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刽子手不到3分钟,砍下33颗脑袋
Posted 刽子手
篇首语: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名刽子手不到3分钟,砍下33颗脑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名刽子手不到3分钟,砍下33颗脑袋
今天笔者给大家聊聊晚清时期刽子手砍头的故事。人们印象中砍头就是刽子手拿着大刀一下子的事情,其实没这么简单,晚清时刽子手在砍头时会根据死囚罪行大小采取不同的砍头方式,比如谭嗣同被杀时,慈禧太后命令刽子手用钝刀砍头。
据当年目睹谭嗣同被处死的人回忆,这哪里是砍头,分明是锯头啊。砍头的血腥残忍性,非亲身经历者是无法感受的,对此晚清英国驻广州领事馆的翻译密迪乐最有发言权,他全程见证了刽子手斩杀33名叛乱分子的全过程。
咸丰元年(1851年)七月二十九日傍晚,密迪乐在广州市区街头看到一份告示,说的是次日傍晚将有33名叛乱分子将被公开斩首。出于好奇,密迪乐次日傍晚早早来到刑场。很快,犯人们从站笼里押解出来。
为了方便刽子手砍头,所有犯人被衙役呵斥成跪着姿势,并要求脸与地面平行,这意味着犯人的脖子就露了出来。密迪乐还重点描写了负责这次执刑的刽子手,与影视作品中粗犷凶悍的刽子手截然不同,这名刽子手一眼望去身体强壮,眉清目秀,左手拿着一把稍稍弯曲的大刀。
刽子手站在第一排死囚的旁边,眼睛盯着不远处的监斩官,似乎在等待命令。随着监斩官一声令下,“斩!”刽子手开始行动了,只见他两腿分开站立,双手握着大刀,在死囚脖子上方作了一个比划,然后用力砍下。
密迪乐描述了当时血腥的场面,“刽子手速度很快,砍到一半时原来的大刀已经卷口了,随手拔出早已准备好的一把新刀,继续自己的工作。”密迪乐保守估计,砍下33个死囚的头颅,前后用时不超过3分钟。
让密迪乐更吃惊的事情还在后面,现场挤满了围观群众,没有人对死囚表达了同情,反而很多人拿着一束草。起初密迪乐认为这是大家准备祭拜死囚,随后发生的一幕,让密迪乐终身难忘。
原来这些人都是等着用草沾死囚脖子流出来的鲜血,当时这是被视为一种药材。有人就说了,刽子手如此残忍,他不心虚吗?其实当时刽子手是一个高薪职业,而且是师徒相传的,更重要的是愿意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基本都孤独终身。
比如邓海山被认为是晚清最后一位刽子手,因他至少砍了100名犯人的头颅,被视为不详,无人愿意跟他交流,结果孤独病死。
相关参考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死后不久魏延也死了。魏延怎么死的呢?是被马岱斩下头颅献给杨仪。魏延之死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自己在政治上太幼稚。但是说魏延造反其实是不对的。魏延怎么死的:被马岱斩下头颅历史上是这么记
常言道:「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个优秀的女人。」那么,建立大辽帝国的阿保机背后又有一个怎样的女人呢?《辽史·后妃传》记载,辽王朝的开国述律平以「简重果断,有雄略」著称。据说,她曾经在老哈河与西
赵太福出生在山东章丘县南裕村一户贫苦的农家。在日军空袭中,他们家的草房先后3次被烧毁,全家人对鬼子恨之入骨。1939年,八路军山东纵队九支队来南裕村借住,有一个班就住在赵太福家中,那年他18岁。“战士
北宋有一高官,名叫文彦博,史书记载「”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文彦博的祖先本来是姓敬,因为避讳皇帝的名号,所以改为文彦博。文彦博的特点就是为官时间特别长,他
1861年十月六日午时,一个在押赴途中被百姓用瓦砾、泥块打得鼻青脸肿、头发凌乱的中年男子,此刻正跪在京城西市刑场上。面对死亡,他面不改色,始终刚强的昂着头,直到被刽子手一刀砍下了脑袋。他就是咸丰时期曾
1861年十月六日午时,一个在押赴途中被百姓用瓦砾、泥块打得鼻青脸肿、头发凌乱的中年男子,此刻正跪在京城西市刑场上。面对死亡,他面不改色,始终刚强的昂着头,直到被刽子手一刀砍下了脑袋。他就是咸丰时期曾
1861年十月六日午时,一个在押赴途中被百姓用瓦砾、泥块打得鼻青脸肿、头发凌乱的中年男子,此刻正跪在京城西市刑场上。面对死亡,他面不改色,始终刚强的昂着头,直到被刽子手一刀砍下了脑袋。他就是咸丰时期曾
1861年十月六日午时,一个在押赴途中被百姓用瓦砾、泥块打得鼻青脸肿、头发凌乱的中年男子,此刻正跪在京城西市刑场上。面对死亡,他面不改色,始终刚强的昂着头,直到被刽子手一刀砍下了脑袋。他就是咸丰时期曾
...上。面对死亡,他面不改色,始终刚强的昂着头,直到被刽子手一刀砍下了脑袋。他就是咸丰时期曾经不可一世的肃顺。几个时辰之前,肃顺一党中的另外两个关键人物载垣、端华,也在接到令其
1942年,日军派出2支精锐特战队深入到抗日队伍后面,进行刺杀和破坏的行动。这两支队伍的指挥者是益子重雄,因而又被称之为“益子挺进队”。图为:日军挺进队1942年5月22日,这股日军潜入了开辽县,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