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授衔的首批开国上将是按什么来定排名顺序的

Posted 上将

篇首语: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55年授衔的首批开国上将是按什么来定排名顺序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5年授衔的首批开国上将是按什么来定排名顺序的

  1955年授衔,大家对十大元帅,十大大将的了解以及排名顺序,那是如数家珍,耳熟能详,但是首批55位上将的排名顺序,除了排前面的那几位,后面的就较少有人能记得清楚,而且也不是很了解为什么会这么排,排名的原则是什么。

  解放军首批55名上将的官方排名如下:

  肖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李涛、傅秋涛、王平、吕正操、傅钟、萧华、甘泗淇、宋任穷、赖传珠、洪学智、周士第、郭天民、周纯全、杨至诚、陈再道、陈奇涵、王宏坤、苏振华、刘亚楼、刘震、陈锡联、韦国清、陈士榘、陈伯钧、锺期光、宋时轮、朱良才、董其武、唐亮、叶飞、杨得志、王新亭、黄永胜、李天佑、陈明仁、贺炳炎、阎红彦、谢富治、陶峙岳、乌兰夫、周桓、杨勇、李志民、赵尔陆

  大多数人对上将的排名理解,基本还是沿用元帅大将的标准,从资历、职务、战功等等去分析比较,比如肖克,按资历来说至少大将的,给上将有点委屈了,所以大家认为肖克做第一上将是理所当然的。不过这有点想当然。

  首先资历这个东西含有一定的主观成分,容易有争议。好在级别是死的,我们可以先抛开资历,从级别上分析一下上面的55位上将。上将里靠前的张爱萍、韩先楚、傅秋涛等,级别是副兵团级,但是排名居然超过了正兵团级的萧华、宋任穷、刘亚楼等,这个有点不好理解。其次,从担任的职务上看,建国后就脱离军界从政,当时军中没有职务的阎红彦,以及跟军队素无联系,因统战需要才列上将的乌兰夫,反而排在志愿军司令杨勇,政委李志民前面,这个也很难解释;另外,从政治地位上看,国民党起义将军陶峙岳、陈明仁也没有理由排在杨勇和李志民前面。

  附55名上将的级别:

  正兵团级33名:张宗逊、宋任穷、赵尔陆、萧克、王震、许世友、刘亚楼、邓华、杨得志、王宏坤、李克农、李达、杨成武、李涛、萧华、甘泗淇、赖传珠、陈奇涵、宋时轮、苏振华、陈锡联、陈士榘、王新亭、谢富治、叶飞、黄永胜、朱良才、杨勇、傅钟、周士第、陶峙岳、董其武、陈明仁。

  副兵团级19名:周纯全、陈再道、彭绍辉、陈伯钧、张爱萍、傅秋涛、韩先楚、唐亮、洪学智、李志民、周桓、李天佑、刘震、杨至诚、王平、钟期光、郭天民、韦国清、吕正操。

  准兵团级1名:贺炳炎

  无军队级别者2名:乌兰夫、阎红彦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实我们只要知道当时中央对上将排名顺序的指导原则,就一目了然了。中央对上将的排名顺序,既不是按他们的职务、级别、资历等条件来定,也不是按姓氏笔划来排序,而是按上将们所在大单位的顺序和任职顺序排列,即第一批55人是按照国防部、军委各总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干部部、总后勤部、训练总监部、武装力量监察部等各总部)、军种、兵种、军事院校、大军区、志愿军等各大军事单位的顺序排列的。

  按这个原则,我们就知道排名第一的肖克,不是因为他的资历高过其他上将,而是因为肖克当时是国防部副部长,在单位排序里国防部是排第一,同样也是国防部副部长的李达排第二就顺理成章了。接下来是总参,时任副总参谋长的张宗逊自然就排在第三了。而作为最后一批志愿军的司令杨勇,政委李志民排末尾,从单位排序上看,也就很好理解了。


♦ 宋任穷传奇人生:从乞讨卖艺到开国上将

♦ 开国上将李聚奎给子女的遗产清单,你绝对想不到!

♦ 开国上将中3名蒋介石的心腹爱将是谁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相关参考

哪位开国上将授衔后3年主动辞职 周恩来给高度评价

核心提示:在1955年首次授衔的55位开国上将,有一位将军参加革命后被毛泽东多次表扬,曾评价他为“军之良才”,称赞他“军事上过硬,政治上合格”。但授衔后仅三年,他放着高级干部不当,却主动辞职卸任,其开

历史人物 周纯全是谁

1955年我军的授衔大会上,55为开国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在55位上将中,有不少人认为萧克上将绝对授低了,以他的资历怎么都得是个大将军衔。但是殊不知还有一位名气不是很大的上将论资历他还在萧克之上,甚至

从开国上将一路做到副总理,为何死后被开除党籍骨灰移出八宝山

那些挺过了战火纷飞的年代,带领官兵们开创了新中国的各级将领们,开国后大都加官进爵,封王拜相了。可有一位将军,55年授衔的时候给了开国上将的军衔,还通过自己的努力,一路从一个将军做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

历史人物 他原本应授开国上将,却因一个能力太突出,错过了授衔

1955年我军授衔时,除了那57位开国上将之外,其实还有不少人足以授上将,却因各种原因遗憾错过,比如耿飚。耿飚早在红军时期就是红4军参谋长,尤其是长征时,曾担任前卫团团长,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打了无数硬

历史秘闻 从开国上将一路做到副总理,为何死后被开除党籍骨灰移出八宝山

那些挺过了战火纷飞的年代,带领官兵们开创了新中国的各级将领们,开国后大都加官进爵,封王拜相了。可有一位将军,55年授衔的时候给了开国上将的军衔,还通过自己的努力,一路从一个将军做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

历史人物 他是伟大的开国上将,在一场战役中被炮弹震碎了右臂

1955年,我国决定开始授衔,对那些在建国中表现十分优秀的将领授予军衔,以表彰他们为国英勇奉献的精神和事迹。的确,他们为国家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应该得到这样的待遇。当时授予了十大元帅,十大将军,还有55

这位国军高官55年成开国上将 为何年近百岁才入党

核心提示:陶峙岳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解放勋章,一生廉洁自律,生活简朴却一直以未曾入党引以为憾。1949年的时候陶峙岳已经年近60,后率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1965年郑重申请入党,却因

55年被授予解放军将军军衔的国民党将领共几位

核心提示:世界上除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恐怕没有哪支军队会在一次授衔中给15位起义将领授衔。1955年开国将帅授衔资料图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佚名,原题:1955年首次授衔的前前后后,节选永载史册的授衔

历史人物

一说起开国元帅和开国大将,许多人都知道是有排名顺序的。比如朱德是第一元帅,粟裕是第一大将。可是上将、中将、少将的排名谁先谁后,就没有正式的说法了。至于再后面的大校,不仅没什么人在意排名先后,甚至大多数

1955年开国上将排名

1955年开国上将排名:1、萧克。2、李达。3、张宗逊。4、李克农。5、王震。6、许世友。7、彭绍辉。8、张爱萍。9、杨成武。10、韩先楚。11、李涛。12、傅秋涛。13、王平。14、吕正操。15、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