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李渊能力一般都能很快统一,曹操是大才,为何却只三分天下
Posted 刘邦
篇首语: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邦李渊能力一般都能很快统一,曹操是大才,为何却只三分天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邦李渊能力一般都能很快统一,曹操是大才,为何却只三分天下
论才干,曹操绝不亚于刘邦、李渊、朱元璋这些开国皇帝。论亲和力,曹操的亲和力也是相当强了,比那个爱骂人的刘邦,爱杀人的朱元璋亲和力强多了。论团队成员,曹操的文臣武将也都是鼎鼎有名,而且人才济济。这些人才,放在任何朝代都是绝对能挑大梁的。可是为什么,刘邦、李渊、朱元璋这些人统一天下都很容易,曹操却用了几十年,才能够和刘备、孙权三分天下呢?
(曹操剧照)
有人说,这主要是对手不一样。其实,刘邦、李渊、朱元璋这些开国皇帝,他们的对手其实都不弱。比如项羽,可以说是战无不胜。比如窦建德、王世充、李密等人,也不是泛泛之辈。比如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等人,也是一方诸侯。之所以最后大家觉得他们不行,无非是他们被打败了。历史都是以成败论英雄的,当然就不觉他们行了。所以说,以对手强作为曹操没能统一天下的一个原因,显然是没有道理的。
那么,曹操最终没能统一天下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一、顾及道义。
三国时期的历史,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历史,也是最被后世所津津乐道的历史。以至于三国形成了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话题。一部《三国演义》更是让三国时期的故事家喻户晓。
三国之所以在后世引起极大的关注,就在于三国时期虽然和其他乱世一样,主题是战争。但是,又不仅仅是战争,诸侯们并非完全为了争夺天下,而是在讲“道义”,在追求世间的道义。
比如曹操之所以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就在于诸侯们都认可汉天子的尊贵。如果诸侯们不认可汉天子的尊贵,当然也就不会理睬曹操讲的那一套了。而其它和曹操作对的诸侯,之所以反对曹操,是大家认为曹操是“尊崇天子”是假的。同时,那些完全不尊崇天子的人,比如董卓之流,肯定是会得到全天下群起而攻之的。
再比如刘备之所以能够从一穷二白,到实现三分天下的目的。就在于他一直以“兴复汉室”为己任,正因为他把道义扛在肩上,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仁人志士追随他,跟着他颠沛流离,直到建国。
曹操正是因为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顾及道义,所以他才没有那么心狠手黑,杀人如麻,因此没能极快地统一天下。他不但没能一统天下,他甚至在生前还没有当皇帝,尽管他已经完全具备了当皇帝的资格。
(刘备剧照)
二、老二法则。
我们知道,在长跑、竞走、速滑等体育比赛中,在途中跑的时候,绝不会冲到最前面,只有在冲刺的时候,才会发力冲锋,跑到最前面去夺魁。
王朝也是这个道理。为什么很多王朝统一了乱世后,又会成为一个短命王朝,如秦朝、隋朝等等。就在于这些王朝冲在了最前面,它当时虽然实现了统一,但是并没有实现太平,结果被跑在后面的王朝给取代了。
作为诸侯,刘邦、李渊、朱元璋、赵匡胤等人,其实都不是冲在最前面的。刘邦之前,项羽是老大,他实现了表面的统一。朱元璋之前,陈友谅是老大。李渊之前,还有窦建德、王世充。赵匡胤之前,有柴荣。因为他们在历史上是“跟跑”,等到跑在最前面的,把矛盾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后,他们便站出来,充当化解矛盾的角色,因而成功了。
曹操的经历,并不符合这个“老二法则”,他其实是老大,所以他没能成功。
(司马懿剧照)
三、个性性格。
曹操之所以最后没能统一天下,还与个人性格有莫大的关系。曹操虽然有很多谋士,他也能听谋士的意见,但很少付诸实施。他最相信的,还是自己的感觉。
而曹操个人又是能谋少断的性格,而且又比较多疑。因此,实际上他在一生中,贻误了多次绝好的机会。
比如当年张飞在当阳长坂据水断桥。张飞也就是二十几个人,却由于他多疑的性格,不敢继续追击。要是追击下去,捉住刘备,三国就不可能形成了。
再比如司马懿曾给他提过几次抓住机会从汉中打进去的计策。那时候刘备也还没成气候,张鲁、刘璋又不行。如果他坚决执行,益州就是他曹操的了。
曹操一生有非常多的机会,都被他多疑少断的性格给葬送了。因而,最终他并没能统一天下。
(参考资料:《三国志》)
相关参考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因为时代不同,面对的对手不一样,以及他们手下的人才不一样,所以,也导致了不一样的结果。我们先说刘邦,刘邦之所以能统一天下,是因为他用对了三个人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因为时代不同,面对的对手不一样,以及他们手下的人才不一样,所以,也导致了不一样的结果。我们先说刘邦,刘邦之所以能统一天下,是因为他用对了三个人
一般我们说大汉盛唐,说的是刘邦的豪迈李渊的骁勇,很少我们会把曹操与这两人拿来相提并论。但同样是在乱世中开创事业的三个人,曹操一代枭雄,到底比李渊刘邦差在哪了呢?为什么他就没能开创一个朝代,登基称帝呢?
曹参曹参与刘邦都是沛县人,跟随刘邦起兵反秦,历经生死、战功显赫,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也是继萧何之后汉代第二位丞相。不过,这位“曹相国”跟别人画风有点不一样,他成天饮酒作乐不问政事,但却受世人称颂!曹参
曹操是出了名的,喜欢招募有真谋略的人才被自己所用,而司马懿不仅名声远扬,能力也很强,可为什么曹操就是不重用司马懿呢?因为曹操认为司马懿就像是一头狼,养大了会咬人。曹操连做梦都梦见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不信
曹操是出了名的,喜欢招募有真谋略的人才被自己所用,而司马懿不仅名声远扬,能力也很强,可为什么曹操就是不重用司马懿呢?因为曹操认为司马懿就像是一头狼,养大了会咬人。曹操连做梦都梦见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不信
从始至终,萧何都死心塌地跟着刘邦,沛县起兵的不只刘邦一个人,随后的反秦势力中,各地英杰也不少,但萧何独携家带口追随刘邦,为什么呢?刘邦的魅力就不说了,当然,很多史书讲刘邦不怎么务正业,但其实仔细看刘邦...
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曹操为什么没有完成统一?曹操为何没有称帝?
三国时期,魏国的势力是三个国家当中最强大的,而创建这个国家的,严格意义上来说,却并不是曹操,而是他的继承人曹丕,曹操是能算是魏国政权的奠基人。在当时,曹操死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曹丕就称帝,至少说明曹操
遇上伯乐>杜畿在张时手下干不出味道,干脆又弃了官,跑到京城许都,再寻找做官的机会。他结交了侍中耿纪,晚上就跑到耿纪家里聊天,谈论时事,经常谈到天亮。而且,谈论时声音宏亮,隔壁人家都能听见。隔壁住的是谁
南北朝统一,但是乱世还没有结束,不久中国又一次陷入了大分裂的状态。这次分裂的时间很短,隋文帝的外甥李渊只用了7年时间就击败群雄,再一次统一了天下。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一统天下,历史上只有汉高祖刘邦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