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17岁入宫,为何一辈子只回了一次娘家
Posted 慈禧
篇首语: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慈禧17岁入宫,为何一辈子只回了一次娘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慈禧17岁入宫,为何一辈子只回了一次娘家
原标题:慈禧17岁入宫,为何一辈子只回了一次娘家?
在清宫戏中,我们似乎没有看到过皇后、贵妃以及妃子们回娘家的剧情,这是因为女子进入后宫后,就再也不是自由之身了,很多人不仅是终其一生也不能见到皇帝一面,更别提回娘家了。
慈禧是17岁选秀入宫,最初只是个兰贵人,但凭着聪慧讨得咸丰皇帝的欢心,更是生下了未来的同治皇帝,一路高升成为了贵妃。当然,这其中也付出了许多,除了要事事应付后宫的勾心斗角外,还有一个最大的苦恼,就是入了宫门就很难与家人相见,有苦闷都没处诉说。
慈禧入宫后,是不是再也没见过家人呢?当然不是,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就在生下皇长子载淳后,慈禧被恩准回娘家探亲,这是她入宫后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允许“回门”。
皇帝妃子回娘家,在当地可是大事,谁家姑娘若能为皇帝生下个孩子,对于娘家人来说简直是祖坟烧了高香了。此时已经北方冬天,滴水成冰,为了迎接慈禧回家,娘家人敲锣打鼓提前三里地等候。远远见到慈禧的銮轿走来,娘家人更是对其行大礼,直到慈禧的銮轿走到跟前,听到慈禧亲口说出起身时才起,场面十分隆重。
慈禧在太监的搀扶下走下轿,上前与家人们亲切交谈,嘘寒问暖,丝毫没有架子,直到此刻,她才感受到久违的亲情温暖,其乐融融。
但这段时光非常短暂,时间到了慈禧只能恋恋不舍的回宫,而之后掌握实权的她也再也没有回过娘家。
但是不管怎么说,慈禧都是一个孝顺的人,慈禧母亲七十大寿的时候,慈禧还专门给母亲送去价值不菲的贺礼,并且还亲自写了一副书法,上面写道:
世间爹妈情最真,
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幅书法也被娘家人世代收藏,只可惜最后毁于“文革”。
相关参考
慈禧年轻时,得了一种“怪病”,太医束手无策,民间郎中妙手“回春”
晚清时期的实际掌权人慈禧,17岁入宫成为咸丰帝的妃子,起初并没有得到皇帝的宠爱,甚至一直被冷落。心机很重的慈禧,就收买了皇帝身边的太监,很快就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受到了咸丰帝的宠幸,因此一炮走红,生
宋朝出身最好的皇后,17岁入宫25岁守寡,被幽禁19年后去世
文/格瓦拉同志跟隋唐皇帝选纳妃嫔时注重门阀、门第分歧,宋朝皇帝则相当随意,以至于身世低贱的妃嫔并不鲜见,甚至还有先前嫁过人的女子最终成为皇后(宋真宗章献明肃皇后)的例子。当然,宋朝的妃嫔们并非人人都出
宋朝出身最好的皇后,17岁入宫25岁守寡,被幽禁19年后去世
文/格瓦拉同志跟隋唐皇帝选纳妃嫔时注重门阀、门第分歧,宋朝皇帝则相当随意,以至于身世低贱的妃嫔并不鲜见,甚至还有先前嫁过人的女子最终成为皇后(宋真宗章献明肃皇后)的例子。当然,宋朝的妃嫔们并非人人都出
对孝贞显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单说孝贞显皇后,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如果提到她另外一个名称,那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这位孝贞显皇后便是我们所熟知的慈安太后。孝贞显皇后来自
历史秘闻 慈禧年轻时,得了一种“怪病”,太医束手无策,民间郎中妙手“回春”
晚清时期的实际掌权人慈禧,17岁入宫成为咸丰帝的妃子,起初并没有得到皇帝的宠爱,甚至一直被冷落。心机很重的慈禧,就收买了皇帝身边的太监,很快就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受到了咸丰帝的宠幸,因此一炮走红,生
在封建社会时期,讲究的是男尊女卑,所以女子的地位非常的低下,男人可以三妻四妾,但是女人却不行,她们一生只能嫁给一个男人,不然就是对贞洁的亵渎,所以很多朝代就有贞节牌坊来约束女人的人权。但要说起那么多王
若论太后专权干政,慈禧太后排不上第一,至少也是第二。>但是如此威武霸气的慈禧太后,却没有做出外戚干政的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慈禧为何会一反常态,刻意不用娘家人参与政治呢?>这还要从她的家世背景说起。一
皇帝是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社会至高者,手握国家大权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明君也许会听大臣劝告,昏君那就是随自己的心意乱来别人也管不了,而这也说明了封建皇帝权利之大。 作为国家第一人,皇帝享受着最好的待遇
皇帝是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社会至高者,手握国家大权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明君也许会听大臣劝告,昏君那就是随自己的心意乱来别人也管不了,而这也说明了封建皇帝权利之大。 作为国家第一人,皇帝享受着最好的待遇
导读:中国人的名字问题很复杂,但人人都有的是小名,又称乳名。在过去,女子的小名雅称闺名或小字,是不足为外人道说的,许多丈夫往往一辈子也不知妻子在娘家时的小名。咸丰帝知道慈禧(1835~1908年)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