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排名最后 曹操的五子良将大排名
篇首语: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于禁排名最后 曹操的五子良将大排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于禁排名最后 曹操的五子良将大排名
一代枭雄曹操手下有诸多能臣良将,其中最有名的就要属五子良将了。五子良将都是曹操手下干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们之间的排名。
NO.1:张辽
张辽(169-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智勇双全的一代名将,曹操麾下五大将之首。张辽随曹操四处征讨,战功累累。与关羽同解白马之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斩乌丸单于蹋顿于柳城,又讨平梅成、陈兰争贼寇。其指挥才能在合淝战役时发挥得淋漓尽致,仅以八百精兵就大破东吴十万大军,威震江东。江东儿啼不肯止者,其父母以辽名吓之。被曹操拜为征东将军。曹丕称帝仍令张辽守御孙权。张辽屯雍丘,却在此得病。但张辽不负众望,以抱病之躯击退吴将吕范。
NO.2:徐晃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杨(今山西洪洞东南)人。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勋,于官渡率兵截烧粮草,平马超时率先渡河,守汉中时大败蜀将陈式。樊城之战中徐晃作为曹仁的援军击败关羽,因于此役中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曹丕即位称帝后,官拜右将军,封逯乡侯,后进封杨侯。击败刘封于上庸后,驻守阳平关,改封阳平侯,假节钺,食邑3000,魏明帝时期,徐晃病逝。徐晃对曹氏集团忠心耿耿,曾说过:“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当以功自效,何用私誉为!”
NO.3:乐进
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卫国(今山东莘县)人本是曹操麾下的文官,后来转为武将。以胆识英烈而著名,随军多年,南征北讨,战功无数。从击袁绍于官渡,奋勇力战,斩袁绍部将淳于琼。又从击袁谭、袁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不久乐进别击黄巾、雍奴、管承,皆大破之。从平荆州,留屯襄阳,进击关羽、苏飞等人,击退其众,南郡诸郡的山谷蛮夷都前往乐进处投降。
NO.4:张郃
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鄚人,戎马一生,以用兵巧变、善列营阵,长于利用地形著称。随曹操攻乌桓、破马超、降张鲁,屡建战功。继与都护将军夏侯渊留守汉中。215年,率军进攻巴西宕渠,被蜀将张飞击败。后任荡寇将军。219年,从夏侯渊迎战刘备军于定军山,当夏侯渊战死,全军危急之际,张郃代帅,率部安全撤退。后屯陈仓。连诸葛亮也承认他勇猛过人,是蜀国大患。
NO.5:于禁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此人最大的长处就是善于练兵。曾于张绣造反时讨伐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同时为迎击敌军而固守营垒,因此曹操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之战中,于禁在败给关羽后投降,致使晚节不保。所以排名最后。
为什么官职都不高? 曹操的五子良将战功赫赫
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
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合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现代人将其称之为“五子良将”或“魏五子”。
但是,喜欢看三国的朋友,一定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曹魏五子良将战功赫赫,完全不必曹氏兄弟和夏侯兄弟差啊,为什么官职都不高呢?
先说功劳,张辽,本是吕布的八健将之一,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此后随曹操征讨,战功累累。与关羽同解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率先锋在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又讨平辽东柳毅、淮南梅成、陈兰等。濡须之战后,曹操任命张辽、李典、乐进等守合肥。张辽多次击退孙吴进攻,在建安二十年(215年)的逍遥津之战,更是以七千之众大破十万大军,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声名大噪。
乐进,以胆识英烈而从曹操,随军多年,南征北讨,战功无数。从击袁绍于官渡,奋勇力战,斩袁绍部将淳于琼。又从击袁谭、袁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不久乐进别击黄巾、雍奴、管承,皆大破之。后来从曹操征孙权,假进节。曹操回师后,留乐进与张辽、李典屯于合肥。又以乐进数有军功,迁右将军。
于禁,鲍信的部下,后来跟着曹操,曹操见其人弓马熟娴,武艺出众,命为点军司马。在曹操突击徐州时,他与夏侯敦、典韦一起作为前锋,可以说是骁勇善战的表现。在宛城之战,曹操被张绣偷袭,典韦战死,全军溃退。夏侯敦所部青州军下乡劫掠,被于禁沿路杀掉。张绣军到,于禁率先出战,身先士卒,大破张绣。本来一次彻底的完败居然有个好结局。后来,历次军事行为,于禁都多少参与,比如官渡之战,官渡行营总指挥即是于禁,以两千军拒河北军十万,可见其胆略。于禁,军纪严明,很受士兵的敬重,带兵打仗,也胜多败少,在曹军中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216年,于禁迁为左将军,假节钺,仅此夏侯惇,曹操手下武将第二号人物。救援曹仁,襄樊之战中,于禁在败给关羽后投降,致使晚节不保。
