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卡尔逊突击队师从八路军 在太平洋战场屡立战功

Posted 八路军

篇首语: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美国卡尔逊突击队师从八路军 在太平洋战场屡立战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美国卡尔逊突击队师从八路军 在太平洋战场屡立战功

  1938年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密使、美海军陆战队情报官卡尔逊到晋察冀边区访问考察了近50天。

  卡尔逊回国后,高度评价了八路军抗战的功绩。

data-filtered="filtered" 美国驻华武官卡尔逊访问晋察冀边区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八路军和美军,尤其是美军特种部队相比,无论是军服、武器和战法似乎都有着天壤之别,但很少有人知道,美国特种兵的鼻祖卡尔逊当初就是按照八路军的战法和制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支特种部队。

  卡尔逊是一个正直高尚、富有传奇色彩的美国军人,1896年出生于纽约,16岁参加美国陆军,曾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度担任美国海军陆战队驻华情报官员,1935年担任罗斯福总统在佐治亚州温泉公寓卫队副指挥,与罗斯福有很好的私人友谊,深得罗斯福信任。

data-filtered="filtered" 美国驻华武官卡尔逊访问边区,右为聂荣臻

  1937年他奉命第三次来华担任美国驻华大使馆参赞、美国海军武官处情报官。同时,他还担负着一个秘密使命:直接写信给罗斯福总统汇报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1937年7月,卡尔逊在上海遇到了自己的老朋友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阅读了他正准备出版的《西行漫记》(即《红星照耀中国》)后,卡尔逊决定到延安去。

  12月,他到达延安,在延安期间他被看到的事实所征服。在延安他遇到了另一个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在她的鼓励下,他决定到敌后根据地晋察冀去。1938年初,他历尽艰辛和危险来到了晋察冀。

  一路走来,他对看到的一切感到新奇和疑惑,他满脑子都是问号:为什么敌后根据地的人民有着和其它地方截然不同的精神面貌?共产党和八路军凭什么力量把所有的民众都组织起来了?战争本是一种军事力量的较量,可为什么八路军还要努力搞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八路军游击队的后勤是怎么保障的?武器是怎么解决的?……

  在军区司令部,卡尔逊迫不及待地把他脑子里的疑问提给了聂荣臻司令员。聂司令几乎是花了大半夜的时间耐心细致地回答了他所有的问题: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是根据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实践经验并加以发展而来的,主要就是依靠人民;我们建设根据地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好;我们的军队有着严格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铁的纪律,军队和人民是鱼水关系和血肉关系;我们的武器弹药全靠从敌人手里夺取……

data-filtered="filtered" 美国驻华武官卡尔逊访问边区,聂荣臻与卡尔逊交谈,周立波(左1)翻译

  卡尔逊入神地听着翻译的一字一句,但他还是不明白,战争本是军人之间的较量,为什么要“发动群众”呢?八路军游击队的战法究竟是怎样进行的?

  聂荣臻说:“晋察冀人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巨大而可靠的供给部。群众不仅供应部队吃的、穿的,还负责物资方面的储存和保护。例如,每年我们都通过边区政府,征集一大批公粮。这些公粮,需要多少仓库储存啊!在敌后,我们不可能建立这样多的大仓库,就是有能力建起来,还有敌人经常‘扫荡的问题。敌人对我们是恨之入骨的,‘扫荡时连我们修建的厕所都毁掉了,能允许你的仓库存在吗?部队整日要打游击,也不可能将长年的供应带在身上。怎么办?我们就是依靠群众解决了这个难题。每年征集的大批公粮,我们并不集中起来,就分片储存在某些村子里,部队来了就可以用,走到哪里,哪里都有我们的粮仓。至于公粮的安全问题,也不必担心。敌人的‘扫荡一开始,群众的第一件工作,便是保护公粮,坚壁清野,把公粮藏得严严实实。有史以来,军队的筹粮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句古语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在抗日战争中,就不需要‘粮草先行,到处都有我们的供给部,这是人民群众的一大创造。”

  卡尔逊这个有着20多年军龄的军官听得目瞪口呆,他还是第一次听说靠群众打仗,他惊讶,但更震撼。

data-filtered="filtered" 聂荣臻(前排右1)、周立波(后排左1)陪同美国驻华武官卡尔逊出阜平县政府到军区司令部

  至于八路军是怎样打仗的,聂荣臻建议卡尔逊到部队去了解,可以跟随部队行军打仗就明白了。很快,卡尔逊就见识了八路军和游击队战法,见识了军民团结作战的威力。

  有一次,日军前来袭击一个镇子,游击队在村外阻击,镇里的群众迅速而有序地把所有能吃的东西都搬走了。日军进镇里后什么吃的也没找到,这时候,八路军和游击队又包围了镇子,并向日军猛烈开火。最后,日军狼狈地饿着肚子丢下不少死伤人员逃跑了。

data-filtered="filtered" 美国驻华武官卡尔逊访问边区

  卡尔逊还目睹了另一次战斗过程:八路军根据群众提供的情报准确地伏击了一队日军补充给养的部队,摧毁30多辆日军卡车,缴获一大批武器弹药,打死打伤日军40余人,而八路军仅伤亡4人。虽然战斗规模不大,但这样的战果让卡尔逊吃惊。

