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每人都有一个铁罐子,关键时刻可以保命

Posted 关键时刻

篇首语: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时来屹立扶明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二战德军每人都有一个铁罐子,关键时刻可以保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战德军每人都有一个铁罐子,关键时刻可以保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至今为止遭遇的最大规模战争,以德意日为首的法西斯同盟国对世界其他国家发起猛烈的进攻,意图将其他国家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在一战过后的三四十年中,德国集中全国的力量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一心想推翻其他国家对自己的压迫,最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强大的德国军队在轻松占领波兰等国后急切地想扩大自己的胜利成果,欧洲很多国家相继落被德国占领,德国也因为战争的胜利而搜刮了巨额的财富。德国能够取胜的法宝就是“闪电战术”,相对于传统军队正面推进方式而言,德军可以避开敌人坚固的防御工事,更加灵活的打击敌人的薄弱环节,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战争的胜利。

德国除了战术运用得当外最大的优势就是他们的武器装备,在二战期间德国用掠夺来的财富大力发展自己的军事工业,当时德国不光有充足的资金还有很多的尖端科技人才,无论是枪支、坦克还是飞机、导弹,德国的武器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在二战中,德国士兵拥有先进的毛瑟98K步枪、MP36冲锋枪、钢盔等先进的武器装备,除此之外德军身上还背着一个铁罐,士兵们十分重视这样装备,据记载,这个铁罐中装的是防毒面具。早在一战中,就有国家开始使用化学武器了,德军就曾吃过化学武器的亏,部队在一夜之间就全部丧失了战斗力,所以二战中的德军十分重视对化学武器的防御,据了解,德军在二战期间生产了大量的防毒面具,以防一战中的悲剧再次上演。防毒面具这种防御装备在二战期间能够实现作战部队人手一个的只有德国和日本,在使用化学武器时,这两个国家部队就显示出了绝对的优势。

相关参考

在战斗一线打满二战全场还拿了铁十字勋章

正所谓「”虎父无犬子”。在二战战场上,德军拥有众多的优秀指挥官。而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也将自己的孩子送入了军旅生涯之中,有些甚至以身殉国。这其中,曼施坦因的长子吉罗就是代表。然而,有这样一位在英国留过学

老司机难当,门槛高过考飞行员,二战德军机动车辆荣誉奖章鉴赏

二战期间德国的勋奖章种类繁多,它们不仅在外观上具有独特的德系艺术美感,同时伴有严格的颁发考核制度。与名声在外的铁十字系列勋章不同,德军中有一款名不见经传的奖章,它不是授予立下赫赫战功的作战人员,而是专

二战德军堡垒计划,为何成为库尔斯克坦克大决战的一锅夹生饭

1943年5月,对于发动苏德战争两周年的德军来说,这是个让统帅部心酸的日子,因为从闪击苏联开始时的所向披靡,到现在处于进攻和防御十字路口的关键抉择阶段,从元首到陆军总参谋部,都在围绕下一步战争走向费力

本可创造更辉煌战绩,却在关键时刻丧命

与幸运相对的是不幸,同样是汉末三国时期,有很多非常不幸的名将,他们个个能力卓越,马上就可以在沙扬上建功,然后扬名立万,却不幸死于非命,或者刚刚立下大功,还未及享受封赏,便英年早逝。这些令人唏嘘的名将,

二战德国喜欢捡破烂

整个二战期间,为了弥补本国装甲兵产能不足的窘境,德军使用了为数众多的缴获装备。这些坦克往往经过一番修理(通常也是使用缴获的零部件)、强化后,便被刷上了带有标志性的铁十字徽标,开始了在新主子阵营中的服役

二战末16岁德军士兵被俘虏,面对祖国崩溃悲伤大哭

欢迎来到不二书旧影时光,今天为各位读者朋友们分享的这一篇组图,是来自于二战末一名16岁的德军士兵被俘虏时的上色老照片。通过这一组老照片,我们可以来回顾一下这段历史中留存下来的影像。照片中的这名德军士兵

二战德军的单兵战力有多强

今天看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说法,是关于二战史的。说得具体一点,是关于二战各国士兵的。说得再具体一点,是关于二战中德军士兵和苏军、英军、美军士兵死亡与存活比的。原话是这么说的:「”二战中,击毙一名德军士兵

二战东线德国第521歼击营,德军一个被全歼的坦克歼击营的故事

德国第521歼击营的传说来自多方面的战场德军士兵回忆录中,关于这个歼击营可能是德军在1940年到1941年时期成立的多个独立坦克歼击营之一,这些坦克歼击营大都部署在步兵师麾下独立歼击营级单位中,521

二战传奇军人,先当德军,再当英军,再当德军,再当美军

威廉姆斯·亚当斯是个德裔美国人,1939年8月,从美国返回德国加入德军成为医护士官,分配到德国非洲军团,在枪林弹雨中奋力救援受伤的同袍,很受德军士兵欢迎,不过由于非洲军团的失败,随军死守在一个小高地上

在人生的至暗时刻,他选择了坚持信念继续前行

1940年5月10日,在张伯伦辞职之后,丘吉尔临危受命出任英国首相兼国防部长。二战初期,英国曾遭受一系列失败。法国投降后,希特勒企图诱使英国和谈,遭到丘吉尔拒绝。于是德军对英伦三岛狂轰滥炸,但未能迫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