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成了唐朝最赔本的和亲 她十六岁远嫁吐蕃
篇首语: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却成了唐朝最赔本的和亲 她十六岁远嫁吐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却成了唐朝最赔本的和亲 她十六岁远嫁吐蕃
文成公主,唐朝宗室女。祖籍山东济宁(今任城),汉名无记载,其父史书也未记载,多猜测为郡王李道宗。李道宗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因战功显著被封为任城王,他的女儿就出生在任城。
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的英雄,他统一了藏区,成为藏族的赞普(君主),建立了吐蕃王朝。公元640年,他遣大相禄东赞至长安,献金5000两,珍玩数百,向唐朝请婚。唐太宗将年仅十六岁的文成公主下嫁于松赞干布。
公元641年冬,唐太宗让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踏上前往吐蕃和亲的道路。和亲的队伍之所以选在冬天出发,看似有违常理,实则很有道理。李道宗一行,由长安经陇南、青海,到达西藏要花一个多月,途中要经过几条水流端急的河,河在冬季结冰后好通行。如果不在冬季出行,送亲队伍便无法过河。
当送亲队伍到达河源时,松赞干布也恰好到此迎接,还向李道宗行了子婿大礼。送亲队伍到达吐蕃首府逻些城(今拉萨)时,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举行了盛大的婚礼,逻些城的百姓都为此欢呼。
松赞干布非常喜欢贤惠多才的文成公主,专门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布达拉宫,后来毁于雷电、战火。17世纪时,经历了两次扩建,才有了今天的规模。布达拉宫至今保存着大量壁画,其中有些壁画就是讲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
松赞干布为了拉近与文成公主的关系,还脱下了传统的皮裘,穿上唐装,还努力地学习汉语,夫妻俩生活的很幸福。
吐蕃人有一个习俗:用赭色土涂在脸上辟邪。文成公主到达吐蕃后,通过长期实践和观察,觉得这种习俗,不仅不会辟邪还不卫生,人涂上之后还影响美观。当文成公主向松赞干部说明后,松赞干部便废掉了这个习俗。习俗废掉之初,人们还很不习惯,时间长了之后人们发现,不在脸上涂土,既美观又大方,渐渐接受了这个改变。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之后一直用自己的柔情对待丈夫,她的一些建议松赞干布都会采纳。文成公主虽得松赞干布宠爱,但她从不干政,政事上她只给建议,为此吐蕃大臣也十分称赞她。
唐太宗去世后,唐高宗即位,松赞干部上书唐高宗:“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当勤兵赴国除讨。”还献了十五种珠宝,请代置太宗灵前,借以表达哀思。唐高宗为此十分感动,封他为宾王,赐了他三千段彩帛,还将他的石象列在昭陵前,以示褒奖。
松赞干布去世后,他的孙子即位为赞普,因太过年幼,国事多由禄东赞管理。不久禄东赞也去世了,他的儿子钦陵继承父位做了大相。这时吐蕃与邻邦士谷浑关系恶化,他们都向唐高宗上书请求评判,而唐高宗又迟迟不下定论。
钦陵便按捺不住,起兵击溃了土谷浑。这一举动却触犯了唐朝的威严,唐高宗认为在他还没有做出决定之前,吐蕃就擅自动用武力,根本不把唐朝放在眼里。因此在公元670元年,派薛仁贵督师讨伐吐蕃。
薛仁贵的军队在大非川一带被吐蕃军队打得一败涂地,此后吐蕃便不再臣服唐朝,连年举兵进犯唐朝边境。唐朝派大军长驻洮河镇守,以防吐蕃军队的骚扰,双方陷入了敌对局面,吐蕃成为唐王朝始终无法解决的最大敌人。文成公主的和亲,也被评为唐朝史上最赔本的一次和亲。
公元680年,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之久的文成公主因患痘症(于阗史有记载)去世,唐朝还派特史前去祭奠,但未能缓解吐蕃与唐朝的关系。吐蕃与唐朝关系虽然疏远了,但对文成公主还是特别敬仰。拉萨至今保存着文成公主的雕像,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的四十年,缓解了吐蕃与唐朝的紧张关系,增加了汉藏两个民族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关参考
“和亲”成为两国间王室通婚的专有名词,其实是从唐代开始的。有唐一代,共派出十九位公主和准公主嫁到异国当王妃。不过,这里面只有三位是货真价实的公主。其余的,都是亲王或王族的女孩儿,称为“宗室女”,公主的
“和亲”成为两国间王室通婚的专有名词,其实是从唐代开始的。有唐一代,共派出十九位公主和准公主嫁到异国当王妃。不过,这里面只有三位是货真价实的公主。其余的,都是亲王或王族的女孩儿,称为“宗室女”,公主的
“和亲”成为两国间王室通婚的专有名词,其实是从唐代开始的。有唐一代,共派出十九位公主和准公主嫁到异国当王妃。不过,这里面只有三位是货真价实的公主。其余的,都是亲王或王族的女孩儿,称为“宗室女”,公主的...
“和亲”成为两国间王室通婚的专有名词,其实是从唐代开始的。有唐一代,共派出十九位公主和准公主嫁到异国当王妃。不过,这里面只有三位是货真价实的公主。其余的,都是亲王或王族的女孩儿,称为“宗室女”,公主的
文成公主,唐朝宗室女,生于公元625年,贞观十五年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命远嫁吐蕃和亲,嫁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王后,藏族尊称其为甲木萨。下面小编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文成公主简介。史料对于和亲前的文成公主只有简
文成公主,唐朝宗室女,生于公元625年,贞观十五年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命远嫁吐蕃和亲,嫁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王后,藏族尊称其为甲木萨。下面小编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文成公主简介。史料对于和亲前的文成公主只有简
古代时,女人成了国家之间维护邦交的一种工具。汉有王昭君下嫁匈奴单于,唐有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不过在和亲这件事上也有例外,史上有个公主出嫁,堪称奇葩,走到半路上就怀孕了,干脆就地产子建国。这个国家是哪呢?
文成公主,唐朝宗室女,生于公元625年,贞观十五年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命远嫁吐蕃和亲,嫁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王后,藏族尊称其为甲木萨。下面小编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文成公主简介。史料对于和亲前的文成公主只有简
我国古代的女子对于自己的婚嫁大都是不能做主的,特别是官宦和皇室家族的女子,她们几乎可以说是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政治联姻。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她们不得不从,但幸福的却没有几个,最终都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唐朝历史 羁縻政策与和亲政策 唐诗中对“刘细君远嫁乌孙”的书写
汉代刘细君远嫁乌孙的故事在历史上颇有影响,成为后来众多文人反复吟咏的对象。唐诗中就有多首作品写及“乌孙公主”之事,或用以指斥当时的边疆与民族政策,或借乌孙公主寄托述怀。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乌孙公主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