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顶级战将,深得曹操宠信,因一事导致晚节不保,最终羞愧而死

Posted 庞德

篇首语: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魏顶级战将,深得曹操宠信,因一事导致晚节不保,最终羞愧而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曹魏顶级战将,深得曹操宠信,因一事导致晚节不保,最终羞愧而死

汉末三国时期,曹操兵多将广,尤其是那些能征善战的武将,远超刘备和孙权。其中有一位战将,跟随曹操几十年,曾立下赫赫战功,深得曹操的宠信。后因做错了一件事,导致晚节不保,最终羞愧而死,此人就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

于禁,字文则,早年为鲍信部将,曾率军讨伐黄巾军。公元192年,鲍信迎曹操领兖州牧,于禁就跟随了曹操,成为王朗的部下。王朗发现于禁非常有才,经过王朗的大力推荐,曹操亲自接见了于禁,对其才能表示肯定,并拜为军司马。

两年后,曹操亲率大军讨伐吕布,于禁则身先士卒,轻而易举地攻破了吕布的两座营寨,后又在须昌打败了高雅。黄巾军的余党黄邵,曾趁着夜色偷袭曹军大营,在此危急时刻,于禁挺身而出,大败黄巾军,并亲手斩杀了黄邵,为曹操所称赞。

公元197年,于禁跟随曹操讨伐宛城的张绣,本来张绣已经投降,但因曹操强占了邹氏(张绣的婶婶),令张绣非常愤怒,遂对曹操答应进行突袭。因事发突然,打的曹军措手不及,曹操本人差点被活捉。危急关头,唯独于禁约束部下,且战且退。一些士卒虽然战死了,于禁也不允许散乱。

事后,曹操对于禁临危不乱的才能高度称赞,并封他为益寿亭侯。建安五年,袁绍趁曹操东征刘备之时,对守城的于禁发起了攻击。作为杰出的将领,于禁不仅守住了城池,还进行了绝地反攻,斩杀了袁绍几千士兵,并招降袁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馀人。

建安六年,曹操命于禁征讨叛军昌豨,因昌豨与于禁有旧交,就主动投降了。尽管如此,于禁依然没有放过自己的旧友昌豨,含泪把他给斩了。曹操听闻此事,对于禁更加的器重,并拜为虎威将军。

于禁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深得曹操的信任,不是用为行军前锋,就是用为后拒。每次作战所得的战利品,于禁从没有私拿过一分,品行相当端正。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带兵围攻樊城的曹仁,于禁与庞统前来救援。恰逢天降大雨,汉水因此暴涨,关羽因掘江堤以大水灌于禁军。于禁没有选择誓死抵抗,而是投降于关羽,后被关押在荆州江陵。同时被俘的还有庞德,但庞德宁死不屈,并大骂关羽和刘备,因此被关羽斩杀。

曹操听闻此事后,对庞德之死相当惋惜,而对于禁投降的做法非常伤心,并哀叹道;“于禁跟从我三十年,怎么面临险境,反不如庞德!”关羽失荆州后,被东吴的吕蒙带到了荆州,并在公元221年遣送回魏国。

于禁回到魏国后,经常被其他大臣所嘲笑,曹丕虽然表面上对他进行安慰,但每次拜谒曹操的陵墓时,曹丕都会故意命人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于禁知道自己这一生都洗刷不掉投降的耻辱,不久后就羞愧而死,而且被赐予厉侯的谥号,赤裸裸的羞辱!

如果觉得小编写的不好,请多多批评指教,一定多加改正!若觉得写的还可以,欢迎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或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记得转发和点赞哦!

                                        

相关参考

一人晚节不保,两人得善终

在中国汗青上,有三位名将深得岳飞推崇。韩信,西汉建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他是岳飞最为赏识的古代名将之一。作为一名军事家,韩信最大的特点就是天真用兵。在疆场上,韩信时常连系天时、地利、人和等要素,来制订

盘点曹操宗族中深得曹操器重的七位猛将

三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乱频仍,想要在这种乱世之中脱颖而出,除了要有策划规划搅动风云的谋士外,最主要的还要有纵横沙场叱咤风云的绝世虎将。若是说起来三国中哪方阵营虎将最多,天然非曹操莫属,因为他深谙用人之道所

盘点曹操宗族中深得曹操器重的七位猛将

三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乱频仍,想要在这种乱世之中脱颖而出,除了要有策划规划搅动风云的谋士外,最主要的还要有纵横沙场叱咤风云的绝世虎将。若是说起来三国中哪方阵营虎将最多,天然非曹操莫属,因为他深谙用人之道所

曹魏手下一猛将,因做错一件事,使自己身败名裂,令曹操彻底寒心

古人云:“一失足成千古恨。”有些人英明一世,却只因一时的糊涂而遗憾终身,甚至下场非常凄惨。三国时期,曹操手下人才济济,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远超刘备和孙权。其中有一位猛将,他位列五子良将之一,深得曹操

长孙顺德为何晚节不保

长孙顺德是唐朝初期名将,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名列第十五位。长孙顺德原本是隋朝后勋卫,后来投奔李渊,专门负责募兵。此后多次率军立下战功,李渊登基称帝,长孙顺德封为薛国公。长孙顺德还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帮助

三国此人矮小彪悍,堪称曹操帐下顶级战将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固然先天之身体矮小且不招人是乐进作为冷火器时代武将的一大短板,然则胆子不凡且不畏死,用后天之起劲奋斗来填补先天之自然缺憾。乐进平生同心跟随知人善用的曹操,赴汤蹈火,

陈霸先打遍江南无敌手,为何最后晚节不保

​梁武帝萧衍病逝之时,陈霸先虽然在广州任职(西江督护、高要太守),却不是广州刺史。如果不是因为陈霸先投靠了湘东王萧绎,那么陈霸先的名字恐怕都没资格写在史书上。投靠萧绎之后,陈霸先收拢了一支较为可观的军

三国顶级战将,战斗力不输赵云,为报诸葛亮恩情,选择杀身成仁

公元228年,诸葛亮亲率大军北伐曹魏,目的相当明确,就是为了刘备匡扶汉室之遗愿。此时蜀军气势高昂,诸葛亮用计准备拿下天水郡,该郡太后马遵得知蜀汉大军到来,又听说其他地方都已投降,几乎差点吓尿,准备弃城

秦始皇最宠信战将,自己找理由自杀,此人不死,项羽未必能破秦军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虽然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但若无蒙恬、王翦等人的辅佐,也未必能够那么快统一全国。其中的蒙恬,是秦始皇最为信任的战将,甚至要高于对王翦的宠信

曹操放弃的一位小将,深得诸葛亮器重,一战击溃曹魏10万大军

古来英雄不问出处,一代山野村夫成就帝王将相者可谓是比比皆是。动荡不安的三国,若以文墨相貌取材,恐怕便不会有着许多流芳百世的大将。比如说,三国就有几个大字不识的小将更是差点因未得明主赏识,而沦落成籍籍无