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是国民党中央委员伯父是国民党海军总司令他却把一生献给北大荒

Posted 祖国

篇首语: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父是国民党中央委员伯父是国民党海军总司令他却把一生献给北大荒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父是国民党中央委员伯父是国民党海军总司令他却把一生献给北大荒

桂体仁在他写的这篇《浦江赤子心 黑土献终身》文章中说:

我生在旧中国,父亲曾是国民党中央委员,在台湾是国大代表,东吴大学校长;堂伯父(桂永清)曾是国民党海军总司令,可以说 “官至一品”;母亲曾留学美国;哥哥在美国,是教授。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谁都相信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1946年,我入上海交通大学读书。1948年,我在校接触了地下党员,读过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著作,在当时中国两种命运大决战的时刻,我决心追求民主和自由,追求欣欣向荣的新中国。我看到了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失败已成定局;我又看到共产党朝气蓬勃,廉洁无私,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共产党有决心建设新中国,值得人民信赖。新中国建设需要我,我决心把学到的知识用来报效祖国。

当1949年,在中国两种命运进行激烈大决战的时候,我的家人都先后离开上海坐飞机和军舰去了台湾,而我却跟着地下党员越过封锁线,只身来到已经解放的南京。这使很多人都不理解,正如“文革”时有红卫兵问我:

“你跟国民党走,跟那位总司令的伯父走,还不弄个团长、旅长干干?为什么留下来?”

我当时很干脆地回答说:

“因为我相信共产党,因为我热爱祖国。”

1989年我去台湾,见到90高龄的父亲,老父问我:“40年前你没走,留在大陆,听说受了不少苦,你到底后不后悔?”

我坦率地说:“从个人小家庭的享受方面来讲,我不如哥哥和其他亲属,但从祖国建设的角度,我死而无悔。”我选择了光明,我认为是正确地选择了一条赤子报国的光明之路。

看过电影《牧马人》的人,莫不为影片中主人公的爱国之心所感动。在我们现实生活里也有一位“牧马人”,他就是原友谊农场科研所电气工程师桂体仁同志,人们称他是北大荒的“牧马人”。

桂体仁,原籍江西贵溪县人。1930年生,1950年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参军,1958年转业到北大荒,曾任农垦科学院副院长,主持研制成功的GHK——l型干燥机热风恒温控制器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主持研制成功的晒场自动电子秤获农垦部科技成果三等奖;主持研制成功的TM煤气炉和5HT-15高温干燥机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三等奖。曾多次获总局特等劳模、省劳动模范、省特等劳动模范称号。2005年因患癌症去世。 1946年,桂体仁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攻读电讯专业。1950年2月,他被分配到雷达部队,成为人民解放军第一支雷达部队的技术骨干。

1958年,桂体仁随十万官兵转业来到了北大荒,1961年,他在友谊农场走上教师岗位。从教20年后的1978年,他被调到友谊农场的科研所工作,并主持“电子在农业上的应用”的课题研究。

桂体仁在文章的最后写到:

多年来,党和人民给了我很高的荣誉,先后多次被评为五好教师,红兴隆管理局“劳动模范”、黑龙江省农场总局“特等劳动模范”、黑龙江省“劳动模范”、黑龙江省“特等劳动模范”、 全国政协先进工作者等等称号,1989年获全国“优秀归侨(侨眷)知识分子”称号,1996年获黑龙江省“优秀侨联干部”称号。1999年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我感谢党和人民给了我的荣誉,但这些都不应是我所追求的,我一心想的是把知识献给人民,在有生之年为祖国的四化大业多做点贡献,向祖国奉献一颗矢志报国的拳拳赤子之心。我在北大荒给居住在美国的哥哥的信中写道:“我正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而认真钻研,你弟妹正为祖国的农场建设而辛勤工作,你几个侄儿女们正为祖国的未来而刻苦学习。祖国面貌日新月异,希望你有机会回来看看祖国的巨大变化,祖国是欢迎你回来的”

在十万官兵开拓过的北大荒,在百万知青战斗过的农垦兵团中,我只是和所有的北大荒人一样做到了:“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我这个喝着黄浦江水长大的老兵,对我半个多世纪的遵循不疑的人生座右铭,只有自豪,没有半点后悔:“面对任何压力,不改变人生的初衷,始终追求生命的意义”。

相关参考

国民党史 王谊

王谊别号轶群,浙江杭县(今余杭)人。曾任国民革命军编遣委员会海军编遣区办事处委员、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军令厅第六处处长等职。1932年4月13日任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谋。1936年1月30日任少将,4月

国民党史 王仲升

王仲升山东寿光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毕业。曾任第五十一军第一一三师副师长。1946年7月31日晋升陆军少将。后任鲁苏战区总司令部占编委员。1949年随国民党去台湾后,曾任台湾海军陆战队司令,并晋升

国民党史 李北洲

李北洲号海勤,广东中山人。生于1917年。黄埔海校第二十二期航海科、中央海军训练团毕业。历任分队长、中队长、舰长。1958年前后任台湾登陆舰队上校副司令。1961年任登陆第二舰队司令。1962年任少将

国民党史 李英明

李英明台湾海军军官学校1959年班毕业。1988年任职台湾海军总司令部后勤署署长。1990年10月任海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1991年12月31日晋升海军中将。

国民党史 梁惇真

梁惇真生于1930年。台湾海军军官学校1952班毕业。历任舰长、特遣舰队参谋长、海军军官学校教育长、“海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及参谋长等职。1986年任海军舰队司令部中将司令,军阶海军中将。1991年退

国民党史 杨维智

杨维智浙江临安人。生于1913年。电雷海军学校第一期航海科和英国鱼雷快艇学校毕业。曾任航海附、艇长和队长。后任粤桂江防司令部副官长、参谋长和海军总司令办公室参谋。去台湾后曾任海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

国民党史 杨遇春

杨遇春生于1928年。台湾海军军官学校、海军指挥参谋大学正第十期、战争学院将官班毕业,又在海军专科学校、皇家海军大学深造。历任舰长、驻外武官、军区司令、作战舰队司令,海军参谋长等职。1986年在职海军

国民党史 刘志远

刘志远台湾海军军官学校1965年班毕业,美国东南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历任台湾海军驻美武官、海军军官学校教育长、“海军总司令部”计划署署长等职。1995年任“海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1996年1月晋升海军

国民党史 章承祖

章承祖先后毕业于台湾海军军官学校1963年班、成功大学工程系。曾任台湾“海军总司令部”工程官工程师主任组长、厂长、“海军总司令部”后勤副署长、台湾当局“国防部”物力司司长等职。军阶海军中将。

国民党史 徐佩松

徐佩松浙江人,1929年10月1日生。毕业于海军军官学校1951年班。曾任海军“清江”“岳阳”舰舰长,海军总司令部人事署副署长,巡防舰队舰队长等职。1985年5月在任海军第二军区司令。后任参谋总部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