘义隆本人的评
刘义隆,是宋武帝刘裕的儿子,小字车儿,也是中国南北朝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文帝。刘义隆登基之后,励精图治,在宋武帝刘裕打下的基础上,开创了“元嘉之治”,将刘宋王朝带入一个新阶段。后世对于刘义隆本人的评
超级网剧《河神》在豆瓣的评分已经高达8.2啦,远超“鬼吹灯系列”。 剧中魔古道的掌教人连化青是第一大反派,和丁卯、郭得友、顾影、肖兰兰等人展开智慧与勇气的较量。 在最新
正如古代有“四大美女”,人们也列出了一个“四大美男”的名单,而卫玠便是其中一位大帅锅。 卫玠生活的时代是晋朝,他的美貌举世无双,倾国倾城,是当之无
窦婴是谁,人家是窦漪房的亲侄子,是皇亲贵胄,身份地位都是摆在那里的,他怎么就不能当上丞相了? 非也!非也!西汉的丞相可不是一句皇亲贵胄就能当得上的。从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以来,一直到汉文帝灌婴之间
赢华又被称为公子华,赢华在历史上不怎么出名。他的事迹史学家也记载得不多,他的故事我们只能在别人的口中,对他有个大概的了解。在脑海中,细细地勾画他的轮廓,一个王朝宗室的公子,赢华,他也像历史上很多普
赢华又被称为公子华,赢华在历史上不怎么出名。他的事迹史学家也记载得不多,他的故事我们只能在别人的口中,对他有个大概的了解。在脑海中,细细地勾画他的轮廓,一个王朝宗室的公子,赢华,他也像历史上很多普
历史上的荆轲刺秦转瞬就过了几千年,当我们再回头回顾这件事的时候,除了能够看到当年在风萧萧、水啸啸边,高歌着:“壮士一去夕不复返。”的荆轲,我们还能记住另一个悲壮的身影,他就
历史上的荆轲刺秦转瞬就过了几千年,当我们再回头回顾这件事的时候,除了能够看到当年在风萧萧、水啸啸边,高歌着:“壮士一去夕不复返。”的荆轲,我们还能记住另一个悲壮的身影,他就站在荆轲的身边,他坚定的眼神
历史上的荆轲刺秦转瞬就过了几千年,当我们再回头回顾这件事的时候,除了能够看到当年在风萧萧、水啸啸边,高歌着:“壮士一去夕不复返。”的荆轲,我们还能记住另一个悲壮的身影,他就站在荆轲的身边,他坚定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