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中国古代18位帝王的点评

Posted 皇帝

篇首语:上如阶尽管费力,却一步比一步高。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毛泽东对中国古代18位帝王的点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毛泽东对中国古代18位帝王的点评

毛泽东通晓历史,曾对《二十四史》做过评点。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善于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毛泽东对古代人物多有精到的点评,他对中国古代十八位帝王是如何评价的呢?

01
商纣王帝辛

 纣王,是周人侮辱、蔑视性的称呼。按《说文解字》援引谥法的解释:“残忍捐义曰纣”。

【毛泽东的评价】

“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

“商纣王是很有本领的人,周武王把他说得很坏。他的俘虏政策做得不大好,所以以后失败了。”

02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是战国末期秦国君主。他十三岁即位,三十九岁时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五十岁出巡时驾崩,在位三十七年。

【毛泽东的评价】

毛泽东对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秦始皇,有较多的言论,归纳起来有下面几条:

1、秦始皇是个厚今薄古的专家。

2、一次,毛泽东对章士钊讲,你们讲共产党等于秦始皇,不对,超过一百倍。

3、孔孟是唯心主义,荀子是唯物主义,是儒家的“左派”。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荀子代表地主阶级。又说,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孔子只说空话。

4、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

5、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历代政治家有成就的,在封建社会前期的,都是法家。这些人主张法治,犯了法就杀头,主张厚今薄古。儒家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都是主张厚古薄今的。

6、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林彪骂我是秦始皇,中国历来分两派,一派讲秦始皇好,一派讲秦始皇坏。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

03
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秦朝的末年在吴县起兵,在前207年的钜鹿之战中统率楚军大破秦军,秦亡后封自己为“西楚霸王”。项羽可以说是 中国历史上最以猛勇闻名的军事家,“霸王”一词在历史上是属于项羽专用的。

【毛泽东的评价】

1、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2、在1964年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进一步指出项羽战败的三个错误:鸿门宴不听范增的话,放走刘邦;机械遵守鸿沟协定;以及建都徐州(当时叫彭城)。那么,项羽为什么不能纳谏和用人呢?这便和他主观上的弱点有关。

04
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帝王,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

【毛泽东的评价】

1、“老粗出人物”、“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1964年毛泽东更进一步指出:“自古以来,能干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汉朝的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刘敬劝他不要建都洛阳,要建都长安,他立刻就去长安;鸿沟划界,项羽引兵东退,他也想到长安休息,张良说,什么条约不条约、要进攻,他立刻听了张良的话,向东进;韩信要求自封假齐王,刘邦说不行,张良踢了他一脚,他立刻改口说:‘要封就封真齐王,何必要假的。’”

2、项王非政治家,汉王则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

05
汉武帝刘彻

汉朝第7位皇帝,在位长达54年。汉武帝在实际掌握权力后进行了多项大刀阔斧的改革,深远地影响着后世的中国。他开拓了汉朝最大版图,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晚年穷兵黩武,又造成了巫蛊之祸,征和四年刘彻下罪己诏。

【毛泽东的评价】

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06
汉元帝刘奭

汉元帝刘奭[shì],汉朝的第11位皇帝,在位16年。元帝在位时期是西汉由转向强盛衰落的起点,社会危机逐渐加深。元帝本人也过于放纵外戚、宦官,埋下了西汉的灭亡的根由。

【毛泽东的评价】

历史上不是提什么‘文景之治’吗?实际上,文帝、景帝只是守成,是维持会,庸碌无能。从元帝开始,每况愈下。

07
魏武帝曹操(本非帝王,暂列其中)

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魏国的奠基者。东汉丞相,后封为魏王;去世后,汉谥武王。他的长子曹丕创立魏国称帝后,追尊其为太祖武皇帝。

【毛泽东的评价】

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08
南朝宋明帝刘彧

宋明帝刘彧(439年-472年),南北朝时宋的第七位皇帝。刘彧弑杀了侄子刘子业而上位,他在位的六年半,刘宋因为惨烈的内斗,以及和北魏争夺淮北地区,国力大幅衰落,百姓苦不堪言。所谓“天下骚然,民不堪命”。

