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精良的医家为什么被称作“杏林高手”

Posted 凤阳

篇首语:业精于勤,荒于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术精良的医家为什么被称作“杏林高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术精良的医家为什么被称作“杏林高手”

  董奉,字君异,侯官(现今福建闽县)人,生於三国时代(约公元221~264年之间)。董奉少年时期,除了学习古籍经典之外,发奋钻研岐黄之术,立志要做一位济世的医生。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一位高人,因而修得道术,不但医术极为高明,而且能够预言风雨,民众都视他为能“呼风唤雨"的仙人。

  道术对修身养性,有其一番道理。董奉修得道术后,青春长留,驻颜不变。据说有一个在侯官出生的少年,第一次见到董奉时,董奉已是四十出头的人,五十年后,此人回侯官探亲,看见许多当年的邻居朋友,都已经老的老,死的死,唯有董奉的颜貌一如往日,没有一点变化,心中很奇怪,就问董奉:“当初我看到先生是中年人,而今我已满头白发,您却仍然健壮如中年,先生是否得道?”董奉回答:“偶然耳”。

  长生不老,乃是历代许多帝王、权贵们梦寐以求的事,但如白居易的诗所说:“又无大药驻朱颜”。因此,前来寻求“长生不老”的“仙药”和“法术”的人,日益增多,搅得董奉终日不能安宁,于是,他便离开家乡,周游天下,以医术济世救人。

  他经过交州(现今广西),刺史士燮罹中毒性休克,厥亡三日,经董奉救治,死而复生,这一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江南。士燮全家万分感激,特地在府邸的旁边建造了一座高楼,供董奉居住,一日三餐均亲自侍奉。一年后,董奉谢绝了士燮的盛情挽留,离开交州北上。

  途经钟离(今安徽凤阳)时,他看到当地人民由于三国争战而贫病交加,十分同情,便在凤凰山之南六十里的一个贫困的小山坡上居住下来。他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把江南种植果木的农业技术知识传播给钟离农民,鼓励人们在荒山坡上种植杏树以救荒致富,可惜很多人对这位悬壶治病的“游医郎中”,提倡的种杏致富的意义持怀疑态度,并不实行。于是,董奉定下了一奇特的规章:看病不收费用,但重病者病痊愈后,要在他居住的山坡上种植杏树五株;病轻者,种一株。

  由于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远近患者纷纷前来求治,数年之间就种植了万余株杏树,成为一遍杏林。杏子成熟时,董奉写了一张告示,规定:来买杏的人,不必通报,只要留下一斗谷子,就自行摘一斗杏去。他把杏子交换来的谷,用以救济贫民。据说,每年有二、三万贫病交加的人,受到董奉的救济。《寰宇记》云:“钟离县杏山,吴时董奉居于此,为人治病,惟令种杏五株,数年,杏至万株。”《凤阳县志》也载有,“杏山在府治南六十里,吴时董奉种杏于居此山为人治病。”后来,董奉离开钟离(凤阳)到了庐山定居,不数年,在他的住处又种植了十多万株杏树,所以在庐山也有杏林遗迹,但最早的杏林在凤阳。

  董奉在庐山遗迹颇多,根据资料和史实基本可以确定:

  1、山南般若峰下今归宗寺、渊明醉石间有董奉居住过的杏林草堂,称为董奉馆,又称董真人升坛,后在此处又曾建杏坛庵,清代名为香泉寺。

  2、山北莲花峰下(现称龙门沟),董奉去世后,当地人怀念他,在其升仙处建太乙宫祀之,观内有丹井,观后有种杏轩等。

  3、西林寺后山的伏虎庵是董奉“虎口取骾”和“虎守杏林”遗址。

  4、距董奉馆3华里即今东林寺西北1华里处有董奉的炼丹台等。

  董奉去世后,“杏林”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明代名医郭东就模仿董奉,居山下,种杏千余株。苏州的郑钦谕,庭院也设杏圃,病人馈赠的东西,也多去接济贫民。元代的书画家赵孟俯病危,当时的名医严子成给他治好了,他特意画了一幅《杏林图》送给严子成。