张颌,属冀州牧韩馥为军司马。袁绍取冀州,张郃率兵投归,任校尉。因破公孙瓒有功,迁为宁国中郎将。后在官渡之战中投降曹操。曹操时代,后任荡寇将军。曹丕称帝后,升左将军,封鄚侯。在街亭大败蜀军,迫其退回汉中。因功升征西车骑将军。231年,领兵追击蜀军,至木门中箭亡。张郃戎马一生,以用兵巧变、善列营阵,长于利用地形著称。
徐晃,徐晃原为杨奉部将,跟随汉献帝回洛阳后,曹操讨伐杨奉,徐晃投奔了曹操。官渡之战,徐晃跟随曹操打败了袁绍大将颜良,攻占了白马城。又进军到延津,打败了袁绍另一员大将文丑。在平定河北时,徐晃建议曹操允许易阳城投降,防止其他各城拼死抵抗,对平定河北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平定关中马超、韩遂等人叛乱时,曹操来到潼关,徐晃建议曹操从蒲阪津渡河,迅速截击敌军后部。曹操采纳后,徐晃率领四千精兵渡河成功并站稳了脚跟,使曹操大军得以渡河,这对曹操平定关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徐晃最有名的战例是解了樊城之围。当时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一时令中原震动。徐晃奉命解救困守在樊城的曹仁。徐晃亲率五千兵士冲锋,在关羽军撤退时跟随进入蜀军营区继续作战,终于打破了关羽的包围圈,救出了曹仁。
说到官职,曹操在世,张辽最高军职为征东将军,曹丕继承王位,张辽转为前将军。乐进,因死在曹操之前,最高职务是右将军。于禁在曹操时期最高军职为左将军,假节绒。张郃在曹操时期军职为荡寇将军,封都亭侯。徐晃在曹操时期军职为平寇将军。
相比之下,同时期,曹操时期,军队职务最高的是夏侯惇,前将军;夏侯渊,征西将军;曹仁,征南将军;曹洪,都护将军。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曹操任人唯亲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曹洪、曹仁最初自带兵马追随曹操,光凭这一点就令他们有别于其他人。夏侯惇虽然没有自带兵马,但他和曹操一同在扬州募兵,是组建曹操中军的首脑之一,也就是说这只军队最初由曹操、夏侯惇、曹仁、曹洪联手组成。在哪个时代,哪怕是曹操,也只能让自己的兄弟,当总司令。
相关参考
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合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
于禁与张辽、徐晃、乐进、张郃四人同为曹操的五子良将,但地位明显要高于另外的四人,是曹操的肱股亲信,对其他部队有监督权。能达到这个地位,全是于禁凭着自己的能力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于禁是在鲍信讨伐黄巾军时招
于禁与张辽、徐晃、乐进、张郃四人同为曹操的五子良将,但地位明显要高于另外的四人,是曹操的肱股亲信,对其他部队有监督权。能达到这个地位,全是于禁凭着自己的能力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于禁是在鲍信讨伐黄巾军时招
于禁与张辽、徐晃、乐进、张郃四人同为曹操的五子良将,但地位明显要高于另外的四人,是曹操的肱股亲信,对其他部队有监督权。能达到这个地位,全是于禁凭着自己的能力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于禁是在鲍信讨伐黄巾军时招
乐进是东汉末年曹操的大将,与张辽、张郃、于禁、徐晃并称为曹魏“五子良将”。今天小编为大家揭秘乐进的生平简介与乐进怎么死的。乐进简介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卫国(今山东莘县)人。东汉末年曹操部
乐进是东汉末年曹操的大将,与张辽、张郃、于禁、徐晃并称为曹魏“五子良将”。今天小编为大家揭秘乐进的生平简介与乐进怎么死的。乐进简介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卫国(今山东莘县)人。东汉末年曹操部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三国时期魏国武将。本为鲍信部将,后属曹操,曾于张绣造反时讨伐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同时为迎击敌军而固守营垒,因此曹操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然
曹操非常喜欢李典,为什么最后李典没能进入五子良将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将分别是,乐进、于禁、张辽、张郃还有徐晃这五个人有勇有
【战争与历史原创56期】熟读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三国枭雄当中以曹操、刘备、孙权最为出名,因为东汉末年各路军阀相机而起,最终只有这三位笑到最后,由于有曹、刘、孙三位的存在,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大量的能
【战争与历史原创56期】熟读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三国枭雄当中以曹操、刘备、孙权最为出名,因为东汉末年各路军阀相机而起,最终只有这三位笑到最后,由于有曹、刘、孙三位的存在,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大量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