【毛泽东的评价】

登基“可谓奇矣”。

09
南朝梁武帝萧衍

南朝梁的建立者。萧衍在位时间长达四十八年,是南朝的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者。梁武帝初期国家兴旺强盛,是一个有为的明君。后期痴迷于佛教,多次舍身出家。企图以佛治民,纵容邪恶,导致侯景之乱,毁掉了江南的经济基础。

【毛泽东的评价】

1、萧衍善摄生,食不过量,中年以后不近女人。然予智自离,小人日进,良佐自远,以致灭亡,不亦宜乎。

2、专听生奸,独任成乱,梁武有焉。

10
南朝陈后主陈叔宝

南北朝时陈朝末帝,在位7年。陈叔宝是一个荒淫无度的皇帝,据《南史·陈本纪》记载“奏伎纵酒,作诗不辍”,又大建宫室,滥施刑罚,宠爱后妃张丽华,朝政腐败。陈为隋所灭16年后,叔宝病亡洛阳。

【毛泽东的评价】

知识分子型的皇帝“没有出息”。

11
隋文帝杨坚

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24年。他统一了分裂数百年的中国,他开创的科举选拔人才的选官制度,在中国使用了1300年,他确立的三省六部制,奠定了后世官制的基础。他大力发展经济和文化,使得隋朝成为盛世之国。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化辉煌灿烂的时期。

【毛泽东的评价】

其做法“蕴藏大乱”。

12
唐太宗李世民

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李世民是杰出的军事家,在建立唐朝的的过程中立下了战功。 李世民为帝之后,善于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以武开疆拓土。开始了辉煌的贞观之治。

【毛泽东的评价】

评价其军事才能:“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13
后梁太祖朱温

废唐哀帝李柷自立,国号“大梁”,史称后梁。朱温在位期间,重视农耕,但是连年征战,民生多艰。晚年荒淫无耻,乱伦无度,强奸儿媳,被他的三儿子朱友圭杀死。

【毛泽东的评价】

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

14
后唐庄宗李存勖

五代时期后唐王朝的建立者,晋王李克用长子,小名“亚子”。李存勖称帝之前,和后梁血战十多年,历经大小百余战,勇猛异常,五代时期的皇帝以他的武功最厉害。但打了天下,却不知道应该如何治理天下,宠幸伶人,重用宦官,朝政荒唐。三年后因兵变被杀,失败之快,史上罕见。

【毛泽东的评价】

康延孝之谋、李存勖之断、郭崇韬之助,此三人可谓识时务之俊杰。

15
南唐后主李煜

南唐末帝,李煜不精于政治,是一个治国的昏君。但其艺术才华非凡:书法、绘画、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誉为“千古词帝”。

【毛泽东的评价】

1、南唐李后主虽多才多艺,但不抓政治,终于亡国。

2、知识分子型的皇帝“没有出息”。

16
宋太宗赵光义

第二位皇帝,在位21年,太祖赵匡胤的胞弟。太宗治政有为,爱读书,喜好诗赋,重视文化事业,改变了唐末以来重武轻文的陋习。但在军事方面屡有败绩,不善武功。

【毛泽东的评价】

1、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尔后屡败,契丹均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宋人终不省。

2、不择手段,急于登台。

3、赵匡义小人之言。

17
 成吉思汗铁木真

尊号“成吉思汗”,大蒙古国奠基者。元朝建立以后,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为太祖圣武皇帝。

【毛泽东的评价】

“一些老粗能办大事:成吉思汗,是不识字的老粗。”(毛泽东只是为了强调“一些老粗能办大事”,成吉思汗并非不识字,元初名臣耶律楚材在《玄风庆会录》一书中提到成吉思汗是可以亲自阅览文件的。)