  后来,人们在称赞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的医生时,也往往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杏林高手”等词句来形容。近现代的一些医药团体、杂志刊物也常以“杏林”命名。“杏林”,已成为医界的别称。有关“杏林”的佳话,不仅成为民间和医界的美谈,而且也成为历代医家激励、鞭策自己要努力提高医技,解除病人痛苦的典范,“杏林”也成了医学界的代名词。


♦ 中国人为什么把女婿称作“乘龙快婿”?

♦ 南瓜为什么又被中国人称作为“倭瓜”?

♦ 北京为什么又被称作“四九城”?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明朝外科学家陈实功简介,<医家五戒十要>作者陈实功小故事

人物简介陈实功(1555~1636年),字毓仁,号若虚,江苏南通人,明代著名外科学家,自幼精研外科医术,“心习方,目习症,或常或异,辄应手而愈”。陈实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于1617年编著《外

历史上唯一一位女御医义妁的传奇人生 义妁简介

...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女医生,被誉为巾帼医家第一人。因医术高超被召入宫,专为皇太后治病。是中国古代4位(晋代鲍姑、西汉义妁、宋代张小娘子、明代谈允贤)女名医之首。身世坎坷矢志不渝汉武帝时期,义妁父母遭到太医院...

华佗简介

 华佗简介  华佗,字符化,是东汉时杰出的医家。他曾到过很多地方为人治病,方法简单有效,受到了百姓的爱戴。  华佗是一位精通医术的著名医生,尤其出名的是他在外科方面的成就。他到了哪里,都会受

三国历史 华佗简介

 华佗简介  华佗,字符化,是东汉时杰出的医家。他曾到过很多地方为人治病,方法简单有效,受到了百姓的爱戴。  华佗是一位精通医术的著名医生,尤其出名的是他在外科方面的成就。他到了哪里,都会受

历史上唯一一位女御医义妁的传奇人生 义妁简介

义妁,汉武帝时河东人,今永济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女医生,被誉为巾帼医家第一人。因医术高超被召入宫,专为皇太后治病。是中国古代4位(晋代鲍姑、西汉义妁、宋代张小娘子、明代谈允贤)女名医之首。身

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四大女名医之一,义妁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义妁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义妁,河东(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王范乡姚张村)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女医生,被誉为巾帼医家第一人。因医术高超被召入宫,专为皇太后治病。是中

简观京城四大名医人生历程

在20年代就已闻名遐迩的北京四大名医,为施今墨、萧龙友、孔伯华、汪逢春。这四位医家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对近百年来中医界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他们的人生道路,恰是一部中医百年兴衰史的缩影

历史人物 如果华佗没有被曹操杀死,他就真的可以治好曹操的病吗?

三国时期的华佗,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认为是古代医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人物,他的医术也被传得神乎其技,只是可惜他的医书基本上都没有流传下来,因此他究竟能有多厉害,那时候的医学发展到了什么地步,也只能从其他书中

他是大名鼎鼎的一代神医,为何隐姓埋名,去当了一名学徒

东汉末年,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出了一个名医华佗。他年少时就发奋成为岐伯、扁鹊那样的医家,常年四处驱驰,寻访名医,医术高明,为人治病,被誉为好手回春的一代神医。然而,华佗在一种叫黄疽病眼前,感应力所不

他是大名鼎鼎的一代神医,为何隐姓埋名,去当了一名学徒

东汉末年,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出了一个名医华佗。他年少时就发奋成为岐伯、扁鹊那样的医家,常年四处驱驰,寻访名医,医术高明,为人治病,被誉为好手回春的一代神医。然而,华佗在一种叫黄疽病眼前,感应力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