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姓在《百家姓》中排名很低,却被尊为“万姓之首”,是你的姓吗
Posted 低
篇首语: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此姓在《百家姓》中排名很低,却被尊为“万姓之首”,是你的姓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此姓在《百家姓》中排名很低,却被尊为“万姓之首”,是你的姓吗
一提到姓氏,几乎所有人都会想到《百家姓》一书,至少知道前八大姓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据记载,《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期,共收录了500多个姓,不少人都有一个误解,认为《百家姓》中各姓氏的排名,是根据其人口比例而来,其实这是不对的。
在《百家姓》一书中,有一个姓的排名相当靠后,排在了第252位,但这丝毫不影响该姓在历史上的地位及影响力,它还是公认的“万姓之首”,出了90多位皇帝,也是诞生皇帝对多的姓氏。那么问题来了,如此牛掰的姓究竟是哪一个呢?
刘姓,汉朝国姓,中国曾经最具影响力的姓氏,现在最有影响力的姓氏之一。根据史书记载,最早一支刘姓源自尧的后裔刘累,故刘累为刘姓得姓始祖。据统计,国内的刘姓人口已经超过七千万,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的5.34%,仅次于王、李、张三姓,屈居第四。
在汉朝之前,刘姓还相当普通,几乎没有啥影响力,自从汉高祖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后,刘姓就成为了国姓。两千多年来,除了历经400多年的西汉和东汉,刘姓还建立了蜀汉、前赵、南朝宋、后汉、南汉、北汉等二十多个政权,故自古就有天下之说,无论是建立王朝的数量,还是称帝的人数,刘姓都远多于其他姓氏,刘姓称帝称王者多达1000多人,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帝王专业户”。
除了中国地区,朝鲜、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国家也有很多刘姓人口,或者出自刘姓后裔。据日本相关资料记载,日本第三大姓高桥氏出自中国刘姓,为汉高祖刘邦后裔。根据专家的推算,若是全世界的刘姓人口手牵手站一起,绝对能绕地球一圈。
因刘姓的影响力之大,几乎没有哪个姓氏可与其比肩,故在专家点评刘姓文化的时候,总结了16个相当精辟的评价,即“帝王之尊、民族之名、影响之巨、万姓之首”。虽然听起来有点夸张,但这却是客观事实,丝毫没有任何的过誉之嫌。那么问题来了,你是否姓刘呢?留下你的姓氏,看看有多少与你同姓的。
如果觉得小编写的不好,请多多批评指教,一定多加改正!若觉得写的还可以,欢迎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或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记得转发和点赞哦!
相关参考
唐姓,是一个起源中国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64位。唐姓在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地区均有分布。韩国唐姓主要分布在江原道,京畿道以及忠清南道。唐姓在日本主要分布在九州,本州一带。起源1、出自祁姓和姬
卢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姜姓、姬姓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春秋时期的高傒为卢姓始祖。卢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67位。至2010年,按人口来排行,卢姓在中国大陆为第
中国最不好取名的一个姓氏,起源于武则天赐姓,目前仅剩3家姓此姓
大家都知道《百家姓》这本书,其中记载了500多个姓氏。因为《百家姓》是宋朝的时候编成的,所以第一个姓就是赵,是皇帝的姓。《百家姓》中除了一些常见的姓氏,还有一些很少见的姓氏,比如一些复姓,还有一些是跟
陆氏是由战国时期齐宣王少子田通受封于平原陆乡(今山东平原县境内)因以得姓。陆姓当今分布极为广泛,以江苏、广西、广东、浙江、上海较多。陆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198位。陆姓在2006年中国姓氏人口排名
308位却璩桑桂桂姓出自姬姓,是周王胄的后裔。据《桂氏家乘序》的记载,周王的后裔姬季桢曾经任过秦国的博士。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姬季桢被杀害了。姬季桢的弟弟季桂为了逃避株连的命运,就按自己的名字的读音
据史料记载,我国共有过几千个姓氏,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少姓氏早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作为众人所熟知的《百家姓》一书当中,仅收录了500多个姓。直到今天,李、王、张、刘及陈这五大姓,人口比例最多,尤其是
历史秘闻 此姓乃万姓之祖,曾经异常显赫,因唐玄宗的决定,遭到严重打击
据史料记载,我国共有过几千个姓氏,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少姓氏早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作为众人所熟知的《百家姓》一书当中,仅收录了500多个姓。直到今天,李、王、张、刘及陈这五大姓,人口比例最多,尤其是
陆姓名人你知道多少呢?陆贾、陆逊、陆机、陆羽、陆游、陆九渊......这几个都是陆姓里较为知名的古代名人。陆姓在宋版的《百家姓》里排名是198位,到新中国06年姓氏人口统计时,是排在了70位。陆姓人群
《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出名的经典之一,它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有着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今天我们来聊聊水浒中的一个英雄,这个英雄在众好汉中排名最后一位,但是他的影响力并不小,此人竟然决定了
一、姓氏源流莫(Mò)姓源出有六:1、出自高阳氏,是颛顼之后。据《三郡记》和《姓氏考略》所载,上古帝颛顼造“[莫阝]阳城”,其支庶子孙有定居[莫阝]阳城者,后人去邑为莫,以地名为姓([莫阝]阳城故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