18
明太祖朱元璋

大明开国皇帝,在位31年。是中国历史上几个主要朝代的皇帝中第二个出身平民的皇帝,幼时贫穷。在位期间创下“洪武之治”,同时立《大明律》,用严刑峻法管理百姓与官僚,严厉打击官吏的贪污腐败,设立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强化中央皇权。朱元璋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极大争议的人物。

【毛泽东的评价】

1、对治国能力的评价:“可不要看不起老粗。””一些老粗能办大事:成吉思汗,是不识字的老粗;刘邦,也不认识几个字,是老粗;朱元璋也不识字,是个放牛的。”(注:成吉思汗,刘邦,朱元璋三人身为帝王时,他们的文化水平已经达到能批阅奏折和签署命令的程度。)

2、对军事能力的评价:“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相关参考

中国古代18大治世辅臣,你最看好谁

中国历史绵延上下五千年之久,其中涌现出很多杰出的皇帝,他们开创的盛世在中国历史上都留下了绚烂多彩的一笔。当然,每一个成功帝王的背后,总离不开一位杰出的辅政大臣,正是由于君臣同心,所以他们才能创造出天下

刘备才是真正的乱臣贼子吗 解密曹操和刘备

...骂的还是占多数。其实说起为曹操翻案,大家想到的就是毛泽东。在中国古代人物中,曹操得到毛泽东的点评是最多的。毛泽东肯定曹操的政治功业,称赞曹操的军事才能,还欣赏曹操的文采风骚……在毛泽东看来,曹操是中国...

刘备才是真正的乱臣贼子吗 解密曹操和刘备

...骂的还是占多数。其实说起为曹操翻案,大家想到的就是毛泽东。在中国古代人物中,曹操得到毛泽东的点评是最多的。毛泽东肯定曹操的政治功业,称赞曹操的军事才能,还欣赏曹操的文采风骚……在毛泽东看来,曹操是中国...

揭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四位口吃帝王 一大奇事

口吃,会惹出很多不必要的笑料,令人自卑和困窘。在古代,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领一国之君,倘若说起话来结结巴巴,那岂不是有损国体,也会让人看不起。不过身九五之尊的皇帝,即便是口吃,也没人敢一、三国时期魏明帝曹...

揭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四位口吃帝王 一大奇事

口吃,会惹出很多不必要的笑料,令人自卑和困窘。在古代,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领一国之君,倘若说起话来结结巴巴,那岂不是有损国体,也会让人看不起。不过身九五之尊的皇帝,即便是口吃,也没人敢一、三国时期魏明帝曹...

毛泽东为何对邓小平的“猫论”如此反感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猫论”在中国恐怕无人不知,它早已成为“中国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务实精神的

揭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四位口吃帝王 一大奇事

口吃,会惹出很多不必要的笑料,令人自卑和困窘。在古代,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领一国之君,倘若说起话来结结巴巴,那岂不是有损国体,也会让人看不起。不过身九五之尊的皇帝,即便是口吃,也没人敢一、三国时期魏明帝曹

高殷竟是被吓的 揭中国古代的四位口吃帝王

口吃(俗称“结巴”、“磕巴”)是一种言语障碍,表现为言语频繁地与正常流利的人在频率和强度上不同、且非自愿的重复(语音,音节,单词或短语)、停顿、拖长打断。它也包括言语前的反常犹豫或停顿(被口吃者称为“

古代最顽强的小国,我国三位帝王都灭不掉,如今有一半成中国领土

古代时期的中国是当之无愧的强国,八方朝拜,周边很多国家纷纷俯首称臣,寻求我国的庇护。即便是有些国家试图与中国叫板,也几乎都被「”教训”一顿,最后乖乖臣服。不过有一个小国却屡屡与中国叫板,并且与中国交战

中国古代十大帝王,最后一位称得上是千古一帝,功绩无人能及

古代封建的治理也注定了一个国度的命运由君主的贤明与否来摆布。一旦帝王昏庸无道,那就很难陆续山河社稷了。这首要是因为中央集权的性质造成的,皇帝的权力大的能够将一个国度的命运推翻,而没有丝毫的民主可言。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