  经过行程1200多公里、历时50多天的考察,卡尔逊研究总结了八路军的战法,他认为:八路军的游击战并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而是和一套既广泛又深入的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教育制度让士兵们明白为之而战、为之而生,必要时为之而死的某种东西。卡尔逊把这种东西叫作“伦理训导”。

  5个月后,卡尔逊再次考察晋察冀,他看到的是一个比上次更团结、更巩固、更进步的根据地。之后,这个美国军官成了共产党敌后根据地的“粉丝”,他不遗余力地向外界宣传共产党、八路军和根据地,反对美国政府卖给日本钢铁、石油,呼吁美国支持共产党抗战,并预言中国未来属于共产党。卡尔逊的言行招致了上司的训斥,他毫不犹豫地辞去军职,以一个自由人的身份继续自己的宣传。

  1941年5月,卡尔逊再次入伍。珍珠港事件后,他奉命组建海军陆战队第一独立营——卡尔逊飞行突击营。他完全按照八路军的纪律、制度为榜样建立部队,任命罗斯福总统的小儿子担任参谋主任。他们每周给士兵做形势政治报告,让士兵展开讨论。

  在部队,站岗执勤、排队打饭、行军训练一律官兵平等,卡尔逊还经常给士兵讲八路军的事迹。这支部队后来在太平洋战争中多次以极小的伤亡代价屡立战功,卡尔逊也因此获得他的第26枚勋章——美国海军十字勋章,他也成为美国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英雄和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海军陆战队将领之一。(文:阎丽)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究竟给了苏联多少援助?

♦ 二战欧洲战场最牛的部队,击毙德军47500名,俘虏130万人

♦ 二战时期美国人如何辨别中国人日本人?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相关参考

罗斯福密使亲临晋察冀,学习八路军战术,太平洋让日军大吃苦头

文/周洪新1938年1月,作为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密使、曾任总统的卫队长和美国驻华武官的美海军陆战队情报官卡尔逊上校到晋察冀边区访问考察了近50天。因为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八路军的战术无非是那种打一枪换一个敌

历史秘闻 罗斯福密使亲临晋察冀,学习八路军战术,太平洋让日军大吃苦头

文/周洪新1938年1月,作为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密使、曾任总统的卫队长和美国驻华武官的美海军陆战队情报官卡尔逊上校到晋察冀边区访问考察了近50天。因为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八路军的战术无非是那种打一枪换一个敌

太平洋战场美军伤亡,太平洋战争日军伤亡

太平洋战场美军伤亡太平洋战争日军伤亡  美国首都华盛顿广场上,有一座巨型雕像,五名海军陆战队的士兵在山顶上正奋力插起一面美国国旗。这座雕像根据美联社记者乔·罗森塔尔拍摄的一张二战照片雕塑而成,而这张照

卡尔达诺是谁?卡尔达诺为何自杀?

  预言一事中外都有,外国多称为占星术。中国著名的预言家有袁天罡、李淳风,外国著名的预言家如诺查丹玛斯、珍妮迪克逊、卡尔达诺等。  作为世界闻名的预言家,他们所作出的预言,让很多人信服,当然也不乏反对

甘宁在战场上屡立奇功,救过孙权的命,为何得不到重用?

甘宁在战场上屡立奇功,救过孙权的命,为何得不到重用?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发生在第二次濡须口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甘宁、凌统、张昭、孙权和

历史人物 中国炮弹对日军坦克毫无作用

  1938年,平北抗日战场上,为回击日军情报人员对八路军情况的搜集,宋时轮支队在游击队配合下,把这些宣传品送到了日军大佐的办公桌上。自我介绍:「姓——中华民族,名——坚决抗战」,「往来八达岭上,出入

春秋战国 王翦的故事 屡立战功的王翦

  王翦,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秦王政十一年(公元前236年),率

曹魏第一守将郝昭屡立战功逐渐晋升为杂号将军

公元228年十二月,诸葛亮第二次出兵北伐,率领大军从散关出发,包围陈仓。据《魏略》记载,诸葛亮本来就听说过陈仓坚固,等到了之后,看陈仓早已有准备,又听说魏国大将郝昭就在城中,大为吃惊。郝昭,字伯道,太

曹魏第一守将郝昭屡立战功逐渐晋升为杂号将军

公元228年十二月,诸葛亮第二次出兵北伐,率领大军从散关出发,包围陈仓。据《魏略》记载,诸葛亮本来就听说过陈仓坚固,等到了之后,看陈仓早已有准备,又听说魏国大将郝昭就在城中,大为吃惊。郝昭,字伯道,太

日军中途岛海战的推演,居然认为能全歼美国海军

原创文章作者:雪中自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日本海军一路势如破竹,在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都占据了主动权。在1942年年初,战局的顺利一度让日本海军高层以为是一场幻梦,日本海军虽然料到了忙于欧洲战场的大英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