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启圣得周培公推荐却为何不得康熙信任
篇首语: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姚启圣得周培公推荐却为何不得康熙信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姚启圣得周培公推荐却为何不得康熙信任
每一位君王的身边都会有几位贤臣良将,而清朝康熙皇帝的身边就是周培公和姚启圣。周培公生于1632年,而姚启圣生于1624年。虽说周培公出生比姚启圣晚些,但是周培公却更早受到康熙皇帝的重用,后来周培公将姚启圣推荐给康熙皇帝,姚启圣才得到康熙皇帝的重用的。
周培公是康熙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曾经参与平定三藩叛乱,解除了清朝统治的巨大危机,从而受到康熙皇帝的重赏。此后,周培公一心为康熙皇帝分担国家重任,忠心耿耿。而周培公也不爱慕功名利禄,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康熙可以封赏自己的母亲,因为自己的母亲为了自己失去的父亲守身如玉,披麻戴孝。最终,康熙皇帝将周培公的母亲封为贞烈夫人。
康熙皇帝对于周培公十分的重视,周培公不断的观察国家周边的安定情况,被康熙皇帝任命为提督,守护戍边,最终死在岗位上。而康熙皇帝对于周培公的重视还不仅仅体现在重用周培公,还体现在重视周培公所推荐的人才,也就是姚启圣。
姚启圣是周培公推荐给康熙皇帝的众多人才当中的一个,而姚启圣所具备的才能也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认可。在之后收复台湾的时候,姚启圣与施琅一同努力,为收复台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姚启圣的结局却远比周培公凄惨。由于施琅从中作梗,导致康熙皇帝不再重视姚启圣,姚启圣最终郁郁而终。
姚启圣为何不得康熙信任
姚启圣生于1624年,祖籍是浙江会稽。姚启圣具有很高的政治见识以及军事才能,清朝收复台湾,很大一部分功劳都是姚启圣的。但是,如此贤能,却无法得到康熙皇帝的信任,这究竟是为什么?原因就在于另外一个收复台湾的主要人物,他就是施琅。
姚启圣为人十分的豪爽正义,在其年少时,曾经游玩萧山。就在游玩的过程当中,姚启圣遇见了两个军人在抢夺一堆女子。姚启圣一怒之下,将军人的佩刀抢夺过来,将这两个军人给杀了。由此可以看出,姚启圣是多么的正直。也就是因为姚启圣的正直,姚启圣以全家性命为施琅作担保,希望康熙帝重用施琅,不曾想施琅恩将仇报。
在收复台湾的过程当中,姚启圣与施琅都为收复台湾尽心尽力,当台湾被成功收复之后,仅仅因为姚启圣传回京城的捷报比施琅晚了两天,施琅就将收复台湾所有的功劳独占。而康熙也因为姚启圣希望自己重用施琅,从而忽视了姚启圣的付出。
在姚启圣得不到康熙信任的原因当中还有一点,那就是康熙重用了施琅之后,施琅不但没有感恩戴德,帮助姚启圣,反而还经常在康熙前面说姚启圣的坏话。使得康熙越来越不信任姚启圣,这使得姚启圣十分的郁闷。久而久之,姚启圣因为郁郁不得志,从而导致身体出现问题,最终去世。而姚启圣的后事,则是由姚启圣的儿子借钱才弄好的,由此可知,姚启圣一生是多么的清廉。
相关参考
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的朋友,对于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这三人并不陌生。周培公,手握康熙「”老师”伍次友的推荐信,却流落在京城街头,机缘巧合下被康熙皇帝发现并给予了重用。而周培公也不负众望,在国家最
康熙与姚启圣康熙王朝中,康熙一直对姚启圣是又爱又恨;但是最后收复台湾之后,为什么康熙没有杀了姚启圣,反而是赏了姚启圣一座行宫让其颐养天年,但是周培公却被贬到了盛京;最后忧郁而死!对周培公心有愧疚看电视
康熙皇帝为什么最恨姚启圣?在《康熙王朝》中曾经有提到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比较重要的三位汉臣,这三位汉臣分别是周培公、李光地和姚启圣。姚启圣是周培公发现并举荐到康熙帝身边的汉臣,可是从一开始康熙皇帝就不是特
在《康熙王朝》中有这样一个桥段,康熙皇帝出巡关外与蒙古各部会盟,在盛京看望了病重的周培公。在周培公的极力推荐下得识了姚启圣,康熙派出的总管太监去召他前来。可是太监仗势欺人,硬生生受了姚启圣一顿大板。其
你真的了解姚启圣是个好人,为什么康熙最讨厌他,这就是原因吗?本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康熙皇朝的里,有三个汉臣贯穿整个电视剧,即周培公,姚启圣和李光地。三人都很有才华,但他们的个性却不同,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康熙用完姚启圣,给他这样一个结局,姚启圣:我比周培公幸运,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俗话说,自古忠臣都没有好下场,在小编看来,还真是这么一回事。爱新觉罗·玄烨,就是我们的康熙皇帝,
姚启圣 姚启圣作为身边最为忠心的一位谋士,关于的故事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康熙对姚启圣的千古一骂了。那么,姚启圣千古之骂是怎么回事呢?姚启圣为何不得康熙信任? 姚启圣千古之骂是怎么回事 姚启圣
电视剧康熙王朝,演出了一代帝王成长的历史,而皇帝治理国家需要大臣的辅佐,在满族建立的国家中,身为汉族而得到重用的大臣少之又少,因此只身劝降王福臣的周培公,协助施琅收复台湾的姚启圣,和年过花甲成为文渊阁
电视剧康熙王朝,演出了一代帝王成长的历史,而皇帝治理国家需要大臣的辅佐,在满族建立的国家中,身为汉族而得到重用的大臣少之又少,因此只身劝降王福臣的周培公,协助施琅收复台湾的姚启圣,和年过花甲成为文渊阁
本文仅从《康熙王朝》解析,不涉及正史。在这部历史剧中,有许多值得推敲的疑点,比如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的时候,索额图想要借康熙之手杀周培公,接着周培公又建议立胤礽为太子,而胤礽正是索额图的外孙,这究竟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